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也确是如此。
最后还是一个天生神力的小将使力,才削去一块。
但这不是他在大皇子眼里刺目的原因。
当年,他跟着小舅舅上战场时,也见过这个模样的大将。
也是看着很瘦的一个人,也是爱穿银甲。
但他很厉害,整个人笔直的站在战场上,犹如随时能见血的长枪,气势凌厉。
事实也确是如此,在战场上,只要有他存在的地方,就能把周围的敌人一扫而空!
让他们的人见到他,都恨不得绕道走!
现在想想,都是个笑话。
最好战,每年还要开擂台比武的国/家,居然害怕一个羸弱的两脚羊?
把他看做自己心里畏惧的人?
有他在,居然就害怕开战?
可那时候,就是如此。
直到现在,他还清楚的记得,小舅舅眼里的惋惜,连他一个小孩子都看得出来。
他还奇怪,小舅舅怎么会对敌人惋惜?
还是一个杀了他们那么多人的敌人!!
现在他懂了,上能骁勇善战,下能守好城池,甚至反将他们一军的,这是可遇不求的良将!
只可惜,难以策反。
不仅仅是因为两者的身份问题,还因为他们之间的血海深仇!
在战场上,遇上这样的将领,自己只能无奈的,痛下杀手。
还要快!准!狠!
不然,他们只要抓到一点机会,就会逃走!
养好伤后,又是一枚心腹大患!
外祖父含恨而终的大仇,也报不了!
他还记得,在他小的时候,外祖率兵南下,来南朝寻找过冬的物资。
当时不过是才抢了三座城池而已,比往年的战绩差多了,居然就把他们父子俩给引出来了。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他们联手在战场上厮杀,犹如神兵降世,把他骁勇善战的外祖父打的节节败退。
草原的战狼,狼狈不堪,只能四处逃窜,才得以保住一命。
可南朝人太奸诈了!
他们居然策反草原的居民,让他们带路!
他的外祖父就这样。直接惨死在草原上,魂归竺玛女神。
他记得,当时他母亲哭的嗓子都哑了,却还是伤心不已。
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母亲会哭的那么伤心。
当初外祖母走的时候,也不见母亲会哭成这样。
后来他才知道。
外祖父倒了,如果他们家在部落里,没有合适的继承人能够顶上。
那么,他的母妃,将不会再是王庭里,最尊贵的女子。
而他哪怕身为大皇子又能怎样?
在竞争王储的时候,还是一点优势也没有。
也就只有年纪大,能早一些发展出自己的势力而已。
但在广袤的草原上,想要别人听你说话,很大一部分,还是要看自身的、家族的拳头够不够硬!
而不是像软弱的两脚羊一样,看年龄,看辈分。
年纪越大,说话越有分量。
甚至,如果新上位的部落首领,不是出自自己家人的话。
在他的私心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一定会再送一名年轻貌美的女子入宫。
这时候,他如果不能成为草原上的雄鹰,用武力收复一批死忠。
那么,他只能退出皇储的竞争,守一个职位,最后像外祖一样,征战到老。
死在默默无闻的草原某处。
想到这里,他手中又捏紧了几分。
坚硬的绿松石,把他厚实的手掌,膈出了不浅的印子。
索性,后面他的大舅舅立了起来。又成为了他和母妃坚强的后盾。
不然,今天他能有资格,参与王储的角逐?能有十万大军的指挥权?
怕不是坟头草,都成了不知是哪家牛马的草料了。
“给我追!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一定要把这只队伍里的人,全都劫杀掉!”
下属面露难色,“万一他们逃到了嘉靖关,我们很难能再下手。”
大皇子想到历年的战报,叹了口气,动了动下唇,才无奈的说:“行吧,如果真的是那样,就不勉强了,反正到后面,我攻下嘉靖关的时候,也能把他们都给杀干净!”
