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我祝你安平喜乐 > 第94章 第 94 章

第94章 第 9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武将军看着自己的将领,在谈论作战方案的场上发作,脸就更臭了。

抬眼,看见陆城的将领沉默不语。

知道是他不想插手,让他自己管。

这样,双方的面子都好看。

是他管教不严,还好对方没有直接出声呵斥两人,不然,他能更没脸。

“行啦,都别吵了,现在的关键是,要出去迎战,不然,连陆城都要没了!

还有机会给你们在这里吵?还不想该怎么打?”

一声呵斥,直接让还想继续吵下去的两人闭嘴。

按捺住想心中的烦躁,听上首的将军们,讨论局势加布局。

时间紧急,大家基本上都是有一说一。

但还是不免吵了起来。

人人都有自己的打法和想法。

人人都觉得,按自己的排兵布阵出城去对战,必定是能赢的!

整个主营帐内,不一会,还是免不了像菜市场一样嘈杂。

可是时间不等人,兵贵神速的价值,大家都知道。

还没等两支队伍融合好,就被迫上城墙去迎战了。

路城的地势,可没有白远城的险。

哪怕他们现在的人数,是羌兀人的一倍。

老天爷大概,也是不站在他们这边的。

又或者说,羌兀人也是人,人定胜天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更何况,两方的士气对比,太惨烈了。

一方强盛,一方只有害怕和各种不适应。

战局的推进,对南朝来说就更不利了。

否则,按道理来说,三军会合。

人数又比羌兀人高了这么多,怎么都有平手。

现在居然还被打的节节败退,像是毫无还手之力一样,丢了一城又一城。

战报被传回上京,皇帝被直接气晕。

太医院全体出动,药灌不进,施针不醒。

最终,非常返璞归的,选择掐人中。

但还是不醒。

后面实在没办法,群臣上奏,要求太子监国。

但由于太子年纪尚小,遂请皇后垂帘听席。

武锦绣推脱不得,最后,还是只能坐在皇帝的左后方。

隔着一道帘子,不发表任何的意见,但就是让人忽视不了。

众大臣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

一个妇道人家,还是不要参政了。

叫你来垂帘听席,只是为了好看而已,省得有人说,他们蒙小孩子。

但其实他们不知道。武锦绣在陪太子批阅奏章的时候,还是会被征询意见。

只不过,金銮殿里的人,早就已经把闭口禅修到极致。

没几个大臣知道,还以为太子非常乖觉,皇后也紧守妇道。

心底还在做着,要是皇帝再继续这样昏迷不醒,小太子又乖乖的,就是他们说了算的美梦。

反正一个小孩子嘛,能知道些什么呢?

还不是他们说什么就信什么。

乖乖的,按照他们的进言来行事。

然而,谁知道呢?会是这样一种局面。

所以一直以来,流出去的奏折都显示出,批阅者的才能,并不昏庸。

让有心人,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同时也让人疑惑。

一个小孩的治国水准,能有这么高的吗?

甚至比陛下还要有手段?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说真的应对了那一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所以小太子在治国方面,也有一手?

并不像他的父皇一样,努力有余,聪慧却不足。

反而是像高祖皇帝一样。

年纪轻轻就有八百多个心眼子。

做什么都跟玩的一样,但就是都能做的很好。

百思不得其解,有小心思的大臣,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而在金銮殿内,学不会闭嘴的,南立仁直接叫马德才处理了。

监国后,南立仁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一封又一封,转入上京的战报。

每一封都没有什么好消息。

不是城破,就是在请求支援。

小太子纠结万分,数来数去,好像朝中现在,已经无人能被他点去打战了。

以前能够百战不殆的大将军们,好像都老了。

老到年纪都能当他祖爷爷了。

叫他们舟车劳碌去到边疆?羌兀人可能都见不到,直接在路上就熬不住了。

他们的身子骨现,如今不是一般的不行了,真下了懿旨,他可就成罪人了。

然而,熬得最苦的,还是在边关,苦苦抵御的将士们。

久等不来的援兵,慢慢的,成为了心头上的怨念。

每当城破的时候,尤其更加。

城内的不管是谁,跑的慢的,直接就成了刀下亡魂。

越打越没有志气。

南朝的边域,也从一轮满月,变成了一轮弯月,直接凹进去了一大块。

连亦文狼狈的甩甩头。

他们刚摆脱了一支羌兀游击队的突袭。

这些羌兀人也是狡猾。

或者说,他们的大皇子也是用兵如神。

知道他们要退守理城,一路上埋伏了不少小队来袭击他们。

可奇怪的是,他们来的路上,也没见到多少个赶路的羌兀人。

都是在路边突然出现,直接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已经从陆城,一路退守了三个城池!还是只能狼狈逃窜。

他们退守的这一路,唯一能狠狠的,咬下羌兀人一大块肉的时候,就是在陆城!

