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中国远征军优秀参谋小林 > 第130章 军衔

第130章 军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林安几乎要坐不住了的时候,黄仁霖的电报终于送到了。宋美龄答应了她的请见要求,对翻译处和写作处都很感兴趣。

林安即刻就要启程,不过她琢磨了一下,决定把赵梦醒、查良铮和一些干部也带到重庆。一方面是在中央大学招生——不过,目前两百人已经足够他们喝一壶了,招生其实并不急。另一方面,她想找机会看看,能不能把赵、查引荐给宋美龄。

在推荐同僚的事情上,她一向不遗余力。毕竟她没有家人助力,不能不更注意托举自己的朋友们。

重庆,曾家岩官邸。

“夫人,向您问好。”林安向宋美龄敬了个礼,说。

这是她第一次来曾家岩,此前几次都是去黄山官邸。

“静之,坐、坐。”宋美龄脸上露出了林安所熟悉的温柔而礼貌的笑容,她半开玩笑,“一个多月没向我汇报,是想给我个惊喜?”

林安背后冒汗,脸上笑道,“您不召见,我不敢打扰。再说,我一直与J.L(黄仁霖)联系着,越级汇报怕是不好。”

宋美龄笑了一声,“你在美国的时候,可不把JL当作上级。”她看了一眼林安,“我知道,你现在是魏将军手下的人了。难为你还把写作组的事情惦记着。”

林安心中一凛,忙站起来,郑重道:“我答应过您的事,一刻也不敢忘。幸得魏将军信任,我只是借着身份,顺带把翻译这边的事一块做了,最终还是为抗战大局。”

“好了、好了。”宋美龄轻轻动了动手示意她坐下,“我又没说什么,不必这么紧张。”

这时,佣人端着咖啡走进来,银盘上摆着瓷白咖啡壶与配套的小杯、牛奶和糖。她们看着女佣利落地布置好,又悄声退下。这期间,她和宋美龄陷入一种奇异的沉默。

按理说,佣人都是隐形人,宋美龄从不会因为佣人在就停止说话的。果然,女佣离开后,她只是端着咖啡喝啜了一口,仍没有开口。

咖啡香气温润四散,林安也沉默着,脑中快速搜索可能的“罪状”。

她看出宋美龄不高兴,但不知道为什么。

此时解释,恐怕也解释不到点子上。不如先自我批评,自己把自己踩下去,假如宋美龄还要用她,就还会把她的面子抬起来。

如果不用她了——不用她了还见她干嘛?——这是不可能的。

于是她老老实实地说,“夫人,我错了。”

宋美龄看向她,“哦?”

林安脑子里立刻想出许多条错处,“第一,没有及时向您汇报,之后我会每周汇报工作进度;第二,招生的策略没有向您和JL沟通,这一点之后我会格外注意;第三,写作组的文章成型太慢,如果之前抓抓紧,第一篇文章不会拖到今天,但是因为我兼魏将军的翻译和筹备翻译处,耽误了;第四,空军女飞行员的事情至今没有开始动手;第五……”

宋美龄这下真的失笑了,她脸上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真心的笑容,打断了林安,“行了,再说你要说出‘八大罪’了!”

她把咖啡向林安哪里推了推,“喝吧,今天格外冷。”

她又说,“以后多来电报。你毕竟还是国军,总是跟魏将军频繁联系,倒也不是不好……只是我这里也有许多事情要你做。”

林安立刻站起来称是。

宋美龄示意她坐下,这才开始问联大的情况。

她问的极细,从前期的宣传准备,校园的宣讲、报名,场地的设置,宿舍、伙食的条件,培训的情况,无一不关心。

林安心中纳闷,但还是老实作答。

答毕,宋美龄才说,“早听说有700人报名,不知道是否可信。你这样说了,我才放心了。看来大学生们,心里还是有国家的。军政部招不到人……恐怕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她对林安笑了笑:“你做得很好。”

林安再次起立道谢。

待林安坐下后,她才说,“林蔚文透过曼意、陈辞修,正在为军衔的事情透风。但是我想问你——这种困难,怎么不来找我?”