下属领命而去。
好不容易又摆脱了一波羌兀骑兵后,筋疲力尽的众人,终于看见了高耸巍峨的城墙。
青白色的大石砖,一看就很坚固,让人心安了不少。
心下一松,浑身的酸痛就涌了上来。
但一点也不影响他们奔进关内的喜悦,恨不得有多快走多快。
嘉靖关作为南国的咽喉。
虽然身处在白远城后面,但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高祖皇帝的高瞻远瞩。
在建造它的时候,虽说所使用的材料,和白远城是一样的。
但它的高度,比白远城高了起码一米有余!所用的石砖也更为厚实。
如果说白远城的潼关,是南朝的门户。
那么,嘉靖关就是南朝的咽喉。
两者都是靠延绵的山脉,形成易守难攻的地势。
潼关的地理优势在于,山势环绕,靠近城门附近的是山头上,并没有能躲人的树木。
都是诸红色的峭壁,寸草不生,荒凉的很。
城中终日吹着不停歇的风沙,也许哪天老天爷赏眼了,那天的风沙就会小一些。
往外一路延绵,到出了潼关城边境的几十里处,出现的又是略带寒气的山脉。
山脚下还是褐色的,但山尖上,从附近居住的人们有记忆以来,都铺着终年不散的白雪。
再往北走,北到羌兀人的地盘,山脉开始起伏,连在山脉上的就是极寒的高山。
而嘉靖关两旁的山脉上,则是茂密的树林。
树林向两边绵延了几百里,可能是由于山峰的底座不小,山锋又比较高,其上生长着的树木不是一般的多。
虽说平时也有一些樵夫上山砍柴,但是他们所用的工具,就是一把时时需要磨一磨的斧头。
一天下来,也砍不了几棵树回家,加上还要算运输的时间。
山上的树林,反倒是越长越茂密。
到了现在,如果不是常年在山上活动的本地人,需要上山狩猎,也不敢走远。
只敢在自己熟悉的林地内活动,采点蘑菇,摘点野菜。
不然真的是,路就在前方,走下去了,能去哪里他们也不知道。
很多时候,不想活的人,就会干粮都不带就上山。
也不知道他们最后是死于山上的野兽嘴里,还是因为迷路,等后悔时,也走不下山了。
最终都逃不过一个死字。
当然,这些都是猜测,根据路两旁的尸骨猜测。
反正不管怎么说,嘉靖关就靠着这一片危险的密林和陡峭的山崖,外加厚实的城墙。
多次抵挡住了来骚扰的羌兀人,甚至还能联合其他几路军直接反杀!
算是南朝军队中,比较有实力的一座城。
众人像逃难的难民一样。
盔甲早就已经凑不成套,甚至破烂了不少。
但守城的小将士看见他们时,还是忙打开城门,放了他们进去。
就这一小会,就有些追上来的羌兀人,想要趁乱一起挤进去。
哪怕进不去,多杀几个也是够本的。
但嘉靖关的守城将领也是不容小视。带兵很有一手。
底下的将士都被调教的非常不错。没让一个敌人进得来。也没让武将军再损失一个手下。
当众人进城,看见安祥的城镇时,甚至生出几分激动来。
脚踩在平整的青石板上,整个人都感觉到了踏实。
也许是换防的时间到了。一对队列整齐的小队,持枪从他们身前走过。
手上的武器寒光凛凛,但看着,就是让他们安心。
跟着接引他们的将士来到了县衙内。
这里已经成了临时的主帐处。
城外的军营早已经被他们给弃置了。
整个营地的军事活动,都已经尽在帐内开展。
在帐内等着他们交流情报的,是如今南朝里少有的,还能上战场的老将。
当年他跟随着先祖皇帝打天下的时候,还较为年轻,又或者说是身子骨保养的好。
现如今虽说也已经有五六十岁了,身体还是非常的健康?
反正操练的时候,南朝里没几个将领想跟他对上。
虽说能学到不少东西,但怎么都觉得有些尴尬?
输了,会被说,连一个老当益壮的老人家都比不过,惭愧呀!
赢了,会被嗤笑,连个身子骨不利索的老人家都比上!
总之,不管结果如何,都会被瞧不起!那还比个什么劲?
想是这么想,在看见精彩的对练时,还是忍不住上前,“自取其辱“。
一年年,一天天,李将军就在军中呆到了现在。
其大名不仅在南朝威震朝野,对于羌兀人来说,同样非常有威慑力。
当年,他还跟着武老将军鞍前马后的时候,就是一员猛将。
只可惜,明珠蒙尘,在武老将军不得已,要回上京修养期间,他也只是才勉强升到了五品的定远将军。
要不是武老将军坚持,怕是六品也没有!
又或者说,还在七品归德中候的位置里,不知道要蹲多少年。
一眨眼,这么多年过去。
如今,他都已经是二品的驻国大将军了。
军职在他之上的,南朝不过三人!
算是熬出头了,也算是众将军里,还在边疆驻守的,年纪最大的将领。
但也是跟羌兀人对战时,赢面比较大的大将军,并没有其他将军吃的败账多。
羌兀人看见他,还是不太敢飘的。
因为老将虽老,但还提得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