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江城盛夏的气息仍旧浓烈,绿树上的蝉鸣声不绝于耳,空中飘荡的白云也好不惬意。
“轰吱”一声,去往临县方向的大巴车启动了,车辆尾气和地面盘踞的热气一同散发开来,方梨清站在一旁也不免被热气喷薄,只见她光洁明亮的额头上微微沁出了细密的汗珠,白皙的皮肤被晒得微红连带着几分氤氲的柔美。
方梨清是一名高一新生,原本是在老家临县上学,但因她中考成绩优异所以被破格录取到省城教育师资力量最雄厚的江城一中入学。为此,方梨清的父亲方国华和母亲徐小芸心里感到很安慰,觉得虽然自己家庭不富裕,但好在孩子争气,女儿能从十八线小县城考上省重点高中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教育资源,身为父母从心里底都是高兴的。
在方梨清初一那年父母生了个弟弟,名叫方宁,两姐弟年纪差了有一轮,但她却十分喜爱这个弟弟。初中时期,只要平时学业不是太忙,她一回家都会帮忙照顾弟弟。父母在老家开了一家小面馆,平日里两夫妻起早贪黑经营着店,加上儿子还小要照看,经常是忙的脚不沾地。方梨清不忍心父母太过操劳,于是打算自己一个人来学校报到,反正临县距离江城也不远,最多就两个小时的车程。但父母心里高兴,说什么也要亲自陪女儿去报道,最后一家人商量后决定父亲在家守店,让母亲徐小芸陪着方梨清去江城。
母女俩一大早就坐上了最早一班从临县去江城的汽车,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和生活用品赶到学校办理新生入学手续。或许是因为来得比较早,方梨清不到一小时就办好了相关手续,手里勾着一把刚才在迎新处老师分配的寝室钥匙,方梨清思索着现在时间还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收拾行李用品,就不用母亲陪着了,继而开口道:“妈,现在时间还早,要不你先回去吧,剩下的事情我自己一个人可以搞定。”
徐小芸先是顿了顿,一时也明白了女儿的用意,这时候动身兴许能赶上店里最忙的时候,早点回去也能给方父搭把手,于是对方梨清嘱咐了几句“学习要紧,但身体也别落下,该吃什么营养的东西就吃,没钱就给家里打电话之类”的话。方梨清连连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你和爸在家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别让我担心。看着女儿乖顺的模样,徐小芸也宽了几分心。
方梨清让母亲等自己一会儿,只见她小跑着把行李物品寄存在宿管楼,然后又噔噔几步跑回来,一把挽着徐小芸的手向校门口走去。许是因为江城一中迎新队伍中有来自周边县城的中考状元,汽车站有几班车直接停放在了学校对面,其中有一辆能直达临县。母女俩一见这场面便舒心的笑了,这样还挺方便,省的中途转一趟车去汽车站了。徐小芸临上车前匆忙往方梨清手里又塞了一笔钱,目光中带着满是对女儿的牵挂之情不舍的落了座,方梨清则隔着一扇车窗目送着母亲,直到看不见车的身影,才慢慢转身进了校门。
学校看起来并不算特别新,方梨清早上入校报道时听学校老师介绍江城一中也算是所百年老校了,今年是建校九十周年,学校也大规模的翻修了十来次,但目前阶段还没有进行下一轮翻修。
学校大门的牌匾上刻着江城市第一中学的字样,进门就是一个大操场,距离操场五十米内有一幢主教学楼,主教学楼两旁各有两栋楼,其中最右侧后边那栋就是寝室楼。
学校里种了许多树木,方梨清听着树上细小、如丝如缕的虫鸣声缓缓地向寝室楼走去。时不时有一阵风吹过,树上浅粉的合欢花从身边轻轻拂过,伴着清丽的身影飘到地上,稀稀落落的。
方梨清提着行李一口气上了五楼,当她微微喘息着从背包里掏出钥匙打开508寝室的门时,寝室里空无一人,一共四张床铺。房间两边靠墙是那种衣柜书桌一体的铁架床,两张床的中间有一个攀爬的铁扶梯,公共区域是阳台和洗手间,此时阳光照进寝室,光线明亮清晰,空气里仿佛弥漫着新生活的美好气息。
剩下的三个室友还没来报到,方梨清打算先收拾一下自己的个人物品。阳台洗手池里有两块晾干的抹布,想必是之前住在这儿的学生留下的,方梨清拿出其中一块抹布打湿便转身进入寝室擦拭自己的床和书桌、柜子,等水痕干了后再把自己的一些书本资料摆放好,当所有行李物品收拾完后她坐在书桌前看了看手腕上指针转动的手表,十点左右。
方梨清拿起桌上天蓝色的水杯,“咕咚”喝了几口,她想起刚才拿寄存行李时宿舍阿姨提到今天学校食堂不供应餐食,要等正式开学后食堂才开放,她想着干脆去学校附近转转,熟悉熟悉环境,顺便看看有没有书店,要是能买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那就不虚此行了。
