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白切黑大理寺卿保护手册 > 第21章 城西迷案尸俱死(六)

第21章 城西迷案尸俱死(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长京的四月算不上特别热,时不时的有清风拂过,藏着槐花的清香。

梁慎早已转过身去,并未看见许乐善的神色。

他的衣摆被风轻轻的吹起,又轻轻的落下。

只见门被缓缓推开。

是阿双。

梁慎轻一挑眉,道:“啊…许娘子和阿双姑娘认得?”

阿双见了梁慎,吓得手中的糕点盒都落到地上,她匆匆一行礼:“梁、梁大人,民女…民女不知梁大人在这和许娘子谈事…民女多有叨扰!”

阿双才将地上的糕点盒拾起,拍了拍上面溅起来的尘埃。

她求助似的看向许乐善,许乐善这才抹了眼角要掉不掉的泪,赶忙上去迎着:“哎呀没事,没事,又不是糕点掉地上了,阿双的手艺,我晓得,很好吃的…梁大人是好人,你也莫要如此怕官,好吗?”

梁慎看着这两人一唱一和,心中略有疑惑。

他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凶狠残暴之人吗?

于是他扯唇笑笑,温声道:“莫怕,本官只是来问些事。”

梁慎走近阿双,才发现她的身子微微颤抖。

怕成这样?

他担忧似的蹙了蹙眉,柔声问道:“阿双姑娘…你可是身体有所不适?这四月的天也不算凉,怎么抖成这样?”

阿双摇摇头,脸都更白了几分,额上还有冷汗挂着,只稳了稳自己的声线:“无事…梁大人,是民女不好…”

“那便先坐下歇歇吧,你若好了些,本官再同你说事,可好?”梁慎垂眸,虚虚地将她搀扶起来。

阿双颔首,点了点头。

*

梁慎坐在矮凳子上,坐得板正,于小几上研了墨,便执着毛笔,问道:“你们二人如何相识的?”

许乐善腼腆的笑了笑:“住城西的,大家都认识,大家看阿双平常住这,年纪小,还是一个人,不止民妇,大家看待阿双,都是当妹妹看的。”

“哦,”梁慎虚虚写下几笔,于是又问阿双:“阿双姑娘,请问你对于氏两兄弟和刘绱语有什么印象么?”

“安山人很好!”阿双如此说道,一副少女怀春的激动样,许乐善瞥了一眼,捧起茶盏抿了一口,梁慎打量一番,敛睫不知在思索些什么。

阿双顿了顿,又道:“于大哥…于大哥平日里不怎么说话,沉默寡言的,还请我到他们家去吃过饭,那时刘姐还没被找回来…后来刘姐回来了,还教过我识字,人可好了…”

“唉,可惜了…”她萎靡的叹息一声。

梁慎颔首,道:“那,你们最后一次见他们是什么时候?”

阿双思索了一下:“大约…一个星期前?约莫是上午,民女去花幼堂是午时,见还有些时候,便先去找了安山,可是当时只有于大哥在。”

“嗯,那就是只见过于安寿?”

“是的,于大哥当时好像心情不好,同民女说安山今日不在家,让民女先回去,民女就直接去了花幼堂了,”阿双道:“民女见刘姐也不在家,当时想起,许是去学堂教书去了。”

“后来再也没见过?”

“没见过,”阿双果断的摇摇头。

梁慎嗯了一声,轻抬下巴,示意让许乐善说。

片刻,便听她道:“约莫是一月前,平日里不绣衣裳,便帮邻里浣衣赚些零碎钱,不过不见面,只要把要洗的衣服放在木桶里,把铜板放在里边,民妇就会拿回来处理,一直以来都是如此。”

话音刚落,便听他又问道:“那你们可听过什么动静?都是住他们附近,若有些大声响,应当很容易听到吧?或者有什么蹊跷?”

“声响倒没听过,顶多是碗盏碎裂的声音,那是常常有的,不过若说蹊跷…”许乐善思忖着,翕唇半天,才道:“约莫前一个星期,民妇浣衣后放在他们家门口,便回了衣铺,也不知他们何时收进去的。”

“奇怪的是,一直从那天起,他们再也没有放衣服出来过。”

梁慎颔首,问道:“报官是在三天前,一学堂夫子报的,你们这几日没见他们出来过,怎么就不好奇?”

那二人摇了摇头,许乐善先道:“再怎么样,平日里也是有自己的活计,哪儿能时时刻刻看着他们呢?”

“嗯…如此,”梁慎起身,将本子收进袖袋间,他规矩的行了一礼:“多谢二位,若还有事,便再找你们。”

他关门而离,回眸只见那压檐的槐花,日光撒去,有如粼粼月华。

古怪极了…

这二人所见的于安山,性格对不上。

得等萧敛琢回来,去别家问问。

路边喧嚣,梁慎顿住脚步。

蓦然回首,原是卖槐花冻的街边小摊,围了一圈玩闹的儿童和年轻人。

只听一男子问那支摊的少女:“今年刘娘子怎没来?我年年从城南跑来,就是为了尝尝你们这的槐花冻呢。”

那支摊的少女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笑容停滞了下来。

“她…刘娘子有事,今年没和我一起打槐花,”少女扯了扯唇,眉头却撇着,笑得很是难看。

那男子见她这样,也不知是为何,只道:“哦…可能最近受了凉吧,在家里好生休养,芈秋姑娘,你也莫担心了。”

芈…秋?

