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风启刀仍将卧房让给毛小豆,自己在外屋,躺在长凳上,头枕着手臂,却是久久无法入睡。透过开启的窗户,看着外面深沉的夜色,遥遥回想当年的事。
十六年前,风启刀刚刚遇到师父风扬眉,正跟着他老人家返回风潜谷,途中经过西城外一片密林时,突然从空中坠落一名红衣女子。女子已经身负重伤,虚弱至极,怀中紧紧抱着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孩。想是先前还在坚持驭气行走,却最终因为再无法支撑,便自空中落下。
风扬眉赶上前去,但见女子状态,心知已经回天乏术。女子应该也知道自己的时间已剩不多,但并未流露出任何悲怆与痛苦的神色,只对风扬眉请求道,请他把怀中婴孩并同一封血书送到青松门,交给掌门戚郑南,并请风扬眉立即上路,不用再管她。风扬眉答应了女子的请求,也不再耽搁,立即抱着孩子,带着当时才十岁的风启刀,赶去了青松门。
当时,大概觉得风扬眉面善,那名女子告诉他们,她叫夜飞雪。
在青松门山门外,风扬眉求见掌门戚郑南。原本未有预约,要见掌门是很难的。但凑巧的是,这时正好有一男一女两名青松门弟子返回,其中的男弟子还自称是青松门掌事,听风扬眉说了来访事由后,便做主将他们带进了山门,并同他们一起去见了掌门戚郑南。
那天天气不好,会客堂光线也有些幽暗。除了一袭白衣、玉树临风的掌门戚郑南外,同来的一男一女,同样一身白衣,立于戚郑南左右。他们二人已将在山门外遇到风扬眉之事大概向戚郑南禀明,并将风扬眉手中的血书呈上。
风启刀记得很清楚,当他和师父风扬眉走进堂屋后,屋门很快就被关上。戚郑南看过血书后,脸色阴沉。风扬眉又将途中遇见夜飞雪、受其所托将孩子送来一事向三人道明,然后把孩子递给戚郑南。站在正中间的戚郑南左手紧紧握住血书,死死盯着风扬眉递过去的孩子,脸色十分难看,目光中透着深深的厌恶与愤怒,迟迟未打算接过孩子。现场氛围一时陷入尴尬。后面还是一侧的女子见戚郑南半天不语,便上前一步接过了孩子。
风扬眉见孩子已被接收,只道受人所托之事已完成,同三人别过后便带着风启刀下山,继续返回风潜谷。
那时风启刀年纪尚小,后面这件事也渐渐被遗忘。直到今天,看到毛小豆头上那几块红斑时,才猛然想起当年之事来。然后只觉世事难料。十多年过去,没想到,又遇到了当年那个孩子。
是夜,毛小豆同样失眠了,如同过去的一年。在乞讨为生的一年里,她基本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夜里即使偶尔睡着,一有风吹草动也会立马惊醒,然后心脏慌乱地跳个不停。那毕竟是露宿街头的日子,即使裹着草席,仍然如同暴露在外,何况还要忍受老鼠、野猫、风吹、寒冷、雨水,以及其他乞丐会带来的种种打扰。
可此时此刻,她失眠原因不同。此时此刻,因为风启刀说起当年的缘故,过去在青松门的种种,突然又清晰地回到记忆中来。
白驹过隙,往事如烟。可这烟不但没有消散,还如同梦幻般萦绕在她的脑海中,即使想要忘记,也忘记不了。
毛小豆虽然自小就在青松门长大,但她并不是青松门弟子。确切地说,她是跟着毛大娘,在青松门半山腰的食堂旁边的豆腐坊里长大的。青松门的山门位于西山半山腰。从山脚上山,如果不靠法术,得沿着山路走上一天一夜。进入山门后,再往上走上几里路,首先出现的重檐堆叠、屋宇相连的山间开阔之地,是门中非亲传弟子的修习和居住之地。在空阔的练习场西面,依山建有一片朴素错落的平房,便是厨房和食堂所在。因为豆腐、豆浆、豆皮几乎是山门中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所以厨房还自带一个豆腐坊。毛大娘就负责豆腐坊,每天带着另外三人制作青松门每日需要的豆腐和豆浆。
毛小豆刚被送来给毛大娘的时候,是没有名字的。来人只说,这个孩子是在山门外捡的,掌门指示,让送过来给毛大娘负责照看,每月会单另补贴毛大娘几两银子。毛大娘本是个和蔼心善的人,年轻时嫁来西山脚附近村子,因为不会生养,被夫家休了后,凑巧碰到那一年青松门厨房招工,便来了青松门。这一待便是二十年。毛小豆被送来后,不知是谁,开玩笑似地喊了她一声小豆,结果其他人听到,也跟着这样喊起来,渐渐地就喊成了习惯,然后就成了毛小豆的名字。
