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小女阿乔 > 第21章 021

第21章 02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唐乔婉领命成为三司副使后,一头扎进了繁杂的工作之中。

掌管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这种活不是好干的。

每日清晨,天色尚暗,唐乔婉便已起身,匆匆洗漱后,便赶往三司衙门。

衙门内,各类账册堆积如山。

她坐在案几前,手持毛笔,眼睛紧紧盯着面前密密麻麻的数字,脑子飞速运转,一刻都未曾停歇。

今日此处要拨款修缮受灾的水利设施,明日彼处又要调配粮食运往饥荒之地。

一桩桩、一件件,皆是关乎国计民生,容不得她有半分疏忽。

三司使董大人,年事已高,本就对这些繁琐事务感到力不从心。

见陛下新派了个年轻的副使过来,索性将大部分活计都一股脑儿地丢给了她。

唐乔婉这个新手副使,被迫挑起大梁,直接干起了三司使的活儿。

她一会儿与前来报账的官员核对账目,言辞犀利,对每一笔支出都问得清清楚楚。

一会儿又要提笔撰写拨款文书,字斟句酌,力求准确无误。

忙到兴起时,她甚至顾不上喝一口茶,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几缕发丝被汗水浸湿,贴在脸颊上,却浑然不觉。

“唐副使,这是下个月各州县的用粮预估,您过目一下。”一位小吏匆匆走进来,呈上一本厚厚的册子。

唐乔婉接过,快速翻阅起来,一边看,一边在心里默默盘算:“此处受灾严重,需多拨些粮食。那处春耕在即,也得预留足够的种子粮……”

片刻后,她提笔在册子上圈圈点点,写下批注,又吩咐小吏:“你去通知户部,按这个标准准备粮食,务必保证及时发放。”

一天下来,唐乔婉只觉腰酸背痛,眼睛酸涩。

夜幕降临,月色如水,洒在三司衙门的庭院中,唐乔婉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走出衙门。

望着夜空,她轻轻叹了口气。

……

慕凌折神色冷峻,大步迈进定王府的大门。

孔宣儿早就候在一旁,见慕凌折归来,眼眸瞬间亮起,如一只欢快的雀儿般扑了上去。

张开双手就要抱住他。

然而,慕凌折连眼皮都未抬一下,手臂轻轻一甩,孔宣儿便被猛地推开,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

“王爷,您可算回来了,都两个多月没见了,宣儿可思念您了呢。”

孔宣儿站稳身子,嘟着嘴,娇声撒娇道。

慕凌折仿若未闻,径直走向一旁的元泽,神色严肃,开口问道:“元泽,我离开这段时间府里可有出什么事?”

元泽躬身行礼,恭敬回道:“王爷,府内一切安好,并无异常。”

孔宣儿看着慕凌折对自己这般冷淡,心中一阵气闷,跺了跺脚,提高音量道:“王爷,这么久没见,您怎么连我的话都不回了?”

慕凌折这才转过头,目光冰冷地看向孔宣儿,眼中没有丝毫温度。

孔宣儿被他这眼神一盯,心中一慌,但还是壮着胆子继续诉苦。

“王爷,您不在的这些日子,宣儿可是受苦了呢。”她装模做样的挤出几滴眼泪,就往慕凌折身边凑。“前几天我去参加孙含漱那贱人举办的宴会,她居然带人讽刺我举止粗鄙。”

慕凌折淡淡的扫了一眼元泽。

元泽拱手道:“是国公家的那位嫡次女。”

慕凌折突然笑了笑,一把抓住孔宣儿的手腕。

“怎么国公家的嫡女到你的口中都成了贱人了?那你呢,你又是什么人?”慕凌折甩开她的手腕,拿帕子擦了擦手掌。“你以后就在府里好好呆着,不许再去参加任何宴请。”

此话一出,孔宣儿整个人僵在原地。

她不可置信的瞪大了双眼,失声尖叫:“王爷!”

