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身入北境残叶焕更替,大厦斜倾徐门警凡心。(十)
回王府的路上,衍望骑在马上,回想起来很多事。
她回想起来母皇去世后,她搬到这座王府里,她觉得她是无母无父的孤儿了。可现在,唐王却深深地感觉,她有母亲,即便母亲已经不在了,她也感觉到母亲深深地爱着她。
母亲留给了她王位、和平盛世和她昔日的智慧谋略。
虽然这场战役是她一手策划的,她打赢的。
可是这场战役开打的底气,是母皇与皇姐给她的。是母皇与皇姐这么多年的辛苦经营,养活了这样多的人口、兴盛经济,才有女子部队的强悍和人数。
倘若没有这些,她不可能一人打的赢这些战役。
还有卫拂将军留下的兵法,虽然衍望病愈后便没有再见到卫拂将军,可经由她字里行间的智慧,衍望已经深深地钦佩这个人。身在战场时,拂娘兵法一直指点着她,她甚至有时候觉得,仿佛就像卫拂将军陪在她身边一样。
---------
唐王走的一个多月里,王府的日子清闲又难捱。
她不在的时候,好像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正经事做。偶尔凑在一起打牌,或者试探着到外头去打听前线的事。
可太后不愿意让他们知道,就怕哪天突然有不好的消息传过来,若时而有消息时而没有,那忽然没有了消息就会被夫侍们起疑。府里旁人不论,就那两个怀着孕的,就不能叫他们情绪有一点儿不好。
郭御医经常入宫,给夫侍们诊脉时,便经常被问着前线战况如何,运输的药品有多少、都是什么伤药,她只能装傻说自己的职责内涉及不到这些。
太后比起战火,似乎更盼着孙女,养了一只雌猫还不够,又养了两只兔子,说兔子繁殖得快,是好意头。
大约是他老了,只有看着活泼的生灵才感觉日子有盼头。
临走之前,唐王下令给诉衷情修筑配殿,配殿在正殿的左右两侧,比之偏殿更小些。配殿给小孩子住正好。而声声慢和雨霖铃则天生就带着配殿。
卫公子似乎打定了主意一般,不论唐王生死都要嫁过来,这些日子里,卫府的小厮、侍女腾挪了不少卫公子的嫁妆过来。雨霖铃里面的一应家具本是王府去订做,但唐王怕他不喜欢,所以是拨了款项叫卫府的人去挑好了再搬进来的。
岑夫人和祠夫人虽然都是侧夫人,但一个住得规格那么高,一个住在后排。虽说唐王有心去诉衷情的时候更多,可岑夫人看见声声慢和雨霖铃如何奢华时,还是忍不住吃醋。
雨霖铃正殿前面的垂挂銮铃别样精致,是铃铛与莲花的形状。下雨的时候,那声音分外好听。岑时毫抚摸过那銮铃,心里不由得吃味。
男人只要动了心,就是如何都满足不了的。别的男人羡慕他得宠,唐王写家书回来时,旁人都能听出来,那句话是特意写给他的,除了太后,旁人还没有这样的地位。
“人家读过书,有学问,就是不一样的。咱们跟娘娘哪里能交得这样的心?”
---------
韩山祠这次怀孕的时候不大对,所以身子一直不好,即便日日吃着药,胎像也不稳。那时候他除去了房里的腰枕,虽然毒散了些,能怀上,却也有些余毒未清。
每日只能窝在房里,偶尔出门去小花园逛一逛。他听说怀孕的时候要多看看书给孩子胎教,拿出来一本《孟子》,看了两页,精神不济就会坐着睡过去。
人说怀孕的时候,男子会变傻,这句话在山祠身上实在是太明显了。以前他管家,打理上下,分辨真假多伶俐,可现在旁人和他说话他都要反应一会儿,有时候甚至会忘记眼前有人在跟自己说话。发愣一会儿问人家,“你怎么在我房里?”
山祠的床榻在正殿的最东边,最西边一直空着,只因为正殿的确规格很大,他的东西占不了那么多地方。唐王还派人把最东边又修了一间寝房,是仿照宫中皇贵傧的寝房装点的。是一张更大的床榻,宫灯也更多更明亮,地毯是波斯国进贡来的。
旁人不明所以的,只以为是要这个床榻给祠夫人睡,更大的床榻方便喂奶。月子里喂完了奶,就可以把孩子放到最西边的床榻上,都在正殿里面挪动孩子就不容易冻着。
出了月子,孩子可以见风时,就可以晚上把孩子放到配殿里面,不妨碍祠夫人侍奉殿下。
可只有祠夫人自己看见装点好的西寝房时,才明白什么意思。是让他有一种在宫里做宫傧的感觉。
他进过皇宫,去贤傧处禀报过事情,所以他知道那样品级的后傧寝房什么样子。府里的其他人则不清楚。
他脸羞红了,他知道她是故意的,就想拿这个逗他。
---------
岑夫人的身子倒是一直不错,郭御医说也许是他先天体质好,或者是那次落胎后调养得仔细,所以这次怀孕没什么反应。所以即便他六个月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却还是能经常在王府里遛弯儿,却似更见精神了。
府里却都纷传,说祠夫人肚子里的是王女,岑夫人肚子里的是嗣子。
傅衿虽然心里还有骄矜的本色,可唐王一走,他对太后依旧时常展示臣服之色。他经常给太后展示他的茶艺,点茶或者抹茶,一双巧手能做出好多式样的茶。
山祠见了那些茶,才知道自己泡茶的本事不佳。他回想起来,家里送自己当御前男官的时候,皇上有时候会刻意说,他沏的茶最好喝,胜过后宫诸人。皇上经常用这样的语句,来告诉他,他很特别,在皇上心里他别样不同。
少年时候以为帝王的一点点优待,就是帝王之爱。他开始妒恨每一个宫傧,和萧宝贤不睦,和墨敛相争,与德傧不和。当皇上看出来,他没有本事与萧宝贤斗的时候,就放弃了让他入宫的想法。
转而想培养他,将来入唐王府做她的眼线。
皇上喜欢培养不同的党派相争,这样的党争也映射在后宫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