虽然艰苦,但也足够他们每回在夜晚,还要狼狈的赶路时,拿出来,细细的品味。

武将军早已经身负重伤。

用还能动的手背,把唇边的血痕擦去。

语气非常糟糕的骂:“该死的羌兀,他们一定是分散成各个小队,从官路旁的小路,快马加鞭赶过来,就为了能拦截我们。”

连亦文恍然大悟,接着,又有些疑惑的问:“旁边有路?难道不是还有我们的驻军在守着吗?”

好像现在,也就只有他们这一路,逃窜的比较狼狈。

是因为他们现在是走直线回防,比较好猜。

但其他边路驻军也有来支援,怎么会一直都拦截不了突袭的羌兀?

想到这里,连亦文不禁问了出来。

武将军皱着眉头没有回话。

也许是这些人是收到了什么消息,才紧咬着他们不放。

本来在城中出逃时,他们身边还有几千余人的士兵跟着一起出了来。

现如今,只剩下不到百来人,目标已经小到不能再小了。

怎么还会被这么的紧咬着,甩都甩不掉?

那么,就只会剩下一种可能。

他们知道了队伍里,有身份贵重的南朝人!想要抓活的回去!

但这话不能说,一说了,首当其冲,最危险的就是连亦文。

故而,他只能含糊的说:“也许是其他来支援的驻军,行军没有他们快,才一直都赶不上,自然也没能拦截得下。”

其他将领感到有些奇怪。

按道理来说,从旁突袭他们的羌兀人,在路上,应该会遇到前来支援的驻军才对。

只要遇上了,别管羌兀人有多骁勇善战。

在人海战术的围剿下,还能存活这么的多?

他们还需像现在这,还没赶半天路,就遇到一队?

但现在都已经在逃命的路上了,最忌讳的就是出现,队伍中有异意的声音,是非常影响行军的。

容易发生,一个要往左,一个要往右的分裂情况。

要是再遇上敌人。

他们本来人就少,还部分不听指挥,就更容易全军覆没了!

故而,知道有问题,还是没有一个人吭声,都在紧跟大部队,闷头赶路。

连亦文有些埋怨, “其他驻军的行军能力,也太差了吧。”

就这都赶不上?还是在自己的地盘!

难怪,城池丢了一座又一座!

武将军□□的马,早已显现出疲态。

但因为被主人驱使着,整匹马只是速度有些略减。

但肉眼可见的,整匹马都麻木了。

武将军声音嘶哑,心里烦躁,但还是耐着性子回答:“也许是羌兀人也学会了轻车从简,赶在他们前面。”

连亦文心想,您还不如说,羌兀人也掌握了南朝边疆的部分地图,学会了绕路。

导致其他几路军,根本就拦截不到!

但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关键是要能活下来。

听到手下来报的大皇子,缓缓的捏紧了手中的绿松石串。

被盘转到温润的石头,瞬间变得膈手了不少。

他本来也不想派人深入去追击,这只残兵败伍的。

只是他在攻破白远城后不久,就收到消息,不经打的中军里面有一个人,是皇帝最疼爱的小侄子。

甚至连最受宠的皇子也比不过他。

听到这里,谁能不心动呢?

抓住他!好好的威胁一番,皇帝老儿还能做得住?

哪怕不行,直接把他杀了泄/愤。

也能让他这十几年来的怨气,得以宣泄!

所以,他才下定决心派兵去追捕。

哪怕孤军深入,要损失不少的兵力,才有可能达成,他仍旧这么干了。

就因为他是骠骑大将军的孙子!

他的父亲骁骑将军,和他的爷爷一样的讨厌!

想当初他们两人是什么?

南朝的战神是吗?

就连将军名号,都给皇帝当做荣耀,赐给后进的武将继承。

就为了让懦弱的两脚羊们,永远记得他们俩。

永远的歌颂他们俩的付出!

也让他永远的记住了!

那天开战的时候,他一眼就看见了,那个跟随在主将身旁的小少年。

瘦瘦长长,像折了还会扎手的竹子,很典型的南朝人身形。

一身银色的锁子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一看就是做工精良的优等品,他们的将士想要砍进盔甲里,怕不是要震到手腕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