无人注意处,元泽也被震惊的瞳孔放大,他悄悄地抬眼望了望崩溃边缘的孔宣儿,只觉得心里松了一口气。

自从把这位小姐接入府,就没消停过。

如今总算是到头了。

他神色很快恢复如常,无人发现他的变化。

但孔宣儿此刻是真的无比崩溃。

她声泪俱下,“王爷,您可还记得当初在丰梁村,您受了重伤,是我口嚼草药,一点点敷在您身上,才止住了血,救了您的命啊。”

“是您把我找回来,说要对我好,照顾我一生的。可如今入府这么久了,连个正式的名分都没有。如今竟还要将我禁足在府里,早知如此,我就不会随你入京。”

她不提此事还好,一提起丰梁村之事,慕凌折原本冷峻的面容扭曲,眼中怒火熊熊燃烧。

他猛地冲上前,伸出手一把掐住孔宣儿的脖颈,手指收紧,孔宣儿的脸瞬间涨得通红,眼睛瞪得滚圆,双手拼命地掰着慕凌折的手,想要挣脱。

“当初,真的是你救的我?”慕凌折一把将人甩到地上,咬牙切齿地问道。

孔宣儿捂着脖子,艰难地瑟缩着往后退,但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

声音沙哑道:“不是我还能是谁?荒郊野岭的,我还记得那件黑袍,被血浸染得都快看不清上面的祥云纹路了。”

“还不说实话!”慕凌折怒不可遏,猛地一脚踹在孔宣儿身上。

孔宣儿惨叫一声,摔倒在地,但还是朝着慕凌折这个方向爬过来。

“王爷,真的是我啊,王爷。”

“元泽,将人关进柴房,严加看守,什么时候招了,什么时候再放出来!”慕凌折冷冷下令,眼中满是决绝。

元泽不敢迟疑,立刻招呼两名侍卫,将孔宣儿架起,往柴房走去。

孔宣儿一边挣扎,一边哭喊,可慕凌折却看都不看她一眼,背过身去,脸上的阴霾愈发浓重。

***

春日暖阳洒落在御书房的金砖上。

皇上坐在书案前,神色间带着几分疲惫,手中随意翻看着折子。

“陛下,万贵妃来了。”

曹公公对着皇上禀告,得到首肯后朝门外摆了摆手。

宫人将房门打开,万贵妃款摆身姿踏入御书房。

她手中捧着食盒,眉眼含笑,轻声道:“陛下,陛下,臣妾亲手做了您爱吃的玉露凝香羹,给您解解乏。”

说着,便亲自盛了一碗羹汤,袅袅婷婷走到皇上身边。

这玉露凝香羹,是最顶级的血燕盏泡发、挑拣,再佐以珍稀的长白山雪蛤,融入精心熬制的冰糖桂花蜜水,慢火细炖而成。

血燕盏丝丝缕缕,仿若玉露般晶莹剔透,雪蛤凝脂般柔滑,在蜜水的映衬下,恰似美玉沉于金波,光是那扑鼻而来的桂花香,便已令人陶醉。

皇上抬眸,见是万贵妃,神色柔和了几分,接过羹汤饮了一口。

“还是爱妃最懂朕心。”

万贵妃浅笑,绕到皇上身后,伸出柔荑为皇上轻轻捏肩。

她朱唇轻启,声音软糯:“陛下整日为国事操劳,臣妾瞧着心疼,只盼这羹汤能让陛下舒缓些疲惫。”

皇上听了,嘴角噙着一抹笑意。

“爱妃辛苦了,有爱妃这番话,朕心甚慰。”

万贵妃脸颊微微泛红,眼眸低垂,略带羞涩地说道:“陛下谬赞,臣妾不过是情之所至,心之所向罢了。”

说着,她手上的动作愈发轻柔,而后状似不经意地开口:“陛下,咱们公主也到了适婚的年纪,可一想到这婚事,臣妾心中就不安定,京中才秀辈出,陛下您可有什么打算。”

皇上闻言,微微点头:“朕也正想着此事。今日早朝,定王还提及婚姻之事要自己做主,倒是让朕有些思量。”

万贵妃眸光一闪,顺势说道:“陛下,臣妾听闻您今日赏了唐正清,又提拔他做了三司副使,可是有栽培之意?”

皇上微微颔首,神色间满是赞赏:“此子确实有大才干,得之,乃我朝之幸事。”

万贵妃轻咬下唇,试探着说:“陛下,臣妾斗胆,不如将公主下嫁给那唐正清,此人得了这驸马之位,必定会更加忠心于陛下。”

皇上一听,眉头瞬间皱起,反驳道:“爱妃此言差矣,唐正清实乃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材,朕对他寄予厚望,日后要委以重任,怎能困于驸马之位,耽误了他的前程。”

万贵妃听闻,佯装嗔怒,娇声道:“陛下,难道您忍心看着咱们的宝贝公主,嫁给一个碌碌无为的草包不成?”

