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龙王朝邕城某个依山傍水的小村落——山水村。
一布衣女子撑着竹船靠岸,把竹船栓在码头上,这才提起木桶闲庭信步般下了竹船,顺着黄色的土路沿着村落的方向走。
一里地的距离,女子提着一木桶鱼货轻松走着,很快就走入了房屋集中的村落,这个点正是家家户户准备晚食档口。
不过那些闲来无事的女人靠着门槛互相东家长西家短。
布衣女子走过,立马吸引这些大娘的注意。
李大娘第一个招呼道,“姜娘回来啦,今天打了多少鱼?”
这布衣女子正是少宫主姜行。
姜行将木桶放了下来,笑眯眯道,“尚可,李大娘家里今晚可需要加个鱼吃吃?”
李大娘凑近一看,“呦!还有大鲈,姜娘真能干,来,给大娘一条。”
姜行笑眯眯伸手进水桶里,精准的逮住唯一一条估摸三斤多重的大鲈,又从木桶手把上解下一根芦苇草,动作干净利落地把鱼串好,然后递给李大娘,“一百二十文,承惠。”
李大娘看她那财迷的模样,不由打趣,“真是掉钱眼里去,给给给,大娘我还能少了你不成?等着。”
说着李大娘接过三斤多重的鲈鱼,转身进门不过一会又出来,将一串铜板附带二十个零散的铜板递给姜行,同时故意板着脸,“可要点数?回头少了问大娘要,大娘我可不认。”
姜行笑着收下铜板,“信得过李大娘。”
鲈鱼不同于鲫鱼鲤鱼,价格上贵些四十文一斤这还是姜行给的优惠价,集市上的鲈鱼五十文一斤,鲫鱼鲤鱼这些普通鱼比猪肉便宜些,猪肉二十文,鲫鱼鲤鱼十五文。玄龙王朝百姓过得尚且富裕,偶尔买条鲈鱼补身子的钱还是有的。
李大娘瞋了一眼姜行,又招呼其他大娘,“方家的,你家小姑娘不是爱吃鱼?不买一条?”
李大娘家对门是方家,方家在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以后,终于生了个宝贝闺女,宠得不行。
方大娘平日里抠门惯了,但是想到小女儿还是忍痛买了一条两斤重的鲫鱼回去炖汤。
姜行这一桶不过五条鱼,大头还是那条鲈鱼,剩下的四条鲫鱼鲤鱼各占一半。
一下去了两条,还剩三条,最后村头的王大娘买了一条鲤鱼。
姜行提着剩下的两条鱼往村尾走去。
两个月前封印之事尘埃落定,姜行醒后将天机宫一行人赶了回去。
青白哭着要跟她,她都不带,自己一人跑了。
姜行不缺钱,天机宫的人怕他们少宫主一个人行走在外吃不饱穿不暖,就往玄龙王朝最大的金银铺里存放了不少银子。
姜行也不知道有多少,只知道给了她一个看着就特别vip的特质玉佩,青白原话是——
“少宫主缺钱去取就是,金山银山都使得。”
这话姜行自然是信得,天机宫不知道存世多少年,天机宫藏书阁记载中就有九百年之久,九百年底蕴自然富有。
姜行穿过来就没出过天机宫的门,十五年都在被迫学习封印阵法,时间恨不得一分为二,如此紧迫之下,老爷子就差盯着她入茅厕了。
如今心头大患已解,终于可以安心过一段日子,自然她就想着入世体会这个世界是如何生活。
走走停停就来到依山傍水的邕城山水村,姜行不爱城镇的繁荣,她喜欢每日清晨在鸡鸣狗叫中醒过来。
唯一有点破她三观的,就是男女比例问题。
她一直以为三朝颁布一夫一妻制以后这里也是跟现代一样一夫一妻,结果是她想太多。
因为女子比男子少了两倍有余,有钱人家自然还好,一夫一妻的过日子。
村里日子一般的人家,只有一个儿子自然掏空家底也要为儿子娶个媳妇回来,那儿子两个三个的自然就惨了,女子金贵聘礼自然就高昂,真正是一家有女百家求。
无可奈何之下,村里共妻的情况自然而然就多了,这种现象在三个王朝普通百姓之间已经成常态。
比如李大娘就有两个是兄弟的夫婿,方大娘家更是三夫之数。
姜行初来乍到时狠狠震惊了一把,哪怕时代允许她也没有享齐人之福的念头,没看到村头王大娘家两个夫婿因为不是兄弟时不时因为争宠闹的整个山水村人尽皆知。
姜行一打眼就喜欢山水村,然后她就利用催眠印催眠了山水村的里正落了户籍在此地,又花钱买了村尾一处带院子的小宅子。
村里人对女子可是热情得不得了,自发帮姜行把破旧的小宅子修缮一遍。
姜行就这样定居在了此地,隔三差五要么进山要么下河,她来时刚入秋,两月已过如今已经秋末。
想着这边入冬要下一冬的大雪,姜行计划着得去镇子上买一些冬被冬衣,再屯一些干货粮食。
回到家门口,看着门前石阶上的新鲜白菜,姜行面色如常的捡起来进门,转身把院门闩好。
男多女少的后果就是,姜行自定居在这里开始,出门都能遇到面红耳赤的儿郎送东西顺便告白,甚至求嫁!是的,男子嫁给女子俗称入赘。
