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却顾所来径 > 第1章 渔村篇(1)

第1章 渔村篇(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东胜神洲2115年,看上去似乎是很平平无奇的一年。

六月,海面刮起了一阵风。

宋国一个临海小村的渔民,乘船出海后,就了无音讯。

找他们的人,去了几批,也都没有再回来。

蔚蓝的,波澜汹涌的大海,在村民心中,瞬间变得无比恐怖。

筹钱请道观的道士过来,又如何?

第一次是寻人,太垣观的道士身背法剑,手拿罗盘和银铃,口中念念有词,沿着海岸线走了几个来回,最后叹息道:

“亡者灵魂受困于大海深处,恐怕难以归来……”

失去家属的村民纷纷掩面哭泣,又请道士吃了茶果点心,拿了全部家当,请他念了一夜的安魂往生咒。

隔壁邻居家有一个八岁的女童,名招娣,并未有机会像弟弟那样,进学堂听教书先生的教诲,因而大字不识几个。

她不知道安魂往生咒有没有用,只觉得夜晚有些吵闹。

半睡半醒间只听见反反复复的“太一敕令”四个字,以及不知为何印象深刻的一个句子:“已枯复荣,已灭复生”。

终究意义不明。

过了一段时间,村人仍不敢下海,又去请太垣观的道士来海边祈愿祝福,这一次招娣站在爹娘身前,小眼睛看得分明仔细:

黄布法坛上,摆上神像香炉,两边点着红火的长蜡烛,备上水果、鲜花、茶水、米饭等祭品。

道士们穿着深黄色的八卦道袍,一手拿着法剑,一手摇着铃铛,全神贯注,饶有其事地念着:

“太一高灵,仙都大神,今日吉日,八愿开陈。上愿飞霄,长生神仙;中愿天地,合景风云;下愿五藏,与我长存;次愿七祖,释罪脱愆;又愿帝君,斫伐胞根;六愿世世,智慧开全;七愿灭鬼,馘斩六天;八愿降灵,彻听东西。上愿一合,莫不如言。”

咒语初施,海面风平浪静。大家都没怀疑道士法术失灵,却都以为是灾劫已过,一切相安无事,正欢心雀跃:

就看到海面有船只漂回来,上面没有站人,村民们也只当是空船,待船漂近了,去拖船的人一看立刻吓破了胆:

——原来船上无人,船舱却有人,而且回来的并不是完人,全都是被海水冲得发白的断肢残臂,堆就的尸山血海,夹杂着腐烂的恶臭和海水腥咸冲面而来。

霎时,场面乱作一团,有受不了血腥场面呕吐至晕厥的,有认出自己亲人残躯而痛苦哀嚎不已的……

连太垣观的道士也没见过此等场景,惊骇得小脸煞白,仿佛三魂不见了七魄,抬头茫然地看着天,念叨着:“今日天象有异,不宜法事……”

半是说给别人听,半是说给自己听,就这么仓惶着,一溜烟跑走了,连自己法器都忘了收。

招娣被爹娘扯离了这片是非之地,仍忍不住回望那些在岸边痛哭的人,还有连缝隙中也渗出暗血的木船们。

那些出海打鱼的人,自然不是简单的溺死,要不然何以解释他们的尸体被四分五裂地丢在船上……

——这只能说明在茫茫大海之上迷雾之中,存在着某种可怕的妖邪。

她去探望生病的良玉时,就把这些东西当故事一样说给好朋友听:

“海里有怪兽,死了好多好多人,船都漂回来了,他们肯定也想回家的。”

胆子很小的良玉,捏着薄被,睁大着眼睛听着,“是村里面人跟你说的吗?”说着,又忍不住咳出血沫来。

招娣一边帮她顺气,一边说,“他们没说,是我自己猜的。”

“咳……咳…那招娣真厉害……咳……”

眼见良玉咳得越来越厉害,瘦得只剩骨头的身体,不停地佝偻下去,招娣忽地联想起船上的那些发臭的死尸。心中难过:

“你爹只给你喝药,连大夫也不请一个,你的病能好吗?”

“请道士的钱,我爹也筹了些,现在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良玉没敢说,自己现在其实连药也喝不起了,听大人说自己的病是没救了,不过是躺在这间柴房里消磨时间,等死而已。

也只有招娣偶尔来看她,能够让她眼睛里添上几分光彩,得到些许的快乐。

“对了,咳咳……村里请的道士怎么样?”良玉问道。

招娣果然被这一句问话转移了注意力,沉思片刻道:“嗯……他一念咒,船就回来了,应该是很厉害的人。”

她又对好友说,“今天下午,我跟爹娘去观里拜神,我会跟天神老爷请求让你的病快快好,再给你求个平安符戴在脖子上,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听说村子里教书先生,就是年轻的时候,家里人给他在道观里求了一个平安符,所以才考上了秀才。

这东西是真的有用。

“……嗯。”

招娣信誓旦旦地说着说着,良玉也好像看到了自己能下地走路,和招娣一起在海滩上玩耍的美好场景,不由眼睛放光,脸上也泛起微笑来。

招娣回到家,又挨了她娘的一顿骂,说的不过是良玉得了痨病,要是她也沾染上传给家里人就完了。

刚开始的时候,招娣还会反驳,良玉是被又酗酒又暴脾气的良玉爹踢伤,所以才吃不下饭,心口发痛的。

但是爹娘根本不听,还说她狡辩,打了她几个耳光,她也就不解释,只是默默砍柴烧水做饭。

大人们的脾气来得快,又去得快,刚说过的话转头就忘了,更何况他们现在的注意力都在还能不能继续出海打鱼上,家家户户都是愁云惨淡,饭桌上的气氛也格外凝重。

招娣她娘只有在听说招娣也要跟去太垣观时,又发了一顿火。

“弟弟在学堂,家里的事我都做好了。”

招娣申辩道,她向来性子倔犟,就算大人不肯带她去,她也会在屁股后面紧紧跟着。

给招娣娘亲闹得硬是没脾气,她爹也只是警告了她一句,“太垣观可不是你可以乱来的地方,你给我安分点,要惹了事,别怪我往死里打你!”

