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梨花颂 > 第54章 车中警语反被调,店肆再遇沈长廷

第54章 车中警语反被调,店肆再遇沈长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平陵县治,街衢坦阔,马车行径在这条道路上,并不显拥挤。街头巷尾,人来人往,喧闹声也随之传进车厢里。

“我们现去往何处?”姜书梨问道。

“书院已备舍馆,我们先安顿行装。”

“嗯。”姜书梨望向宋凝霜,沉吟少顷,复开口道:“对了,我适才车中一顾,瞥见你于书院阶前与一男子叙话,他是谁?”

宋凝霜想了一下:“你是说沈先生?”

“他是薛湛先生?”

宋凝霜笑了笑:“不是,他叫沈长廷,与我一样,同是此行讲学之师。”

姜书梨不由轻蹙蛾眉,默然不语。彼凡夫心性,妍媸善恶,一瞥可辨。客肆初见,已觉他言语浮夸,举止矫饰,殊无好感。今闻其亦列夫子之席,更生轻蔑,心下无不将他鄙夷了一番。

宋凝霜见她神色有异,柔声道:“书梨,怎么了?”

“以后,莫要搭理此人。”姜书梨淡淡道。

“为何?”

“他…”姜书梨欲言又止。也罢,思及二人既为书院先生,定会时时碰上,总不至于强令她一直躲着沈长廷吧。

少顷,姜书梨只好道:“此人瞧着便知不好相与,你往后少与他走得过近。”

宋凝霜默了一默:“你怎知他不好相与?”

姜书梨早先她一步接触沈长廷,这样的人,三言两语间,将其看透亦并非难事。只是那日之事,姜书梨自认为在她面前并无论起的必要。

“你信我便是。”不欲多说。

宋凝霜闻言,神色微诧,继而失笑出声:“好。”

虽听她应下,姜书梨却知她一副根本未放在心上的样子,于是耐着性子,续道:“适才你们对话,听他语气分明隐含讥绡,如刃藏绵里,今后你若遇上他应需留意。”此说辞倒是不假。

“是吗?”宋凝霜未置可否,反揶揄轻笑:“书梨,莫非你通晓相人之术,仅凭一眼,便能测算识人不成?”

倒是学会与我打趣了,很好!

姜书梨眉梢斜挑,连带着眼角都透露出几分勾人的韵味:“你以为呢,嗯?”

尾音刻意轻扬,却似晨间清露,颤入人心。

两人闲语,温情的对视,若在旁人看来必是亲昵至极的。

只是她们早已互相知心,宋凝霜也并非愚笨,自然从对方神色语气中感受到了微妙的变化。

气氛有一瞬的凝滞。

宋凝霜眨了眨眼,满脸无辜:“……”似乎,有些恼了?

她伸手握住姜书梨的玉柔,温言轻唤:“…书梨?”

姜书梨半晌不应,唇含浅笑,眸光流转,只似笑非笑凝视着宋凝霜。她容貌本就生得姣好,如娇荷初绽,任谁看了内心无不为其触动。宋凝霜每每看着她,总会被惊艳到,然对方目下这般举动,却无端教人脊背莫名发凉。

————

从薛湛书院始,一路朝南,只驶经两街,便已至书院舍馆。

此处距之不远,两地往返,步行亦可。

车内暗香浮动,眼波交锋,车夫刘叔全然不觉,他及至驻马止行,将二人安然送到。

但观天色尚早,刘叔亦不稍作停留,遂略整了整鞍鞯,与她们作别一番,径返庆元县去。

若论薛湛书院,飞檐抱月,墨韵芳华,自有一派古雅清贵之气。而眼前的舍馆,亦有秀檐雅居之格调。

与寻常四合院不同,舍馆整体规模并不大,可设计却别出心裁。它分为东、西两跨院落,宋凝霜被安排在东跨,而沈长廷则在西跨。

二人相携入门,东、西正房便围绕中心院落两边对称分布,耳房、杂物房各具。

日光斜照,洒落庭前。

时值秋末,尚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庭中秋色疏淡,然寥寥几物,亦自呈一格。

走近里处,甚有灶屋一间,虽不甚阔,但胜在窗明几净,陈设井然。

姜书梨侧首,见宋凝霜神色浮有欣喜,与她笑吟吟道:“看来你对这儿颇为满意。”

宋凝霜自无不满意:“与我最初所想已是好上许多。”

“只是这灶房看着小了些。”

“容我一人足矣。”

向来自燔厨灶皆宋凝霜亲执,今既两人同居一檐,以观宋凝霜素性,宁自劳形,断然不会让她插手使之。

姜书梨一笑,又看了看西跨,随口问道:“那处是?”