林安瞬间头皮发麻,这才明白宋美龄今天“阴阳怪气”的源头。

她想再站起来肃立,但又觉得紧张关头,最好不要搞得剑拔弩张。于是下意识的,她脸上露出委屈和惊讶结合的神情,

“我不知道能找您!我想,只有写作组是您关心的事情。要说翻译处,也是励志社的事情,到JL也就到头了。”她认真地看向宋美龄,“再说,这种事情毕竟敏感,我想应该要对蔚公申诉,走正常程序。魏将军那里,我也是没有提的。”

听到她没有求助魏德迈,宋美龄的神情微微轻松了几分。她看向林安,微微叹息。林安这个姑娘,宋美龄对她也算是十分提携了,可是在美国说什么,“还是想到魏德迈身边去。”,回国之后,就没有怎么再联系过她了。

说起来,还是没有把宋美龄当自家长辈、亲近上司。必须好好敲打敲打。

“胡搅蛮缠!”,她放下杯子,轻轻哼了一声,“励志社的事情,不就是我的事情?再说,你遇到难处,求助我是应该的,就是我管不着的,也该告诉我一声,让我心里有数。”

林安再次起立点头:“我记住了。”——这已经是不知道第几次起立坐下了,她心里想,感觉有点滑稽。

“坐吧,”宋美龄示意她坐下,端起咖啡暖着手,这才仿佛不经意地说:

“这军衔的事,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当初既有承诺,就该兑现。大学生愿意从军报国,是好事,不能寒了他们的心。你那个‘特别班’的法子,我看就很好,既解决了问题,也顾全了各方。放心,我会跟委员长提的,他一向重视青年工作,不会有问题的。”

林安心中瞬间充满了惊讶和感激。她瞬间觉得,自己恐怕确实是被“收服”了。

她正要说些感激和谦虚的话时,却听宋美龄话锋又是一转:“对了,静之,JL(黄仁霖)之前是YMCA(基督教青年会)的总干事,我看翻译处和写作组稳定之后,你可以考虑去接手那一摊子工作,继续服务青年。不过……”

她话语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温和:

“你还不是我们主内的姊妹。主的恩典,应该要人人领受才好。我看这个礼拜天,你就在重庆受洗吧,你意下如何?”

林安的内心,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卧槽。

宋美龄是真的赏识她,但也是真的不在意她的想法。她意识到自己如果还想留在魏德迈身边,就不能不给魏德迈发报了。但是此时此刻,无论是出于感激还是尊重,都没有拒绝的空间。

“夫人太抬爱了。”林安感激地说,“我当然愿意。”

回到美军联络处之后,林安犹豫再三,还是没有给魏德迈发报。

目前翻译处和写作组都初创,宋美龄不可能让自己现在就走。既然如此,马上发报也就太见外了,在蒋夫人眼中,她的忠诚恐怕就像阳光下的露水一样立刻显得无影无踪。

至于理论上说美军的电报是保密的,又或者宋美龄不可能联系特务,又或者绝不至于监视她。都是合理的推论,只是林安不想去赌。——戒骄戒躁,等回到昆明再汇报不迟。

教堂坐落在山腰的一片树荫之中,青石铺地,白墙红顶,极富民国教会建筑的朴素美感。晨光穿过高窗斜斜洒落,照在长木椅上,尘埃浮动。

这大概是宋美龄常来的地方。

她并非这里唯一的参与者。小小的祈祷室内,除了穿着黑色牧师袍、面容和蔼的西人牧师,还有一身素雅旗袍、神情肃穆的宋美龄本人,以及作为引荐人和见证人的黄仁霖。还有赵梦醒、查良铮的见证——林安倒不担心宋美龄会邀请赵、查入教。他们还没到那个份上。宋美龄的引荐,也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林安明白,这绝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宗教仪式。这是宋美龄对她的一种“接纳”和“认证”,也是向外界释放某种信号。

她站在这里,感觉自己像一个即将登台表演的演员,剧本早已写好,她只需按照流程念出台词。

牧师的声音温和而清晰,用带着口音的中文开始引导仪式。他询问着那些关于信仰、关于弃绝魔鬼、关于服从上帝的古老问题。

“你愿意接受耶稣基督作为你个人的救主吗?”

林安垂下眼帘,看着自己的鞋尖,内心一片平静,甚至可以说是麻木。她想着昆明营地里堆积如山的翻译文件,想着在飞机上和魏德迈对谈土木系时的场景……这些纷杂的思绪让她对眼前这场仪式有种抽离感。她定了定神,按照事先被告知的那样,清晰而平静地回答:“我愿意。”

“你愿意遵从上帝的旨意,按照圣经的教导生活吗?”

遵从谁的旨意?林安脑子里下意识地闪过这个念头,随即又将其压下。她再次回答:“我愿意。”

她能感觉到来自宋美龄方向的、带着审视和满意的目光。黄仁霖则站在一旁,脸上带着鼓励的微笑。稍远处的赵梦醒,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努力维持着肃穆的表情;而查良铮则面无表情,仿佛一尊沉默的石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