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身入北境残叶焕更替,大厦斜倾徐门警凡心。(八)
“本王猜对了,你们果然在这里。你们想联合回鹘,从两个招讨司处联合拦截,这样再往西这偏安一隅,就可以占山为王。你们想自立一个国家是不是?不过没机会了。”
唐王阔步走出营帐,对着外头的将士说,“给本王看好这个营帐!”
她翻身上马,她猜其他人会向河流处逃亡,便一路北上,向河边杀去。
一干宗亲都已经死的死,落网的落网。
该死的叶兆梁去哪里了?
这边的士兵几乎被杀得干净,遍地残尸。
河岸边。一个伪装成寻常士兵的身影吸引了她的注意。
他走路的姿势和正常人不一样。
太慢了,她想速战速决。
从背后掏出火铳,她对着那人和身边的士兵连开了十五发火铳。
那人怕再被火药伤害,直接钻入了河水之中。
唐王解开了盔甲就要跳入水中,却被身边人拦住。
莲华生怕她有事,毕竟这河水多深谁都不知道,“主子!他要跳河也是个死,您别追他了!”
唐王撇开了莲华,把甲胄和头盔一应都摘了。
向河水中纵身一跃,追赶那人。
她将怀中的短剑拔出,在水中捉住那人便那短刀不停地砍杀。整片河水都染上了血腥的红色。
直到她砍够了,砍累了,才顺从着也随着她跳入河中的莲华,一同回到岸上。
------------
她原本想活捉,可是恨意在心头缭绕。她一定要亲手砍死这个人。就算回京被皇姐责罚也罢。
生擒了叶佻樑的老母亲。在地牢里终于找到了那个失去音信的细作,她来到北境之后,为了接近叶氏一族,不得不与叶氏结亲。可结亲后却被一直关押在地牢里,除了生产的时候,她没有见过太阳。
原来叶氏族的根据地在这里,看来他们早就准备一旦出事,就逃到回鹘或者北穆国。
河岸的那边,有连绵的山脉。河水如今刚刚解了冰封,还是那样寒冷。山顶的雪还没有融化干净。这一切看着是多么圣洁。可这里却是最肮脏的所在。
大军压着犯人们,回到了中京。
她以为在中京等她的会是运输粮草的禾王,可实际上是祺王。
中京临近永定河处,又一处他们常居之所。只是外人难以找到。
祺王判断出来在那里,是因为看山脉起伏的情状,这个山下的穴位,是最适宜祭祀的所在。
在那个地方,不止有宫苑。
还有一座塔。
一座弃婴塔。
弃女婴是真的,但并不是往永定河中。而是在这座塔中。塔身四周,都是雕刻的佛陀模样。他们想用佛陀的塑像,来镇压这些女婴的亡魂。
数一数数量,刚好和族谱中的妖猫大约对应得上。
祺王在这里挂上了五彩的经幡,她与阿砥砺尊者等一干人,在偌大的经幡之下,对着弃婴塔唱念起了超度亡魂的梵语歌。
引磬、钟铃等乐器的声音,像在人心上重击。
阿砥砺尊者的歌声带着藏地的特色,那么圣洁嘹亮。仿佛可以穿越山脉,一直盘旋在河流天空上方。
微风吹着经幡,在空中摇动飘荡。唐王站在弃婴塔身旁,直直地发怔,而后穿着盔甲的她,开始疯狂地哭泣。像是个失去了拨浪鼓的孩子,她看着远处的天空,那么蔚蓝,好像这些肮脏根本浸染不上天空,未曾发生过一般。
「苍天啊苍天,你听见孩子们的哭声了吗。」
「山川知道孩子们居无定所吗。」
「佛陀的塑像啊,你们真的为孩子们点明因果了吗。」
「可为什么到今日,我还是能听见女婴们亡魂的哭声。」
她哭得好久好久,像整个人崩溃了一般。
也许是太久的征战生活,她的神经一直紧紧绷着,今日才得到释放一样。
她是战争的胜利者,功勋卓著。稳固边防、全宁国版图之功,当彪炳千秋。
可她为什么高兴不起来,反而在这座弃婴塔前崩溃不已。
「塔下的女孩子们呀,我是宁国的王,你们是我的子民。可为什么,我就算是再努力,再登临高位,也不能换回你们的肉身了呢?」
塔上一层又一层的佛像,已经有些风华残损了。
「我好像做了很多,可是再也不能为塔下的你们做任何事了呢?」
「很抱歉,太遗憾,我还是来得太迟了。」
---------
祺王在塔下找到了一个木盒,里面放着一块黑布,一些银针。据说是为了吓唬婴灵所用。小孩子最怕黑和针。
唐王坐在高高的城墙上,一条腿垂下来,一条腿弯折着脚踩在城墙上。她看着远方的城池和天空。想着未来的志向。
偶然感觉到好像有凝视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她向城墙下看去,是祺王穿着罗裙笑着看向自己。
她恍然发现,自己的坐姿和她亲手绘制的水月观音神像的姿势一样。她笑了笑,对着城墙下的祺王喊道——
“你看我,像你的菩萨吗——?
祺王听见她的呼唤,在墙下笑着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