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梨花颂 > 第5章 纵使相逢应不识

第5章 纵使相逢应不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边,宋家小院里。

宋凝霜刚从书院下课回来,见时辰尚空余,索性先浣洗昨日换下来的衣物。

从盥室拾了衣物出来,行至井旁,目光忽然被地上一株极为清丽的梨花所吸引。宋凝霜弯腰捡起,见其开得稠密,颜色白清如雪,淡洁素雅,煞是好看。

她心下不免疑惑,怎么会有一株梨花落进院子里,何况附近并无梨树。

宋凝霜看了看围墙外,未想通缘由。她不由凑近梨花闻了闻,一点点属于花的香气顷刻飘入鼻中,不似荼薇浓郁,也不似雏菊的浅淡,而是清新中夹杂着一丝果香,很特别的气味。

罢了!

她不再作想,索性走去内室,寻一个瓷瓶养着,如此草草凋谢,着实可惜了。

“怎么会没有,我记得在这儿的……”

宋凝霜觉得奇怪,在内室翻遍了,也找不到之前曾见过的白色瓷瓶。

她辗转去了灶房,也只在橱柜中找到一个窄口长颈酱釉瓶。

她将瓶子拿去洗干净,打了些井水再把花插进瓶中养着,摆在了内室的书案上,虽不甚相称,但花之美也予其增色不少。

窗外,月明如水。

宋凝霜在书案前备好明日课程,眼见天色已晚,便收拾好东西熄烛沉沉入睡了。而此时,书案上酱釉瓶里,梨花在黑暗的映衬中散发着幽幽的银光,闪烁不定。

鸿山书院位于庆元县东南方向,东临清河,创建于本朝太祖天衡八年,开院师祖以其名鸿山创办。书院自创立伊始,因其授课文化以及师资,于学院中小有名望。书院共有学班一十二间,每班以十二地支顺序排之,而宋凝霜所教的是申、酉、戌、亥四班。

清晨,宋凝霜进入书院后,正沿着院廊走着,一学子迎面而来,见之行了一礼:“宋先生晨安。”

她闻声停步,唇畔扬起,声音雅悦,语气柔缓应道:“晨早。”

今日的她身穿书院定制的大袖青色襕衫,模样清秀,仪态端雅,最特别的是浅笑时露出的酒窝,让人见之难忘。

在众多学子眼中,宋先生不仅富有教养和学识,更因其优雅得体的举止和谈吐,宛如一阵清风,在她的课上,几乎无人走神。只是,先生不是主教,纷纷暗叹可惜。

她行至书房,房中师者六人,皆是申、酉、戌、亥班任课先生。

她在自己的位子上刚坐稳,一人影便行至书案旁停了下来,沉声开口:“宋先生来的真是时候,范某等得可是望眼欲穿啊。”

宋凝霜闻声便知来人是谁,与自己说话话中带刺的,除了范伯舟再无旁人。

人已至身前问话了,宋凝霜只好抬起头,说道:“不知范先生等我可有事?”

范伯舟道:“这是本月上旬的授课安排,其他四位先生均已签署,你若无异议,直接签上名字就可以了。”说着,将手中的册子自顾放在她面前的书案上。

宋凝霜问道:“这早前不是已排好了,为何又要重新签署?”

“忘记同你说了,陈先生明日上午不得空,曲乐课程与我的经义课作了对调,后日哲教课的赵先生,去贤阳书院讲学一日。至于史学、理学的二位先生课程上也作了新的安排,所以宋先生的绘画以及诗词课自然重新归列了。”

宋凝霜展开案上的册子看了看课班,眉头轻蹙,开口问道: “范先生,为何我的课全挤在了前几日,而后边的全部没有了?”

范伯舟已近不惑之年,中等个子,身着青灰色的襕衫,半白的头发与头顶的桃木簪子相辉映,细长锐利的眼眸,略带灰白的薄唇,给人透出一股老而精明之态,听到对方的话,他淡淡道:“宋先生是觉得老夫安排的不合理?”

宋凝霜见对方神色不悦,否认:“子安绝无此意,我只是觉得……”

“宋先生。”

话未说完,便被对方面无表情的打断,些许浑浊的眼眸中,隐隐带着警告意味,他语气略沉:“老夫方才说了,其他几位先生均已做了安排,只能如此。若是你觉得不妥,可以去找山长出面,让他亲自归列便是。”

宋凝霜张了张嘴,将未尽的话咽了回去,犹豫了一下,方道:“既如此,范先生安排便是。”

原本抬脚欲走的范伯舟收住脚步,想到什么,冷冷地瞅着她说:“对了,听说宋先生将赵深安排到麓川学堂去了?”

宋凝霜道: “是,这孩子年岁还小,不该就此中断学业。”

范伯舟对赵深本就不满至极,亦对宋凝霜之行事颇有微词,而陆山长竟也为其帮衬,怎能不令人心堵。

“哼,此子顽劣,行事乖张,目无师长,小小年纪便如此嚣张,我看不如直接回家种地去。”

此番言辞,使得宋凝霜也被他带动起情绪,站起身与他理论:“年少不学,男儿何所为?!范先生,莫不成你想让赵深如那吴下阿蒙,碌碌无能,一辈子都只能去种地?”

“你这……”范伯舟万万没想到对方说得如此直白,不由得瞪大双眸,面色有些难堪,驳道:“自是赵深父母为其筹划,你又何需理之。”

宋凝霜神色一怔,她也没想到对方会是这样的想法。呵,言下之意是赵深有父母,自己这个外人何必多管闲事。

不欲再言,她偏了偏身子,微微颔首朝他点头致意: “时候不早了,子安先去上课了,范先生请随意。”

得不到回应,看着她远去的背影,范伯舟眯了迷眼,轻啐道:“不知所谓!”

咚——

书院铜钟响罢,今日课毕。各书房门口哗声嘈杂,先生们三三两两并肩,一边闲谈着,一边向院外走去。

这边,宋凝霜在书房里,正伏案提笔补充今日课中的书稿。没一会儿,书房的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一男子走了进来。

“子安,我就知道你还在。”

宋凝霜抬头,一眼就看到了正站在自己面前的杨光旭。

杨光旭模样俊朗,家世又好,性情耿直且不拘小节。他与宋凝霜一样,皆是书院先生,不同的是,他是一等师者,所教子、丑、寅、卯班的诗经课,尽管他在课堂上对学习要求严格,但因其富有幽默感,总是能使学子们开怀大笑,深受他们喜爱。

宋凝霜讶然道:“光旭兄?你怎么也没回去?”

“等你啊。”

“等我?”

杨光旭笑道:“湘玥喊我们去清乐楼,今晚她主场。”

清乐楼是庆元县中有名的青楼,它并非妓院窑子,楼中姑娘们只献艺不卖身,而且个个形象好气质佳,身段婀娜,更因其写词唱曲广受好评。在楼里,若遇喜爱的美人成为入幕之宾,需得过“五关六将”,如弹琴、赛诗、品茗、书画等环节,方能进入。

宋凝霜摇摇头:“你去吧,我这估计还要一会。”

“你在数银子?”杨光旭凑近看了看,不以为然道:“我以为什么呢,这书稿晚些时候再写也来得及啊。”

“可是……”

杨光旭随即合上案上的书稿,放到一旁,不给她拒绝的机会,拉起她往外走:“别可是了,走走走,迟了就没好位置了。”

“等等,我先回去换身衣服。”

“换什么,你如此俊秀,各个见了眼睛都直了,走快些。”

“诶,光旭兄,你别拉我,我自己能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