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我偏要名垂青史 > 第37章 第 37 章

第37章 第 3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但张德元很快从怔愣之中回过神来,他不禁打量起站在他面前的裴云蓁来。

身为皇城禁卫军都头,张德元如今已经三十又七,他身材高大魁梧,为了管理手下的兵,那张脸早已变得不怒自威,寻常没有见识的女子见了他不说都会感到害怕,至少也会变得十分拘束。

可裴云蓁不仅身材娇小,年纪看着也并不大,被张德元这般打量也丝毫不觉害怕,反倒是紧紧盯着对方的视线,倒让张德元差点不自觉间就要将自己看到的异象一口气和盘托出。

只是他不认识裴云蓁,更何况她只是一位女子,张德元突然又觉得她只不过是在危言耸听,一看裴云蓁便是从小娇养的世家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能有什么见识?

他这般想着,语气之中便也带了两分轻蔑,开口道:“我虽不知姑娘是哪个府上的千金,不过姑娘无需害怕,若当真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我相信您府上以及禁卫军都会护你们周全。”

裴云蓁听出了张德元的话外之音,无非是不相信她一个女子的话,甚至是觉得她在多管闲事,并认为她这般的弱女子只需躲在家族的佑护下便好。

不仅裴云蓁明白张德元的意思,萧景琰自然也听了出来,他眉头一皱,随即开口:“这位是前段时日为淮城洪灾献策而被父皇亲封的裴县君。”

萧景琰并没有顺着张德元的话点出裴云蓁是宰相府的千金,而是直接告诉他,裴云蓁便是那位被谢老收去做了关门弟子并解决了淮城洪灾的大功臣,她并不是张德元所想的那种没有见识的弱女子,相反,她的才智远超常人。

这回张德元是真的愣住了,一阵热意涌上他的脸颊,黝黑的皮肤攀爬上了一丝不易让人察觉的羞赧。

他是真没想到这个他以为没见识的小姑娘,竟是连陛下都夸奖并亲封县君之人。

张德元虽然是一介武夫,但他一直很崇拜学识渊博的人,此刻对着裴云蓁当即便多了几分尊敬,他拱了拱手,道:“原来是裴县君,是卑职失礼了。”

裴云蓁颔首:“无妨,这回张都头可放心告知了吧?”

张德元这才意识到裴云蓁一开始说的事关百姓安危不是玩笑话,她既解决了淮城水灾一事,又是谢老的弟子,定然知晓那异象是为何故,他便也不再藏着掖着。

“是这样的,卑职前两日有事回了老家一趟,但因为祭天大典一事,只能快马加鞭赶回,这才在途经淮海时,看见了一片粉色的天空。”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正如裴县君所言,那片粉色天空之中漂浮的都是有着乱丝并且有光的云彩,卑职活了三十几年,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天空。”

“若只是这般,你应当还不至于如杨正奇所说的那般感到害怕吧?”裴云蓁说出心中所想。

“确实,当卑职看到这般诡异的天空后,便在淮海边驻足停留,紧接着便瞧见了一大群海鸟,没过多久,那乌泱泱的一群海鸟径直从我头顶飞过,可那群海鸟朝卑职飞来的阵仗,让卑职险些以为自己是它们的食物而即将被分食。”

裴云蓁听完张德元的话后神色愈发严肃,她沉吟片刻后又问道:“那你可有注意到当时淮海的浪潮是如何的形状?”

“海浪?”张德元喃喃道,他似是在回忆,随即又摇了摇头,“海浪不是都长一个样吗?卑职当时并没有多关注海浪,只记得浪头并不高。”

“你再仔细想想,那浪顶可是圆的?浪头与浪头之间是不是距离较远?”

张德元带着裴云蓁的问题又仔细回忆了起来,旋即他又点了点头,道:“好像是如裴县君所说一般。”

萧景琰见裴云蓁脸色愈发不对,连忙轻声询问:“怎么?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吗?”

裴云蓁点了点头,“怕是淮城又要有大难了,事关百姓安危,张都头可否与我一同去面见圣上禀明此事?”

张德元听闻此话也不再犹豫推脱,一口答应了下来。

裴云蓁又转头去看萧景琰,“六殿下,可否替我们向陛下通传?”