姜行自然改了容貌,姜氏出品就没有丑的,她原本那张脸不说倾国倾城,但也是数一数二的貌美,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姜行用了术法调整了容貌,这种感觉有点类似现代的整形,只不过她是往普通的样貌调整。
除了皮肤白嫩了点,混迹在村里就是个清秀小姑娘。
哪怕这样,姜行都低估了只要是“姑娘”这个性别的受欢迎程度。
在多次被打扰后,姜行不得不往里正家走了一趟,表明了自己的困扰。
里正这才出了面,最后就是儿郎们路上不堵她,往她家门口送东西,放下就跑。
玄龙王朝自然有保护女子的律法,否则单凭里正出面哪里能压下一个村几十个单身少男萌动的春心。
玄龙王朝女子最迟十八岁必须婚配,如若过了十八不婚配就面临巨额罚款,这罚款有效期还是一年而已,也就是说过了这年还没婚配继续罚。
姜行当初了解了以后不得不感叹,玄龙王朝制定这条律法的人也是个人才。
相对的保护女子的律法也不少,其中最轻的律法就是不准骚扰女子,否则处以二十大板蹲大牢一个月。
姜行面临的情况,已经属于骚扰,所以里正不得不出面。
姜行如今不过十五,翻过这个新年才十六还不到最迟婚配的年纪,自然不着急。况且真到了那个时候她还没有中意的人选大不了回天机宫就是。
当然,她想安安静静的过生活,自然就得遵守玄龙王朝的律法。
换个普通姑娘自然不敢独居,更别说独自一人上山下河,没看有姑娘的人家姑娘出个门不是爹跟着就是兄弟跟着,律法是可以保护女子,但不排除有些人,人性是最禁不住考验。
姜行虽然没有内功但有一身诡异的术法傍身,其实吧,老爷子也不是不想让她术法内功齐头并进,但她就跟撞了邪一样,术法过目不忘一学就会,内功一学就废,别看她平时踏水而立临空而停,仙得不行。
实际上,全靠术法装像,除了术法她啥也不会。
内宫高手?不存在的。
舞刀弄枪?不存在的。
她就是个力气比一般姑娘大一点点的远攻法师。老爷子为此没少吹胡子瞪眼,姜氏流传几百年,还真是头一个生出对武学过敏的玩意,好在没对术法过敏,否则八十五的老爷子,可能真得被迫开新号。
姜行将两条鱼提进西边的小厨房,说起来就连厨艺这个玩意也是现代的时候点亮的,否则按老爷子疯狂填鸭术法的劲她可能除了术法就是各个方面的巨婴,感谢上辈子!
吃了自己做的晚饭,姜行又围着屋子里里外外的检查了一遍,看看过冬还缺什么。
一圈下来,姜行深感这两个月靠卖鱼卖山货那点钱根本置办不齐过冬的货物。
大头的冬被,冬衣,米面之类,小一些的柴,调料,甚至窗户纸都得重新贴。
她是来享受生活的可不是来过苦日子。心里有了计较,姜行决定明日进城去金银铺取点银子出来买货过冬。
想到窝在家里暖呼呼的度过冬天,还能欣赏雪景,姜行感叹不用为了封印学术法的退休生活可真美好,瞧瞧她前十五年过的什么苦逼日子。
第二日,姜行难得起了个大早,村口每日都有牛车去往最近的湾江镇,湾江镇因靠湾江得名,又因靠着湾江水运小镇倒是繁华。
姜行去过一次,她往头上带了个白纱帽关上院门熟门熟路前往牛车路口。
一到那里,已经有人先等着了。
刚好是昨日买了她鱼的方大娘,方大娘身边还带了个七岁的小姑娘,两人身边还围着两个少年郎,是方大娘的大儿子跟小儿子。
看到姜行独身一人走过来,方大娘热情招呼一声,“姜娘也要去镇上?”
至于为什么姜行戴着白纱帽方大娘也能一眼认出姜行?
自然是因为村里的姑娘家都是熟面孔了,而且一个姑娘自己出门的,不说整个山水村,再往几十里地外姑娘一个人出门的就姜行一个。
姜行点头,白纱帽下传出她的声音,“去买些过冬的干货。”
方大娘点点头,“是得准备,你一个姑娘家有什么不便的尽管开口,我家三个小子随便使唤。”
姜行客气的应和,又打量了一眼躲在方大娘身后的小姑娘。
小姑娘睁着一双大眼睛偷偷打量她,也不知道这里是如何教导姑娘的,姜娘在山水村碰到的姑娘,都含羞带怯,反而是上了年纪的大娘爽利一些。
不过好奇一瞬,姜行收回视线耐心得等着牛车。
方大娘见姜行没有交谈的意思,她自然不会不识趣的凑上去。
而方大娘身后的两个儿子也在偷偷打量姜行,姜行如今的容貌也是清秀可人,只不过方大娘嫌弃姜行来历不明,又是一介孤女,况且她还有一个女儿,以后像个有女儿家的互相换亲就是,是以方大娘哪怕三个儿子也不担心儿子的婚事。
这就是有女儿人家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