皇上见万贵妃如此,一时也有些为难。

“这说的什么话,诚华乃是朕的心头至宝,她的婚事,朕岂会草率对待。”

万贵妃一把扑进他怀中,委屈道:“公主那般聪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模样更是出挑,这般品貌定要配个同样优秀的夫婿才是。那唐正清才学出众,品貌亦是上乘,若能与公主在一起,既能得公主倾心爱慕,又能为朝廷效力,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

万贵妃一副真情流露的模样,眼眶渐渐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看的皇上有些心软。

他叹了口气,语气也缓和了许多:“爱妃莫要着急,只是这唐副使的意思,朕也得去问问,婚姻大事,讲究你情我愿,总不能强求。若他并无此意,强行撮合,反倒不美。”

万贵妃见皇上松了口,心中一喜,面上却仍带着几分委屈,轻轻应了一声“是,陛下思虑周全。”

但她心中暗自思忖,只要皇上愿意考虑,此事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了。

那唐正清,岂有不应的道理。

*

万贵妃刚回到自己的清池宫,就见诚华公主脚步匆匆的跑来,急切的模样好似身后有火在追。

“母妃,父皇怎么说?”

公主眼中满是炽热的期待,平日里端庄优雅的仪态全然不见。

万贵妃神色愠怒道:“你看你像什么样子,如此不顾形象的奔走,让人瞧见了还得了!”

诚华公主柳眉轻蹙,嗔怪之意溢于言表。

“母妃,你明知女儿关心此事,就先莫要责怪女儿了。”

“你这丫头,平日里的稳重都哪儿去了?就这么沉不住气。”

万贵妃伸出保养得宜的手,轻轻拍了下公主的手背,那力度似是在惩罚,又带着无尽的宠溺。

她语气中满是无奈道:“京都之中,王孙公子、才贵子弟多如牛毛。为了给你挑选如意郎君,母妃精挑细选了多少青年才俊,你怎么就偏偏对那个唐正清上了心?不过是个靠着几分才学崭露头角的穷酸学子罢了,论出身、论门第,有什么资格能与你相配?”

诚华公主听了万贵妃这番话,原本白皙的脸颊瞬间泛起红晕。

她微微低下头,长长的睫毛扑闪,脚尖无意识地轻轻踢着地面。

沉默片刻后,她鼓起勇气开口道:“母妃,女儿心意已决,此生就认定他了。自那日金銮殿匆匆一瞥后,他的身影便镌刻在女儿心间,挥之不去。”

诚华公主声音不大却带着十二分的坚定。

“女儿听闻他在南方治疗疫病时的所作所为,实乃大丈夫。此人不仅有满腹经纶,更有一颗悲悯善良的心。”

“女儿此生,非他不嫁。”

说罢,她又缓缓抬起头,眼中满是哀求,双手紧紧攥着贵妃的衣袖。

“还望母妃多费心思,征得父皇同意,女儿真的求您了,这关乎女儿一生的幸福。”

万贵妃看着女儿这副情根深种的模样,心中涌出无尽的柔软与怜惜。

“罢了罢了,瞧你这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母妃又怎能忍心拒绝。细细想来,这也不算是什么坏事。那唐正清孤身一人在京,无亲无故,根基浅薄。日后成了驸马,有皇家的威严和你的公主身份压着,量他也不敢对你有半分不敬,更不敢欺负了你。”

她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对女儿的疼爱。

诚华公主听了母妃的话,眼眸瞬间亮若星辰。

“母妃所言极是,女儿就知道母妃最疼我了。”

万贵妃宠溺地伸出手,轻轻摸了摸公主的头。

“放心即可,咱们大周国力强盛,边境安稳,左右也无需你去远嫁和亲,能在这偌大的京都,寻得自己真心喜欢之人,倒也算是一桩幸事。那唐正清,模样生得俊朗,才学也确实出众,配你也算尚可。”

诚华公主连连点头,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她轻声问到,“父皇会同意吗?”

万贵妃安慰道:“放心吧,你父皇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