由萧景琰直接向宁帝通传,自然是最快最省事的,他知道裴云蓁着急,便直接带着两人去了宁帝临时休息的处所。

宁帝此时正坐在御案前,新任户部侍郎和钦天监监正林光启一同被宁帝问话。

监正林光启一脸汗涔涔地垂首站在大殿中央,方才陛下向他询问仙鹤一事后便对着他好一通冷嘲热讽,好在六殿下转移了陛下的注意,他终于心头松下一口气,略微侧身让出了位置。

萧景琰上前一步开口道: “父皇,是裴县君有要事禀告。”

宁帝并没有看向来人,而是闭着眼睛用指腹轻轻按揉着自己的太阳穴,随后一声闷闷的嗓音自他的鼻腔之中传来,示意来人禀告。

裴云蓁见状也不废话,直接开口道:“陛下,臣女要禀告之事与淮城有关,据天象所示,淮城恐有大灾。”

“你说什么?!”宁帝闻言当即睁开了眼,凛冽的目光直直地射向了裴云蓁。

林光启本以为六殿下带人是来解救他的,万万没想到裴云蓁一句话反倒让他愈发后背发凉,他惊疑地看向了裴云蓁,毕竟他从未听说过裴县君还会观天象,一时之间只觉她在胡说八道。

裴云蓁没有理会林光启的目光,继续开口道:“淮城附近出现了粉色的天空,且飘满了乱丝一般有光的云彩,根据《异杂志》所记载,这是飓风来临的前兆。”

“淮城离京都如此之远,你是如何知晓这异象?”

《异杂志》晦涩难懂且与科举乃至朝堂无关,因此读过此书的人很少,宁帝虽也没有读过,他却并不质疑裴云蓁有没有记错或者悟错书中意思,只是这异象是否属实,他须得确认一番。

“回陛下,是张都头亲眼所见,且臣女今日在圣坛朝淮城方向眺望之时,确实见远处云层似有异象。”

裴云蓁的意思很明确,此事不会出错。

张德元见状也赶忙开口道:“卑职禁卫军都头张德元发誓,县君所言异象是卑职亲眼所见,卑职万不敢拿百姓安危开玩笑。”

宁帝心中叹出一口气,他倒是宁可眼前之人是在撒谎,“若是如此,淮城的百姓可要遭殃了。”

“陛下,还请您尽快下旨疏散淮城百姓,只要百姓们到了安全的地带,那损失就不会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裴云蓁道。

宁帝闻言也深觉该当如此,他是帝王,自然要以百姓安危为先,于是他点了点头,正欲开口之时,一道急急的嗓音却抢先开口。

“不可。”户部侍郎杨岳看向了裴云蓁,眼中满是不赞同的神色,“淮城刚经历过水患,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若是因为一个未知真假的预测便如此大费周章,这银钱损失可不小啊。”

“这位是?”裴云蓁并不认识眼前之人。

杨岳语气中带了些自得,道:“本官是新任户部侍郎杨岳。”

裴云蓁心头了然,“杨大人作为户部侍郎,关心银钱损失也是正常的。”

杨岳以为裴云蓁是在恭维他,再开口时语气中反倒是多了几分对淮城情真意切的忧虑:

“自然,先不说你的预测准是不准,首先疏散百姓要花上一大笔银两,再有百姓离开淮城至少要好些天吧?那城中的庄稼怎么办?水灾已然将庄稼淹屈了一大半,仅剩的庄稼几天不管便还要被鸟虫再吃去一大半,庄稼收成所剩无几,百姓便交不起赋税,这又得损失多少?”

裴云蓁淡淡地摇了摇头:“杨大人虽也是为了淮城百姓着想,可若是连百姓安危都无法保证,又何谈庄稼税收?”

“裴县君这话说的倒好像是本官执意置淮城百姓的安危于不顾了,本官只是觉得没必要为了不确定的事去大费周章,当然,若是飓风一事是板上钉钉,本官自然不会有任何阻拦。”

“陛下,虽然淮城水灾由世家带头捐了不少银钱,可户部仍是拨了一大笔银两给淮城,如今边疆时常传来动乱的消息,隔壁燕国正对我们虎视眈眈,若是起了战事,需要的银钱只多不少,长此以往,国库怕是支撑不了多久,还望陛下千万要三思啊。”

杨岳的一番话成功让宁帝犹豫了起来,正如杨岳所说,飓风不一定会来,但近日边关十余封加急来信却代表着战事即将到来,两边都事关百姓安危,倒让他难以取舍了。

萧景琰原本只是静静站在一旁,他见杨岳多次阻拦,开口道:“父皇,说到底杨侍郎不过是怕撤城一事白忙一场,那么儿臣愿替裴县君作保,若无飓风,儿臣愿意以全部身家财产来填补撤城的损失。”

宁帝很是诧异地瞧了一眼萧景琰,从前他一直以为这个混不吝的儿子眼高于顶,也没少为他将来的婚事烦忧,没想到他竟已经栽倒在了裴云蓁的石榴裙下,甚至还愿意为她做到这种地步。

裴云蓁也没想到萧景琰居然如此相信她,她心下微动,也沉声开口道:“臣女也愿意压上自己的所有积蓄。”

室内一下陷入了寂静,不多时,门口的太监突然进门通报:“陛下,谢老求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