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却顾所来径 > 第2章 渔村篇(2)

第2章 渔村篇(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后面道士哥哥被人叫走了,招娣也听到了他的名字。

怀清。

心怀清澈的人。

招娣也跟着父母回了家,她趁着接弟弟下学的间隙,先跑到了良玉家里。

敲了敲柴门的窗户,良玉许久都没有反应。招娣还以为是她爹娘在屋里。

打开了缝,猫着眼偷看。

才发现屋里除了良玉,还是空空荡荡,冷冷清清。

便没再多想,打开窗户,直接爬了进去。

走到床边,唤醒了她,才知道方才良玉睡深了。

招娣顿时有些后悔,因为身体病痛,良玉少有好眠,这次好不容易睡着了,却又被她叫醒了。

良玉倒是不甚在意,只因为看见了她而欢喜,“你从道观回来了?”

“是呀,我还遇到一个好心肠的道士哥哥……”招娣差点没把住嘴,一骨碌地把话说下去,又想起自己要接弟弟,时间紧。

立马转移了话题,“对不起,良玉,我没给你求到平安福。”她到了道观才知道,平安福这种东西居然要用钱去买的,她没钱,爹娘更不可能给她钱,她也只好作罢。

听故事里说香炉灰可以治病,她避开他人耳目,偷偷从神台前偷了一把回来。

良玉嘴上说没关系,心里有些失望,但还是微笑。

手脚麻利的招娣,已经打了水来,又将怀里一小撮香炉灰放进碗里,“要是这个有效,以后我还去……”说到最后一个字,她紧急把偷换成了拿。

精神萎靡不振的良玉没有在意这些细节,光是坐着微笑已经耗费她大半力气了,看着眼前灰乎乎的汤水,她心里真把它当做能够治病救命的仙药。

但放心不下的招娣还是喝了一口,脸色微变,“有点像米糊,没什么味道,有点苦,不是很好喝。”

她这幅有些嫌弃的滑稽模样把良玉给逗笑了,心里一下子再也没有任何害怕和恐怖,喝了一口碗里的药水,随即点点头,“是不太好喝。”但还是笑脸盈盈。

“那你的身体有好一点吗?”

良玉也说不清楚到底是药起了效用,还是她心情好导致的体内畅快,“精神似乎好一点了。”

招娣长舒一口气,“那就好。”又喂她把药喝完。

正要匆忙转身去接弟弟之际,又折返回来,把怀里的那本蓝皮书塞给了良玉:“这是那个好心的道士哥哥送我的,里面还有图,你没事的时候也可以看着解闷!”

事了,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去学堂接弟弟。

但还是晚了半刻钟。

像是小皇帝的弟弟,颇为不满,看着满头大汗的姐姐仍是撅嘴道:“你跑去哪里玩了?这么晚才来接我,小心我跟爹娘告状,让他们罚你不准吃晚饭。”

招娣没理他的冷言冷语,提着这个小萝卜头就是回家。

幸好小孩子说过的话也是转头就忘。

尤其是一回家,爹娘就问他,今天在学堂上的功课做的怎么样,弟弟立刻魂飞魄散,忘记了一切。

添柴烧火的招娣,差点没忍住笑出了声。

但这把还是发生了一件让她非常意外的事情。

也就是,他们要搬家了。

不只是他们,整个村子十之八九都要搬走了。

招娣和弟弟在门外听墙角,爹娘在屋里商议,海妖为非作歹,荼毒生灵,可官府管不了,道士们又不管事,剩下的便只有搬家一途。

“离开了这里,以后我们可怎么活呀?”

娘唉声叹气。

爹也是沉默良久,“继续留下来,连命都没了,还是走吧,村子里的人都已经决定好了,我们又能怎么样呢。”

儿童不知世事艰难,还以为搬家是多么新奇有趣的事情,弟弟更因为不用读书而能去外面玩儿,开心得一蹦三尺高。

招娣给他洗了脚,两个人一起上床睡觉。

弟弟,记挂着明天搬家的事。

那她却惦记着良玉的病。

心绪各异的两人,在一种不算平缓的心情中,竟也就这么沉沉地睡去了。

失去所有的前因后果,招娣跑进了一片雾里。

直到看到自己手里握着一捧香炉灰,她才想起来自己刚太垣观偷灰回来。

这是良玉的药!

良玉有救了。

想到这里,招娣一下子振奋起来,拼命往家的方向跑去。

可这时荒野中竟然起了一阵风,迷了她的眼睛,又阻止了她前进的步伐。

就在这样的大雾中,手中的香炉灰也被吹散不少。

“我的灰!!”招娣惊呼道,特别是想要抓住那些飘散在空中的灰尘,自己手中能留下的灰尘就更少。

直到最后,手心空空荡荡,才反应过来,香炉灰都被风吹走了,竟然没有留下丝毫。

招娣想到良玉的病。

想到她那苍白的脸颊和凹陷下去的眼眶,不断咳嗽的身子在颤抖。

一下子悲从中来,甚至有无数的挫败感,让她忍不住坐在地上,摊着空手,哭了起来。

这时走过一个提着篓子的老渔翁,停在她面前问她为什么哭泣。

招娣仍哭得情难自禁,“我的灰……我的灰被风吹走了!”

白胡子渔翁捋了捋胡须,似乎没有听懂这个回答,“风吹走灰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你哭什么?”

他不懂,招娣伤心地想。

哽咽道:“那是、那是救我朋友命的药。”

饱经世事的渔翁似乎并不理解有什么灰能够救一个人的性命,“那又怎么样?”

