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一线牵·星辰 > 第100章 第九十七章 猜测

第100章 第九十七章 猜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冬夜里寒星点点,为夜间平添寒意。

繁星点缀的天空,总是明亮可爱,也总是引人遐想无数。

彼岸平躺在树枝上,一只手当枕头,另一只手张开手掌放在目光上空,透过指缝便可看到那一眨一眨的繁星。

宁静,可爱,是冥界里难以看得到的景色。

在人间待久了,彼岸越发觉得冥界有些无聊。

冥界没有的好吃的,人间有。

冥界没有的好玩的,人间有。

冥界没有的好看的,人间有……

最重要的是,冥界没有他最爱的人,人间有。

“想什呢?”

不知何时梧桐坐到了他的身边,“是想冥界了吧,毕竟都离开这么久了。”

彼岸撇了撇嘴,“才没有,人间多好啊,有好吃的,有好玩的,不像冥界,到处都阴森森的,五步一头骨,十步一残躯,到处都是鬼哭狼嚎,听着头都要炸了。”

梧桐轻轻地躺到彼岸身边,“是吗?听起确实不是什么好地方。”

“也不能这么说,忘川河就是个好地方,我经常在那里泡澡。那里的水很舒服,也很清澈,就像块没有暇疵的玉石,以前我和师尊经常能在河边站上整整一天。”

“听起来也不赖。”

彼岸将人揽入怀中,“有空带你去玩。”

“嗯。”

过一会儿,梧桐出声道:“你怎么看待他们两个?”

彼岸的脸色沉了一下,“暂且不说我的障眼法有多高超,但也绝对不是普通人能一眼看穿的。”

梧桐点头表示赞同,“是了,哪怕是有点道行的,想要破了你的障眼法,也要好生琢磨一番。这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绝非普通人,是灵吗?”

彼岸否定了梧桐的看法,“他们不是灵,是人类,不过他们身上的灵力却很特殊。”

“特殊?”

“嗯,不太像是后天修炼的,更像是天生便存在一样。”

梧桐若有所思的问道,“其实我很早之前就想问了,神会转世吗?不是自愿转世的那种,而是死后的转世。”

“死后转世……”

彼岸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一般,由原来的躺着变为了直身坐着,“师尊曾经跟我说过,神的转世有三种。

第一种便是像现如今的师尊和天师一样,是带着任务,在天冥二界高层的允许之下,投胎转世于人世间。

第二种便罪大恶极之神,此类神明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实行雷劫之罚,不过基本最后全是魂飞魄散;另一种则是抹去所有记忆,废掉全身修为,最后只剩一个极其普通的灵魂,然后投放于人间,并永世不可回归天界冥界。

而这最后一种,只能说意外中的意外了。”

梧桐对此不解,“意外?”

彼岸继续道:“天神和冥神死后,他们的灵魂与一身修为会化作一颗舍利子,我们称其魂舍利。

魂舍利会与肉身分离,肉身安葬于棺木之中,魂舍利则将会被送往生于天冥两界交界之处的世界树上,最后化作世界树的养分,以护佑两界万民,这也是神明陨落之后,为两界万民做出的最后贡献。

当然世界树也不是每一颗魂舍利都接受,而这些不接受的又分成两类,一类是资质平平,对两界发展贡献并不多的神明,这类魂舍利将会被抽尽修为,化作一普通灵魂转世于人间,但他们与前面提到的那种不同,他们是有机会重返两界的,不过这就要看他们自身的机缘和造化了。

至于另一类生前于两界有大功大德的,将会被送入两界各自的神庙之中,以受万民的贡奉与香火,静待有朝一日,他们能重返两界,继续造福万民。”

梧桐摸了摸下巴,“听起来也不是很意外啊。”

彼岸继续道:“这还算正常的,最意外的要数现今天界政权刚建立之初,天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时空风暴,当时贡奉在天界神庙中,几位帝君的魂舍利,除当初第二代北辰星君,执意要将自家师尊的魂舍利,带回北辰星殿亲自贡奉,使得北辰帝君幸免于难外,而其余几位的魂舍利无一例外,全因那场风暴掉落入乱流之中。