毛小豆的童年算是过得比较自在。除了正常的饭菜,每天都能吃到香喷喷的新鲜豆腐和豆浆。大一些后,每天没事就在周围山林草地溪流边四处游逛,也不用担心会走错路。通往云雾缭绕的山顶十八座峰的道路以及其他特殊地界都设有结界,她即使想去也去不了。
刚开始的时候,看到有身着白衣的人驭剑从山顶飞下来时,她感到十分神奇,以为是山上的仙人来了。后面才知道,那些不是仙人,而是能够驭剑飞行的青松门弟子。而且,从山顶上下来的人,多半是同现任掌门一辈的师叔级别,下山来对非亲传弟子进行教学。
看多了经常在空中自由来去的潇洒身影,以及练习场上精神矍铄意气飞扬的弟子阵容,毛小豆不由得心生向往。八岁那一年,终于忍不住问毛大娘道:“干娘,我能去跟那些练习场上的哥哥姐姐们一起学习吗?”说完,怕毛大娘不明白她的意思,还用右手拿着一根下午在树林里捡的树枝,模仿着练习场上那些衣袂飘飘的弟子们舞剑的姿势,有模有样地比划起来。
毛大娘听了毛小豆的话,又看着毛小豆一脸认真舞动树枝的样子,不免心念一动。随着毛小豆渐渐长大,毛大娘其实已经看出来,这是个聪明灵巧的孩子。平时无论什么事,只要跟她说一遍,她就能够懂得,教她什么东西,也是一遍就会。这让毛大娘又是欣喜,又是遗憾。欣喜就不说了,单说这遗憾吧,毛大娘虽然是个善心人,但自己除了做豆腐,其他啥都不会,连字也不认得,面对像毛小豆这样一个灵光的孩子,总觉得如果以后就跟着自己学做豆腐,虽然也不是不行,好歹是门手艺,但始终欠缺了点什么。现在听毛小豆主动提出想要跟着那些弟子学习,不免应和了自己心中的遗憾之情,想了想,终是决定,翌日去请厨房的林总管去问问上面,看能不能让毛小豆跟着那些非亲传弟子学点什么。
整个厨房,只有林总管可以到山顶上。每个月一次,林总管要到山顶上去对账结账,也只有林总管才见得到青松门的日常掌事古越。掌事古越是如今戚郑南掌门的二师弟,日常协助掌门处理门派中各类事务。如果能托林总管同古掌事说一说毛小豆的事,恐怕会大有希望。毕竟,当初毛小豆不就是古掌事他们在山门外捡来的嘛。
翌日,毛大娘就去厨房找了林总管,把毛小豆的事给林总管说了,托林总管下次去山顶时,问问古掌事。林总管立马答应下来。
五天后,林总管上了山。从山上返回后,让人把毛大娘叫了去。等毛大娘从林总管处出来后,却是满脸的遗憾。
林总管告诉毛大娘,他见了古越,把毛小豆的事说了。古越听后,沉思片刻,缓缓道:此事还需请示掌门,请林总管稍等。古越返回后,将掌门指示带到,告知林总管,掌门说了,当初这个孩子捡来时,已探过她的资质,这个孩子资质平庸,并不适合修习道法,故才决定将她送到毛大娘处,让毛大娘只管保证她能够衣食无忧长大即可,其他事一概不用操心。
毛大娘得到这样的回复,心中虽为毛小豆感到可惜,但也别无他法。她长年待在山上,也多多少少知道,要进入各大门派修习本就绝非易事,天生资质这样的东西,不说万里挑一,至少也得是千里挑一。毛小豆虽然聪明,但如果在修道资质上属于平庸,那也是不能勉强的事。只是还得用个婉转的说法告诉这孩子。后面,在厨房旁的小饭堂吃晚饭时,毛大娘告诉毛小豆,关于学习的事,她托林总管去问了,戚掌门亲自给的回复,说是当初验过她的资质,她不属于修习道法的体质,如果勉强学习,反而于身体有害无益,让她平时若感兴趣的话,看看其他哥哥姐姐们练习就好,她的话就尽快打消学习的念头。
毛小豆听完,虽有一些失望,但也未说什么,只点点头,继续吃饭。但后面,还是同先前那样,没事就常去练习场附近溜达,看到有弟子们练习剑术,便静静待在附近树林中观看,默默将那些姿势记在心中。结束后,就自己跑到附近树林中,站在最喜欢的一条清澈溪流边,用一根自己特别挑选的粗细适中的树枝照着记忆中的动作比划。终究是孩子,虽不能正式加入到弟子中间一起学习,但就这样每天自己比划,也觉得快乐和满足。
不知不觉,日子又悠悠晃晃过去两年。毛小豆也十岁了。也许是每天都吃豆腐喝豆浆的缘故,加之每天都要到附近山林中跑跑跳跳,毛小豆已经长成高挑的个儿头,就快要有身形偏矮胖的毛大娘那般高了。