招娣点头,听话地跟在后面。

村子里今天很多人去拜神,招娣去了,才知道他们不是为了拜神去的。

按照宋国法律,杀人就要偿命,就算是东胜神洲上最强的大齐帝国,也要遵守这个铁律。

但要是杀人的不是人,而是妖魔,这又该怎么办?

官府的意见,是找太垣观。

在东胜神洲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百姓都信仰太一道教,尊奉天神太一,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太垣观,号称连通天地,真神在人间唯一的代行者,出了事也只能求它解决。

离渔村最近的一个太垣观,走路也需要两个多时辰,规模虽然不大,但也受到了几十个村子的供奉,香火旺盛。

在看惯了茅草屋和土砖房的招娣眼中,黑瓦白墙,通体雪白的太垣观,简直精致得像一块玉一样,漂亮得不能再漂亮了。

大人们要找观主谈事情,小孩子招娣不能进去,只听到一句:“因果报应,屡试不爽。你们造的杀孽太多,才会招致海妖如此的报复,我们也无计可施啊……”

就跟着其他来访的信众去拜太一了。

她之前看道士做法的时候,见过天神老爷的木像,但那个很小,也看不清样子,今天总算见到一个大的神像,金光闪闪,有好几个她叠起来那么高,以她儿童的身形,大概就相当于神像的半个曲起来的右臂而已。

招娣排了队,在蒲团上跪下,真心实意地求了天神老爷,希望他能保佑良玉无灾无病,身体康健。

只不过,她跟着爹娘来,没有买香,也不知道天神老爷会不会觉得她的心不够诚。

幸好这时这个守在神台旁的道士哥哥,给她递了一根香。

招娣道过谢,学着前人,有模有样地点香,参拜,然后将香插入香炉。

但这时大人谈事还没有结束,她也只好站在神台边发呆,仰望着像高山一样的巨大神像。

也大概是因为太高了,天神老爷的那张和普通和蔼老爷爷别无二致的脸,没入了灯火照不到的阴影里。

初级道士许怀清,先前听了小女孩求佑好友病愈的祷告,故而伸手递香,这时香客渐少,他本想抽空读读怀中的《太一虚无自然本起经》,又见小女孩对着神像发起呆来,不由和她搭起话:

“小童,你在看什么?”

招娣左右看了一会,才反应过来,那个好心的道士哥哥是在和自己说话,“我不叫小童。”

道士哥哥微笑:“这只是一个通用的称呼,夫子没有教过你吗?”

招娣莫名地有些心虚,流露出知识水平欠缺的尴尬,“我没上过学,爹娘说只有男孩子才需要去学堂。”

“这……也不尽然。”道士犹豫了一下,并没有说下去。家道中落后,他见过世间太多的贫穷,愚昧,自私,以及由此产生的灾祸和纷争,所以他才会离开太微书院,转投以劝导迷途世人为宗旨的太垣观。

从此遵太一天神的意志,入一间道观,照看一方安宁。

考虑到眼前这个没上过学的女孩,许怀清热情地介绍到:“……这是太一天神。”

招娣急忙答:“我知道!”面对道士哥哥询问的眼神,她解释道:“我听村子里面的人说起过他,我还见过他的像哩!”

孩子眼中的赤诚清澈,让许怀清释然一笑,“我瞧刚刚你看了他很久,还以为你不认识他呢。”

“……我……我只是在想事情……”

“哦?想什么事情。”

“我想天神老爷是不是真的这么厉害?”

最是童言无忌,许怀清看着俯瞰世间一切疾苦的太一天神,笑道:“太一天神身为世间的主宰,自然是法力无边。”

“那天神老爷为什么不帮我们把海妖除掉呢?”

闻言,许怀清即刻震惊地盯着她,并一下子猜出了她的身份。他听其他道士说过渔村的事,对里面的详情也略知一二,只是这件事也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现在面对孩子这样一个单纯的疑问,他竟然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招娣却有自己的答案,她自然不会怀疑连爹娘也尊敬不已的天神老爷,伸手上指:“所以我刚刚在想,会不会天神老爷站得太高了,就看不见下面发生了什么事?”

“!!!”

从未设想的答案。

这个小姑娘,一语中的。

熟读道家经典的许怀清,自然知道观里的神像不代表太一神,真正的神灵,就在这道观之上,青天之上。

太一神或许和人一样都受到蒙蔽,高是优点也是缺点,因而与人之预期往往有所不合,这也是世间百状得以解释的原因。

招娣见道士哥哥长久地出神,还以为自己说得不对,“不是这样吗?”

却见道士哥哥蹲下身子,轻轻摸她的头,微笑着道:

“或许你说得对。”

又递给她一本书:“我觉得你很有慧根,这本书送给你。”

招娣看着蓝皮书上的几个大字,不敢伸手去接:“我不认识字。”

道士哥哥还是那张温和的笑脸,“没关系,你有仙缘,后面一定能读懂我不能读懂的一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