梁慎挑眉,似乎在想自己从哪儿见过这名字。

罢了,回大理寺再查。

不过…刘娘子?

他缓步过去,弯眸笑笑,问道:“来一碗槐花冻。”

“啊,好嘞,”芈秋听见声银,回过神,给梁慎端了一碗槐花冻,她抬头,却愣住了:“客官…?”

藏蓝薄衫束冠钗,腰配木符系蕙纕。

玉面郎君眼下疤,谁人不知梁探花?

“梁梁梁…梁大人?”芈秋猛得一顿,将碗又放下,虚虚向人行了一礼:“竟是梁大人!”

哦,梁慎想起来了。

就是这人和学堂夫子一起报官的。

梁慎勾唇,颔首回礼:“嗯,芈秋姑娘。”

芈秋见他接了碗就准备走,又顿住了,蓦然喊住了他:“梁大人!能…能等等吗?民女,民女…”

梁慎顿步,回身点头,温笑道:“好,姑娘莫急,梁某便在此处等。”

芈秋这才安了心,又开始忙活自己的了。

梁慎坐在小摊旁角落的地方,拿着勺匙,有一搭没一搭的戳弄着。

那阿双和许乐善说的若是不对头。

或许…就不用等萧敛琢回来了。

*

夕日欲颓,芈秋好不容易将做的槐花冻都卖出去了,梁慎也吃完了一碗。

芈秋边收摊子,边腼腆的笑着:“多谢梁大人愿意等民女,怕是都等倦了。”

梁慎摇首,道:“无事,还是多亏芈秋姑娘及时发现,和那学堂夫子一起报的官。”

芈秋颔首,支支吾吾半天又欲开口,却被梁慎打断道:“大理寺已经在查了。”

“噢…”芈秋放下支摊板子的手隐隐颤抖,憋着泪似的,颤声道:“那就好。”

“嗯,你也住城西,不如说说有何蹊跷?”梁慎走到她身边,帮她收拾东西:“本官来吧,待会再随本官去大理寺。”

芈秋抬眸,看向眼前这位“弱不禁风”的大理寺卿,心中触动。

“嗯,好。”

*

大理寺。

二人到了大理寺时,天已完全黑了,余留几点星星。

梁慎带了个娘子回大理寺,众人瞧了又瞧躲在梁慎身后的芈秋,才恍然大悟。

这是要审人了!

“散了吧散了吧,把二楼腾出来,供梁寺卿问东西呢。”

在二楼清理案卷的几人便匆匆下来,和梁慎简单汇报了几句,其中一人还往他的手里塞了个小纸条,但他并未打开,便让他们退下了。

芈秋左顾右盼的,畏畏缩缩的捉着右手腕搓了搓。

梁慎没回头,却像是感受到了她的胆怯。

落了座后,便推了糕点给她吃:“莫要紧张,吃点吧,花幼堂的。”

芈秋没动,先是抬眸观察了一下梁慎的神色,再才动的手:“多谢梁大人!”

梁慎支鄂,问道:“你今日除了问查案进度一事,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没了,只是希望梁大人快点查出真凶…还刘娘子清白…”芈秋笑得悲戚,梁慎抿唇,犹豫似的,又道:“无事…那芈秋姑娘可晓得,你没见到刘娘子前,有什么古怪么?”

“古怪…?”芈秋复述了一遍,她微微垂首,咬了一口糕点,道:“噢,对了,每年四月初,民女是要同刘娘子去打槐花的,做槐花冻…一起摆摊…”

梁慎听声音越来越小,话都还没说完,他抬头一看。

芈秋已经揪着自己的衣角啜泣起来了。

“呜呜呜呜…刘娘子那么好一个人…”她用袖子揩着泪,豆大点的泪珠不断的滚落下来。

梁慎显得手足无措,递了帕子给她:“别哭了。”

“呜呜呜…民女在这,还、还让梁大人费心了…给梁大人平白无故添麻烦了,”芈秋哭的泣不成声,话都讲不连续了,眼眶湿润,略显红肿。

“无事,无事,该查明的事,大理寺会尽力查明的,”梁慎放柔了声音,道:“你莫要担心了,本官会尽全力的。”

梁慎实在算不上一个会哄人的人。

毕竟查不明就查不明了,他也没办法。

他见芈秋情绪好了些,便话锋一转:“南洲芈氏,本官怎记得…和黔安刘氏没什么太大关系?好歹是管粮仓的二把手,也不至于落得摆摊的地步吧…”

“既然如此,倒不如同本官讲讲…”

“你和刘绱语的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