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何处问长安:金玉之铉 > 第5章 天地玄黄(四)

第5章 天地玄黄(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缺衣少食、挨打受欺,那还有什么不好的?想想逃荒时煮成肉汤的……

王氏的手微微收紧,元烨停下脚步,“莲儿,是我走快了吗?你的脚又疼了?”

帝王一点真心,于她已是妄求,“没有。”

元烨并不在意她的心事。他用拇指揉搓王氏的手背,仅表示泛泛的安抚,“再坚持一下,马上就到了。”

他们走进大宣平阳公主及驸马江颢的墓园。二人殉国时,南京城破,但江南宣廷犹存。元烨感其忠义,下令厚葬,却只修建地宫、宝城,立神道碑,不设享殿、华表、石像生,示与宣廷无君臣之义。岁月轮转,松柏成林,墓园清净,若如幽谷。他们走到宝城前,花香与酒香还弥散在空中——料想前一位凭吊者尚未走远。内侍赵宽捧来三盏清酒,元烨端起中间一盏,洒在自己脚下。

“南京之事,朕悔恨无极,”颠簸的海船上,元烨拱手弯腰,向江永深深致歉。佟允文为博荣恩,不惜蒙蔽圣聪,美化战况。当他得知惨烈的真相,暴行的后果已无可挽回——江南军民掀起抗争的巨浪,景廷不得不投入更大的兵力击破那些铁壁铜墙。越持久的作战,越深重的破坏,越强力的压迫,越激烈的反抗,萨军渐感力不能支,元烨被迫起用雪藏多年的汉官降将——见利而忘义,究存忠心几何?他决定御驾亲征,实则隐有些日暮道穷的意味,“恳请江公教我,如何致天下太平?”

江霖一夜高热,嘴唇烧得焦干。他被海船摇醒,沉暗的双目扫了眼元烨,又扭头看向祖父。江永爱怜地抱起孙儿,裹紧他身上的被褥。恰逢江平端药进舱,元烨接过,恭敬地捧到江永面前。

江永面露些许惊诧,领受了他的好意,略一欠身道,“多谢。”

元烨曾以为,华夏的土地已经荒芜,虽有满架风干的衣冠与典籍,却再长不出雍容气度、坚劲风骨——有宣一朝,士大夫急于恢复被蒙元中断的道德文章,皆忽庸行而尚奇激。国制所褒,志乘所录,与夫里巷所称道,流俗所震骇,胥以至奇至苦为难能(注22):一个要求女子为贞节殉死、儿女为孝道自残、大臣为忠义受刑的民族,却诞生出无可胜计的淫(河蟹)妇、逆子与汉奸。他们乱撒坚贞不屈、仁义道德的籽种,长出的却是逆来顺受、精明残忍的果实,口口声声“华夷大防”,自己是“华”耶?“夷”耶?但是站在江永面前,元烨真切地感受到那根植于儒家学问中,富贵、贫贱、威武都不能改变的历久弥新的鲜活的东西。江永把药碗搁在床头几案上,郑重地望向敌国的君王,“阁下所问,某唯有四字以对,‘圣心不忍’。”

元烨眺望着郁郁青青的封土,思绪翻涌辗转,最终锚定在地宫中沉睡的帝女身上,“李武既生太平主,治国何用庐陵儿?”王氏安静地站在元烨身边,看他的眼底染了绿意,暮风吹拂,明暗变幻,忽而阖上双眸,睁开时已恢复往日坚毅的目光,“唯赖祖考得国之正,积福之深,乃得顺天应人,扩此疆土。待来日统一寰宇,与汉唐齐光,虽宣祖亦为朕之下也——莲儿,剩下两盏酒,你代朕祭奠吧。朕在城下等你。”

王氏走下宝城时,看见元烨正和他最宠信的翰林侍讲、日讲起居注官于耀站在一处。她懂事地退开几步,把头转向另外一侧。元烨用余光瞥到,轻轻扯起嘴角。

他仔细读完密折,两句吩咐打发走于耀。“莲儿,”他将王氏唤到身边,含笑问她,“四川来的密折,想知道说了什么?”

王氏面色煞白,不敢接腔。元烨哈哈一笑,继续说下去,“倒是一喜一忧,朕虽视今之天炀为昔之鸿涛,趁国之危,举藩镇之兵而谋篡。叵耐出身潢胄,在涣而言享帝(注23)。彼今下诏逊位,还神器于天,是待朕更相受命也!”

“恭喜陛下——”

“先别急着恭喜,”元烨回身,望了巍峨森然的陵寝一眼,“猜他何能甘心逊位?”

王氏心下了然,听他自顾答道,“萧弄(注24)乘龙凤而去,留世间一麒麟佳儿——江霖与太子同年而生,二人相比如何?”他昂首沉思片刻,唤来内侍赵宽,“将此折送去东宫,教太子用心阅览。今日晚些,朕要听他讲《尚书·无逸》篇,敢有一句错处,朕定不轻饶!”

说罢,牵起王氏的手,安抚受惊的娇荷一般,把声线放得极温极软,“太阳快落山了,我们回行宫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