后来经过推算,那几颗魂舍利几经辗转,落入了人间。”

现如今天界政权未建立之前,那一段历史被后世史官称为“上古时期”。

上古时期,天界势力林立,或强或弱,但他们皆没有做到一点——护佑一方百姓。

逢乱世之时,无数宗门封禁山门,无论外头如何喊杀喊打,百姓如何在水深火热之中伸吟哀嚎,万民如何跪伏于大地之上请求庇护,他们都充耳不闻,甚至对企图闯入宗门的平民百姓,举起屠刀。

每逢乱世一过,总有一些或弱或强实力的宗门被更加强大的宗门,屠杀吞并。

他们永远只会做对自己有利之事,无利可图的,他们甚至不会多瞧一眼。

天下万民在他们眼中,不过草芥微尘。

太平盛世降临,他们便会堂而遑之地大开宗门,以自认为救世主的姿态傲视万民,并且心安理得地接受天下万民的朝拜与贡奉。

“视他人性命如草芥,视天下万民如微尘,自以为大树、高山、日月,高呼:‘蜉游难以撼巨树,萤火不敢争日月。’

不视万民之长,不视己身之短,滑之天下大稽,当自取灭亡也。”

这是初代天帝对上古时期,各大宗门做法的评价。

这种情况持续了百万年之久,直到一位从血泊站起来、满身皆是伤痕的少年的出现,似乎冥冥之中表示,这世间一切的荒唐,从此刻开始结束。

任谁也想不到,这位灰头土脸,衣衫褴楼的少年,会成为后世之人所歌颂的传奇,成为后来威震三界的天下共主。

“去他的高低贵贱,去他的尊卑有也别,今日我们为自己而战!”

少年高举利剑,目光如炬火般望向远方,他的声音如山寺中的巨钟般洪鸣响亮,哪怕千年万年也犹如在耳。

无数铁骑身披坚手执锐,高呼:“为自己而战!为自己而战!”

最后一战,七大宗门的宗主们已是黔驴技穷,但是他们也深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

于是七位宗主以牺牲宗门内所有弟子的生命为代价,为浩浩荡荡赶来的数万天军布下了一个大杀阵。

有了杀阵的加持,无数前扑后继的铁骑还未近得了几位宗主的身,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看见敌军一波又一波地阵亡,七位宗主内心狂喜不已,不久前因为牺牲宗门内全部弟子的愧疚感也一扫而空。

他们是宗主,是整个宗门的顶梁柱,他们有信心在彻底消灭敌军之后,再次开山立派,振兴宗门荣光。

只有一个人,那又怎么样?

难道当年开山立派的祖师爷就不是一个人?

不也照样建立了传承万世不衰的大宗门。

更何况如今无数的大势力已经被消灭,已经没有什么能扼制他们的发展了,只要他们能打败眼前的敌人,且而顺利的活下来,那么别说重振当年祖师爷的荣光,恐怕就是天下共主,也未尝不可。

正当他们幻想自己坐于高堂之上,受万民所朝拜之时,七位手持利剑、长枪、长茅、大刀等武器的年轻人,直直冲入了杀阵之中。

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为首的年轻人便一言不发地,砍下了其中一位宗主的头颅。

见此情形,一位宗主大喊,“这七人定是敌军的核心人物,将他们全部击杀便可使敌军士气大……”

一个“挫”字还未喊出口,那位宗主的头颅便被从后面突然窜出的折扇,完整地切割下来。

那把折扇拐了个弯,又回到了它的主人手中。

哪怕杀阵内是飞来冲去的剑气,并且在扇主人的身上划无数道伤痕,但扇主人依旧跟没事人一般行走于杀阵之中,他走到那位被他所击杀的宗主旁边,弯腰将躺在地上的头颅给捡了起来,尔后他对着头颅露出戏谑般的笑容,“你说你要杀谁?”

