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一日。
准备参加太华剑派“仙缘大会”的弟子,于宋国首都即墨的西渡口出发。
虽然李良玉,已经准备好以普通人的身份,走山门初试一途。
但在柳当歌师叔的斡旋下,她还是可以与其他太微书院的弟子同行。
便见到了半城权贵相送的画面。
崔家的仆从两排分列,崔选的母亲,穿一身墨绿色衣,眉间点花钿,雍容华贵,临行前对远游的儿子诸多叮嘱。
但这阵仗与王家相比,就算不得什么了。
王弗家不仅出了仆从,她爹娘都来送她,四口嵌金镶银的箱子被抬上了船,又塞了好几样用锦帕包着的物件到王弗怀里。
“我听说,也有举荐弟子不乘船,而选择坐车的,你们这么多人挤一艘小船,铁定不好受,又没有人照顾你,要不我们送你去太华吧……”
王弗却嫌弃她的慈母絮叨,“娘人家都坐船,我一个人单出去,像什么样子吗。”
她娘叹了一口气,用手绢挥了挥,招她过来又说了几句贴耳朵的话,便抹了眼泪,目送骄纵的女儿远去了。
李良玉这边,给她送行的人来的竟然是大师叔湛平。
他先板了板脸色道,“我是主负责人,总是要来看看的。”
虽是这样说,但也递给了李良玉一个小盒子。
李良玉知道柳师叔,刘师叔,阮师叔,他们都喜欢清静,不愿离开书院,礼物早已提前送给自己。
但真不敢设想向来严肃古板的湛平师叔,也会给自己送离别礼物。第一反应是摇头摆手,“我怎么敢要?”
“收下吧,是你想要的东西。”
是我想要的东西,湛平师叔又怎么知道她想要什么?她自己怎么不知道?
李良玉仔细一想,的确想到了一个物件是她想要的东西,但迫于大师叔的威严,从来不敢开口。
那是有关道士哥哥许怀清的东西。
她打开小木盒一看,里面果然放着许怀清断剑的红色剑穗。
她一时感动,放在胸口道:“谢谢湛平师叔!”
湛平师叔却目高于顶,并不看她,但是说,“你们这次去太华,是由吕思衍师弟带队,他和你情况相仿,有什么事你可以多和他交流。”
李良玉在此之前有听说过这个师兄。
虽然身在低级学舍,但白云院长都看好他的资质,想要收他为徒。可是他一心想要前往太华,上一届落了选,今年已经二十四岁,几乎要碰到太华剑派招新的最高门槛。
所以说,这一次就是他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李良玉初见此人,他穿一身青袍,眉宇俊秀是典型的书生打扮,书生气质。只是脸上有几分哀愁,几分苦意。
大概就是上次求取太华剑派不得,所产生的后遗症吧。
她却不因此瞧不起他,只觉得他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很是可敬。
恭恭敬敬地向他行了一个礼。
他也不管李良玉年纪和身份的卑微,立马局促回礼。
太阳初升,光耀河面。
是时候要出发了。
一行十三人便上了船,包括小学舍举荐弟子十人,以普通人身份应试的吕思衍和李良玉,以及负责掌舵的哑巴大叔阿鲲。
岸上之人与他们挥手告别,船便动了。
李良玉依稀看见,柳师叔和刘师叔两个人站在城楼的散漫身影,但也不太确定是他们,揉了揉眼睛便消失不见。
大概是自己思念所致。
其实,书院的人待她甚好。她心里是知道的,就算或多或少有道士哥哥的原因,到后面大家的确有了感情。
她……还是不擅长应付分离这种事。
便转过身,吹着河面的风,散去了一些离别的哀愁。
自从怀疑她作弊一事之后,王弗就愈发地看她不顺眼,这时又主动上来搭话。
“这艘船其实是为书院举荐弟子准备的,梅师兄是带队人,这我无话可说,但你在这船上是什么身份?我觉得应该摆明白。”
李良玉也不愿跟她争执,只是问她。
“那你觉得我应该是什么身份?”
王弗轻蔑一笑,在船上望了一圈,“这船上都是书院弟子,可你又不是书院弟子,难不成你是阿鲲那样的下人?”
她母亲虽然要他考取太华,但她本身对于宋国和太微书院也极有感情,便看不惯李良玉那副明明受了书院的好处,却不愿意承认的模样。
只是她没想到,李良玉随意地点点头,似乎并不在意她的挑衅,“那就是吧。”
王弗针锋相对地补了一句:“下人要做下人的事!”