“那良玉就没命了!”招娣出奇地有些愤怒。

白胡子渔翁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人是无法抓住风,握住水的,这叫做规则。一个人会死,可能也只是规则的一种,我们无法避免,但又必须遵守的规则。”

看招娣低着头只是一味地哭,他又问了一句:“其实你知道的,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死,她也是,你也是,我也是。”

说到最后他抬头看起了天,说了一句让人意想不到的话,“就连这天也是。”

招娣从模糊的泪眼,抬头看这片蔚蓝而又广阔的天空,风不断从天上灌进自己的衣服里,她只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并不理解渔翁的意思。

梦,却于这时醒了。

她家里面的人正在收拾东西,要她也起来帮忙搬家。

招娣揉了揉眼,梦的印象也就此淡化,模糊,消散。

走出门外一看,才发现每家每户都在收拾整理东西。多少有些莫名的伤感和失落。

“娘,我们会搬去哪里呢?”

招娣娘正在收拾床铺,没什么心情闲聊,“问这个干什么,过来搭把手。”

招娣听话地走过去,但还是追个不休。

“搬到新家之后,我们能不能住得跟良玉家近一些……”

听到这句话的招娣妈,忽然大发雷霆:

“你以为搬家是什么好玩的事情吗?我们能想去哪就去哪?就这个时候了,你还想着玩?一点都不知道体谅家里面的难处!我把你养这么大,也不知道你有什么用!”

她一边说,一边拿起桌上的擀面棍,一下一下打在招娣身上,先是肩膀下腰,然后是腿,手臂也挨了几下。

招娣想逃的时候,却被她娘抓住了衣服,也就只能硬生生地挨着了,痛和委屈让她红了眼,但她就是没有哭,直挺挺地站着,握紧着小拳。

旁观了这一切的弟弟,吓得大气也不敢喘,但还是说了句:“娘,算了吧……”

他娘终于如梦初醒,颓然地在床边坐下,抹起眼泪来,随后有些愧疚地看着倔强要强的女儿,和自己年轻的时候如出一辙。

“娘打你是为了你好,希望你能听话懂事。”招娣娘又叹了一口气,这才一股脑地回答了先前招娣问她的问题:“我们这一次要搬到勺南去,宋国和朱雀国的边境,那是一个很远的地方……”

丈夫跟她讲得很清楚,官府只肯写文书让他们迁移到那里去,实际上那是十分荒芜贫穷的地方,时不时还会爆发战乱,要不是无家可归,谁会跑那去呢?

她的满腔忧心,根本无法和孩子用只言片语说清楚。

招娣仍是沉默不语,也不知道那些话她听进去了没有。

招娣娘继续说道,“你也不要再去找良玉了,她得了痨病,村子里的人都怕她,只有你不管不顾地去找她。到时候染病了,别怪村子里的人,就会像舍弃良玉一样舍弃你。”

前面的话,招娣一直听着没什么反应,直到听到了良玉,听懂了在良玉身上发生的事情,她才不可置信地抬起头问:

“良玉不跟我们一起走吗?”

心力交瘁的招娣妈解释道:“她生病了,怎么跟我们一起走?就她那身体还能受得起颠簸吗?”

身为好朋友的招娣,义不容辞地说,“我我可以背她的,她走不了路,我可以背她走。”

小孩子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

招娣娘心中本来已经平息的怒火,蹭一下又冒上来,她站起来指责女儿道:

“那也不行!你是一点都不知道痨病的厉害,她一个人会害死村里面所有人的!没有人能带她上路,连她亲爹都不要她了,你去凑什么热闹!”

招娣只觉得自己有满腹的委屈,却又不知道怎么争辩,但她只是心疼良玉:“我不管,我要去找良玉!”

她要出门的时候,她娘又抓住了她的衣领,恨铁不成钢地伸手给了她一巴掌。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要捣乱!为什么就不能听家里面的人的话!非得做出把全家人都连累的事情!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一个女儿!”

招娣娘气急了,口不择言,近乎恐吓似的说:“你要再不听话,去找那个什么所谓的良玉!你去了就别回来了!我就当没生过你这个女儿!”

“……”招娣果然停住了脚步,没有比父母抛弃孩子更恐怖的噩梦了。

她也只不过是一个孩子。

心之所向是一回事,能不能承担又是另外一回事。

毕竟无法割舍,与家里面人的血脉相连。无法成为天地间的一孤舟。

便也就只能妥协。

被关在家里的招娣,始终没有机会去见良玉一面。

从白天到晚上。

她一直睁着眼,没有睡着。

想起第一次见面时,良玉都在大人身后害羞的样子,手里紧攥着一颗糖递给了她,作为朋友之间的信物。然后她们一起洗衣服,踩沙子,蹲在屋檐下一起等雨停,唱着那首名为《青蛙叫》的儿歌……

天慢慢亮起来,村里面的人都在开始忙活离村的事,有人陆陆续续地开始行动,最后也到了他们家。

粮食,衣物,被褥,这些都是必需品,家里几乎没有什么贵重物品,但祖先和神灵的牌位还是得带上的。

年纪小的招娣得到了一个包袱,然后是一个和她半身大的铁锅,需要背在身上,除此之外,她左手还要拿一卷草席。

右手则是拿来牵弟弟的。

整个村子十室九空,搬家的人低着头沉默地出发,人群浩浩荡荡,好像数量庞大的羔羊。

招娣一家在这队伍的中段,并不显眼。她牵着弟弟四处张望,希望能够出现奇迹,看到良玉一家人。

但就算望穿秋水,她也没有看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