宋凝霜闻声侧首:“应是沈先生住处。”

姜书梨纤眉微蹙,眸光方敛,又闻宋凝霜道:“书梨,已至午时,不若我们且先去附近食肆寻些有何吃食?”

“好。”

几日奔波,诸事甫定,庖厨一事自是不急于一时。

平陵之盛,远胜庆元,九衢纵横,熙熙攘攘。店肆云集,长街如沸。二人踱步至市,一路各摊前,客者摩肩议价,好不热闹。

姜书梨眼睛一亮,见一食肆挑蓝旗挂于檐角,上面写着‘八宝斋’三字。

“尚不知有何八宝?”姜书梨看着有趣,笑与宋凝霜说道。

宋凝霜微微一笑,道:“不妨进去看看。”

小二见来人临门,方欲招呼,忽见郎君身侧女子,雪肌映日,云鬓堆鸦,不觉怔然,以致手中白巾险些滑落。他醒过神,忙搭回肩帕,躬身作势朝她们唤道。

“二位客官,里边儿请嘞——”

入门所见,客聚三三五五,午食间,笑语盈盈。

待择一案桌而坐,姜书梨环视四下,道:“生意倒是不错。”

店小二微微躬身,眉眼带笑,目光在二人身上略一流转,落在姜书梨身上,说道:“二位客官,听口音不是本地人吧?”如此姝丽,实打第一次得见。

宋凝霜略一颔首:“小哥,不知贵店有何吃食可荐?”

闻言,他侧身展臂,遥指堂中水牌:“客官且看,鄙店八宝斋以八珍闻名,这牌上所列全都是八方风味,道道顶尖的美味。”

宋凝霜抬头望去,但见水牌上,陈列分明:

客家羊肉烩白面、三鲜姜汁面、素雪千层饼、玲珑酥饼、百合糯米糕、金汤馄饨、如意芙蓉荟、翡翠麦虾糊羹——

“不知翡翠麦虾糊羹是何吃食?”姜书梨看了一眼水牌,问向店小二。

店小二一听,立刻堆起笑脸,殷勤地答道:“回小娘子话,这是本店招牌,其状似虾形的面羹,入口鲜滑,小的保证您吃了绝对满意。”

姜书梨淡淡一笑:“若我尝了不好吃,不是自砸招牌?”

乍见仙子般的客人如此问,店小二顿时手足无措,他挠挠头:“这……”

宋凝霜笑了笑,转了话道:“小哥,尚有其他可推荐的?”

店小二见她问得温雅,笑着与她道:“若论时令,今晨新捕获海蛏,现活养于后厨瓦缸内,另有松蕈、鸭舌子为三鲜,佐以姜汁,与银丝细面相融,那叫一个鲜美。”

听他描述,宋凝霜有些意动,却不知姜书梨可堪姜汁辛味,她望向身侧,盈盈笑道:“书梨,你可能吃辣?”

姜书梨素来鲜少品尝人间吃食,更遑论姜汁这等辛辣之物,自是未曾尝过。眼下有机会,浅尝一番亦是无妨。

她略一思忖,回道: “辣味不曾试过,不过倒可以尝尝。”

宋凝霜扬唇,回与店小二:“便依你所荐,再添一份翡翠麦虾糊羹。”

店小二应了一声,转身下去准备。不多时,便见其手托朱漆食案径直而至。

“来咯——客官请慢用!”

一份三鲜姜汁面,雪蛤般的蛏肉半探玉壳,银丝细面缠绕如云;另份翡翠麦虾糊羹,色泽鲜亮,碧波间浮动着鲜香氤氲,木箸未举,却早已使人齿颊生津。

二人正举箸品鲜,汤匙触碗,叮然作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