十岁的毛小豆也比以前更为懂事。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帮着毛大娘熬煮豆浆、点豆腐。等新鲜的豆浆出锅时,天也将将亮起。伙计们帮着把几大锅豆浆抬到食堂,众弟子们很快就会过来用早饭了。
这时,毛小豆就揣上两个包子或是馒头,抬着一钵豆浆,到她喜爱的溪边树林,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吃完早饭,休息一会儿,先沿着山林跑一会儿,然后在溪边一块平地上练习她偷偷学来的剑式。两年时间下来,有一套所有弟子都会学的剑式,毛小豆已经把剑式都记下来,能够用树枝依葫芦画瓢般慢慢比划完一整套了。当然,学得也只是大概像。因为剑式中有差不多一半的招式需要腾起在空中完成,这部分毛小豆是做不了的,她不过是在平地上,比照着看到的姿势随便动一动而已。但即便如此,毛小豆每天还是照练不误,她心想,即使是当作锻炼身体也不错呀。反正没有人管她,她每天自娱自乐得挺开心就是。
这一年的六月,断断续续下了大半个月的雨。下雨时,弟子们就不进行场外练习,基本都待在屋内修习内功,静心入定。可毛小豆是个坐不住的,每天安安静静待在屋内,可是要把她给憋坏了的。所以,只要瞅着雨停,或是雨势稍小,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跑到附近林子里。
这天午后不久,接连下了两天的雨终于停了。阴霾了几天的天空,难得地放晴起来,露出一片蓝天,阳光也满满地洒降下来,树林间处处晶莹闪光,清新翠绿,熠熠生动。毛小豆立马从长板凳上跳下来,拿下挂在墙壁上的斗笠,背起放在门口的一只竹篓,匆匆对毛大娘道:“干娘,我去山上捡菌子去了。”然后一溜烟,人就不见了。毛大娘看着迅速消失在山路上的毛小豆,只能无奈地笑着摇摇头。
有一片松林,先前毛小豆就来寻过一次菌子,找到好些鸡枞菌,带回去后,毛大娘送到厨房,厨房特别开小灶,熬了一锅鸡汤。那味道真是又鲜又香,所有厨房的伙计,包括林总管在内,个个吃得无限满足。毛小豆于是心心念念,盼着雨赶快停,停了她好再去捡菌子。
雨过天晴,正是菌子往上冒的时候。毛小豆进入松林,往里走出一段后,很快就寻到许多青头菌。因为许多菌子有毒,所以她只捡自己认得的。大概走了一个时辰后,终于在一片茂密松林间,寻到一丛鸡枞菌。菌子长得十分肥厚,最大的差不多一尺高。毛小豆顿时高兴起来,钻进松林,蹲在鸡枞菌旁,将整整一围菌子从松软的泥土中刨出来,小心翼翼放进竹篓。高高兴兴地想着,这下回去又可以喝到鸡枞菌炖鸡汤了。然后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松针泥土,准备返回。这时才发现,自己先前一直专注地低头找寻菌子,不知不觉竟是走到了之前从未来到过的松林深处。正准备辨别方向寻找回去的路时,原本尚且晴朗的天空顿时又暗沉下去。抬头一看,天空中重又聚起厚重乌云,太阳已经隐没不见,马上大雨又要来了,树林间已然开始变得昏暗。
毛小豆心道不好。刚才出来得匆忙,只拿了斗笠,没有拿蓑衣,如果此时大雨落下,自己只会变成落汤鸡。这也就罢了,关键那一背篓新鲜柔嫩的菌子,没有任何遮掩,被大雨噼里啪啦浇淋一通,那还要得成?心下一急,往四周一看,看到前方不远处有座高峰,石壁峭立,壁上有几道大裂缝,未多想,趁着雨点刚刚开始稀疏落下,立马朝山峰奔去,准备先到石缝中躲躲雨再说。
爬了一段山坡,又手脚并用攀上一堆乱石,穿过一片长着厉刺的荆棘丛,毛小豆终于来到山壁上的一条裂缝处。此时,豆大的雨点也密集落下来。毛小豆一个闪身,钻进了裂缝。
裂缝很宽,够两三个人并肩站立。也很深,黑乎乎的看不到最深处。借着外面的光线,只能看到缝隙口附近,尽是些土石杂枝。自己便是站在这些土石杂枝之上。
雨很大,几乎是倾盆大雨直从天降。树林间光线昏暗,水色迷蒙,雨声轰鸣,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