这句话极具嘲讽意味,听得剩下的五位宗主牙痒痒,然而几个呼吸之后,随着一把大刀砍下一名宗主的头颅,一杆长枪穿过一名宗主的喉咙,一柄长矛刺穿一位宗主的心脏,一把铁戟将一名宗主的内脏搅了个稀烂,最后一位活着宗主的情绪也从最初的愤怒,转变成了深深的恐惧。

哪怕杀阵还未停止,但七位宗主合力操控一个杀阵,都未杀掉眼前这七个年轻人中的一个,难不成他一个人就能控制一个威力不断在减弱的杀阵,直接将对面全部秒杀?

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

七位年轻人,有六位都一手拿着自己的武器,一手提着一个宗主的头颅,场面十分壮观。

只有一位年轻人,既没拿武器,也没提头颅,他笑嘻嘻地看向他身后的六位战友。

“各位,这个头颅总归是我的了吧?不然我回去了可没法邀功领赏。”

六人没有说话,也没有要出手抢头颅的意思。

“那我就当各位默许了。”

然后他又看向那位还在苦苦支撑杀阵的宗主,那宗主只觉得这年轻人的笑瘆得慌。

“你说他们是不是很过分,连提前支会一声都没有,就开始抢人头了。

你是不是想问为什么要人头?

当然是为了回去向上面邀功领赏啊。

你看我到现在还是两手空空,回去肯定没有奖赏,所以可否把你项上人头‘送’给我呢?”

那位宗主看着眼前步步紧逼的年轻人,毫无恋战之心,他顶着被杀阵反噬的后果强行停止阵法,然后头也不回地要御剑逃跑。

那位宗主还未逃得多远,一道细小的黑影从年轻人的袖口窜出,以极快的逮度飞到那位宗主的面前,然后黑影瞬间放大了数倍。

一条巨大的黑龙拦住了那宗主的去路,宗主见状暴喝一声:“滚开!”

他将自身全部灵气汇聚于掌心,才勉强击退了黑龙向他袭来的巨爪。

宗主没有恋战,而是趁黑龙还未反应过来,直接绕路跑了。

跑出数十里后,宗主回头看了一眼敌人越来越小的身影,心想总算是跑掉了,然而下一秒他只觉心口处一阵刺痛,一支散着黑色死亡气息的箭矢,从他的后背直直穿过心脏。

仅仅一个呼吸,那宗主便半空中摔了下来,以后也再不会站起了。

数十里外处,一位年轻人神情自若地握着一把弓箭,“还从来没有谁能从我的亡灵弓下逃脱。”

黑龙朝着那宗主的方向飞去,不一会儿它就用爪子提了一个人头回来。

年轻人接过人头,黑龙也缩小回一道黑影回到了主人的衣袖里。

剩余的铁骑相互搀扶,他们望向天光西落的地方,七个年轻人站在逆光处,着大他们或是用武器撑地,或是用手撑着战友的肩膀,这才勉强稳住了身形。

他们一人高举一个头颅,站在最中间的年轻人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

在高台之上,一名身着黑色长袍的男子,在数百位天神的注视下,缓缓转身俯视底下。

男子看向众天神,高声道:“从此以后,天界一统,四海无恙。”

“从那以后,天界实现了统一,后来建立起的冥界政权,也因初代冥帝与天界的关系,向天帝称臣,不久后凡间又被纳入天界的统治范围之内,于是初代天帝成了实际意义上的三界共主。”

“初代天帝?难道后来的天帝就不是三界共主了吗?”梧桐问道。

彼岸解释道:“一开始冥界向天界称臣,主要还是实力上的欠缺,不过经过多年的稳定发展,加上当时多界联合干涉天界边境,以及多位天神又主张扩大天界的统治范围,天界自然发展得没有冥界快。

长此以往,天冥两界的实力便持平了,冥界有了与天界分庭抗礼的实力。

为继续维持两界的和平,于是天冥二帝合议,取消了君臣关系,并且立下了‘天冥二界,互不干涉,共治凡间’的规矩。”

梧桐继续发问,“那你所说的七帝君又是何人?”

“天界政权建立伊始,天帝封百官,以处理天界大大小小事务。

为提高效率,在封了些大大小小的神官之职后,天帝又建立了天道十二宫,以及封职了百位星官,也就是后来所提到星君。

其中有五位星君和两位宫主,因为统一大战中功绩卓绝,被天帝受封为帝君,其地位仅次于天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