“有何不可呢?我就算一个人去太华剑派路上也要吃不少苦,现在能留在船上,能做一些事情,那便做一些事情。”
说完她就真的去帮忙阿鲲大叔划桨了。
王弗便也无话可说,转念一想,她一个堂堂尚书千金,何必跟一个孤女较真,一下子觉得索然无味。
便转身回了船舱,她娘给了她一个宝贝——琉璃宝灯,能够聚集灵气,提升炼化速度,王弗便拿了出来,大方地和同窗们共用。
大家便都围了过来,交口称赞这个熠熠生辉的五彩宝物,又问起它的来历。
王弗得意地说,“这是之前我娘生日时,当朝太后所赠。”
“难怪如此不凡,这样的好东西都被你得到了。”大家又好奇起其他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王弗都一一解答,有薄如蝉翼的夏凉宝衣,有让人如履平地,不觉船晕的顺气丸,还有一些其他供她趣乐的小玩意。
同学们都看得眼迷心浪,钦羡不已,暗自觉得长了不少见识。
唯有因为晕船一脸厌色的崔选,伸手向王弗要了一颗顺气丸吃。
“瞧你们这幅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这还不算是最稀奇的法宝呢。”王弗嘲道,她清了清嗓子,就有人给她递茶润喉。
她觉得这是应该由李良玉来做,偏偏她在外面和吕师兄闲谈。
大家也就不说她了,又谈回了稀奇宝物这件事上来。
王弗从怀里掏出一块橘粉色的锦帕,小心翼翼地打开。大家都期待不已,结果看到里面竟然是一个其貌不扬的胭脂盒。
上面虽然刻着洁白如玉的莲花,但有些岁月沧桑的味道,还有几道划痕。
“这……”大家愣是大眼瞪小眼,没看出什么稀奇之处。
王弗也不意外,轻飘飘一笑,“这可是微雨真人的遗物。”
大家听到这个名字,脸色立刻变为崇敬。微雨真人可是宋国历史上出过的最天才的少女,和她弟弟宋莲合称“宋国双骄”。只可惜她后面拜入了太华剑派,于第二次人魔大战,以身祭阵,就此殒命。
至今许多地方还散播着她的传说。
“听说,我们歇脚的地方会是微雨峰,我娘特意派人在民间搜寻了一番,找到了这件旧物,打算呈给宋莲师叔。”
王弗这样说,倒也不完全是趋炎附势之语,宋莲在被太华掌门收为亲传弟子之前,也曾经是宋国太微书院当之无愧的魁首,和他们也的确算是沾点亲、带点故。
此时,李良玉也在欣赏另外一个神奇的灵器。那就是他们所乘坐的这一艘船本身——“望海潮”。
她本来过来要帮阿鲲大叔的忙。
苦于无法用语言沟通,两人打手势纠缠了好一会儿,李良玉才明白,这艘船其实不太需要通过划船来推动,只是它遇到水以外的阻碍物时,会不能前行,因而也需要有人从旁掌舵照顾。
仔细打量这船,似乎也同其他船只无甚不同,只有在船头的两个位置,多出了两把交叉的小剑作为装饰。
黑剑朝后指,白剑朝前指。
这时,吕思衍看她十分好奇,便站出来解释道:“‘望海潮’是太华剑派器师邓隐的作品,他也是太华掌门亲传弟子的第五位。”
黑剑指向目的地,白剑指向出发地。
用太华令即可改变它的方向,让它去不同的地方,但现在已经被设置为。起点太华,终点即墨。
而“望海潮”也无需人力驱使,只要有足够的灵石作为动力,便能自由来往两地。
李良玉只觉得十分神奇,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宝物,原来还有机会能登上这样奇特的灵船。
抬头望去看见河水碧绿,树木苍翠,夹岸高山不断向后跑去,留出一线万古不变的蓝天,和淡泊飘零的白云。
心里忽然觉得无比欢喜。
这一刻她想起良玉,真想把这样的美景告诉她,但如果她真的在天上,真的陪在自己身边,真的住在自己心中,她也一定能看到这样一幅美景吧。
行船到下午,书院的学生刚开始还愿意勉强吃些干粮,后面就嚷嚷着要下船,停靠到繁华的城镇,只是始终没有遇到。
李良玉和阿鲲便着手钓了一些河鱼,稍做处理之后,加上在山林之间采的一些野菜,做了一锅滚烫鱼片粥,总算填满悠悠众口,悠悠重胃。
唯有王弗挑剔鱼片有腥味,没吃多少。但她也知道在荒山野岭,找吃的不容易,只是早早回了房,没有说更多不满的话。
崔选倒是喝了两大碗,对着李良玉竖起大拇指道:“没想到你手艺还不错。”
李良玉下意识道:“这是我娘教我的……”说完之后,突然意识到什么,便低下头不再说话。
船上坐的几乎都是千金小姐,万金少爷,洗锅洗碗这种事情自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更不可能伸手。
于是又是李良玉包揽了。
崔选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但又下不去手,最终还是被其他的男同学拉去看星星和月亮了。
学生们都是第一次离开家门,独自去远方,不管看到什么景色,都觉得很稀奇很兴奋。
李良玉或多或少也有这样的少年心性。
和她一起洗碗的阿鲲,听到了其他孩子们的谈笑声,又几次三番地让李良玉走,把这些事情让他做。
李良玉没肯,跟他解释道,她自己以前在家里也常干这些活,并不觉得委屈或者受罪。
明白这一层话后,哑巴大叔阿鲲他那皱成苦瓜一样的脸上,流露出非常温和的笑容。
做完这些杂活,他们两个便通过写字交流。大概是在书院待的时间长了,耳濡目染,阿鲲很喜欢看书,字比很多学生都写的要好,更不必提李良玉的了。
“他们欺负你,你不难过,这很好。”他提笔写道。
“这对于我来说算不上什么欺负。”李良玉又补充了一句话。“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供他们欺负或者伤害的。”
阿鲲笑着点点头,又在纸上写下了很长串的文字。“我曾经认识一个学生,他人很好,并不会因为我的外貌丑又不会说话,而欺负我。但很多人伤害他,后来他就离开了书院,我觉得很难过。”
李良玉看完了这些话,明白了他的担心,禁不住他粗壮又布满老茧的大手道,“我没事的,真的别担心我。还有谢谢你,谢谢你对我这么好。”
有一瞬间她忽然明白了挫折的意义。
挫折是会教会我们感同身受。
挫折是会给予我们被别人关爱的机会。
于是,阿鲲嘿嘿地笑着,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