方梨清站在校门口,望向对面发现基本上是一些面馆和小炒店之类的,学校左边方向人流量不多,大部分人都是往右边走。于是,她也随着队伍往右边走。大概走了三百米左右,看到前面有个十字路口,方梨清刚想往斑马线上走去,红灯就亮了,于是她停下脚步站在桃苑巷的路牌边,静静等着。
忽的,方梨清感觉脚踝边痒痒的,一阵摩挲,听到“嗷呜”一声,侧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奶白色的小狗,嘴里叼着牵引绳正咧开小嘴冲着自己笑呢,就像个“微笑天使”。方梨清忍不住蹲下身来仔细瞧瞧这可爱的“小东西”。
“莫莫——”
“小东西”立即转身回头,撒欢似的朝发出喊声方向的那人跑去,只见一个带着黑色鸭舌帽,身着一套干净宽松的白色球衣,脚踏滑板的男生迎面而来,男生高扬着双手,脚下滑着滑板,嘴角带着几分痞气的笑意,清冽的眸子看向跑到他面前的小家伙。
当下,人潮涌动,绿灯通行。
“微笑天使”找到了自己的主人,方梨清看着和主人亲昵的小家伙,便起身向马路对面走去。
十字路口后面是一片居民楼,随处可见都是巷子,方梨清站在巷口凝视着周围环境,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多半是一些古玩书画的买卖。走走停停,不一会儿方梨清也如愿找到了书店,并排的就有好几家。她走进了一家名为“大千书屋”的书店,大千世界,皆有万物,看到这店名,方梨清就有种预感,今天一定不会空手而归。果不其然,她很快就挑好了自己需要的学习用书,高中英语词典、文言文译注赏析和一些数理化必刷题。就在准备去前台付钱时,方梨清的目光不自觉被一本名叫《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书吸引,她不禁多看了两眼,可转念一想,刚才报到交的学费和住宿水电七七八八的费用,以及还没充值的饭卡,手里余钱不算多还是得省着点花,最终还是只买了学习用书,就匆忙出了书店。
回到学校时,正好饭点,方梨清随意在学校周边选了一家小吃店,点了份青菜汤面解决温饱,就回寝室了。到寝室才发现之前空着的三个床位只剩下两个了,只见一个齐肩短发大眼睛的女孩,洋溢着满脸笑容,在她一进门时就招呼了一声:“嗨,我是夏芙,你可以叫我夏夏,家里人都是这样喊我的。”
方梨清平时对人打招呼都是微微一笑,或是点头示意最多说一句“你好”,总之比较慢热,在外人看来并不是个热情爽朗的女生,所以她也是回了句自己平常打招呼和人说的你好,然后说了下自己的名字。
夏芙絮絮叨叨说了一通:“自己是江城本地人,父母经常出差,家里有一个亲戚家的阿姨会帮忙做饭,碰巧这个暑假阿姨的儿媳妇生二胎了,人家要回家照顾儿媳和孙子,所以这段时间不能帮忙照顾她饮食了……之前初中时期年纪小父母不放心自己一个人在家,现在上高中了可以试着独立,所以就说服了家长让自己在学校寄宿……”
夏芙见方梨清认认真真的听自己絮叨,心里可乐呵了:“哎?你刚刚进来的时候看见新生名单了吗?”
方梨清刚才回学校的时候没注意看,顿时摇了摇头。
夏芙看方梨清不明就里的样子,微微愣住便说道:“刚才我上楼的时候,听见有人说新生名单已经出来了,刚巧你就回来了,那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兴许还能分到一个班呢。”
方梨清应道:“好。”夏芙挽起她的手就兴冲冲往外走去。
出了寝室楼,一眼就望见主教学楼门前有一群人围在那,夏芙拉着方梨清直奔过去,刚凑近人群中,就听见有人惊讶道:“这一届高一新生人数真是创历史新高啊,居然有20个班?往年最多也就是十来个班。”
夏芙悄悄凑近方梨清耳朵说道:“啧啧啧……还没正式上课呢?我就已经感觉压力山大了。借你肩膀一靠,快让我缓缓。”
方梨清感觉这个姑娘还挺可爱,不禁笑笑对她说:“放轻松,既来之,则安之。先看看名单再说。”
“嘿嘿,听你这说话的语气真像个成熟稳定的大人。”夏芙对着方梨清调皮的眨了眨眼睛,“咱们住在同一个寝室里,要是上课也能分在同一个班就好啦。”
方梨清听后微微一笑,心想:要真是这样挺不错的,自己打心眼里也喜欢这个新室友。
“呀!真的太巧了”夏芙用手指了指第二张花名册,“你看,咱俩都在高一二班的名单上,看来还可以更‘近’一步,说不定有机会当同桌呢,真好。”夏芙亲密地挽住了方梨清的手臂,两个人宛如相熟多年的老友。而方梨清此时也感受到了身在异乡的一丝温暖。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就是在不经意间的动作和话语中升温起来的。
四周,三三两两的学生聚在一起,谈笑间似都在憧憬着高中生活的到来。
“啧,也不知道明天老师会怎样安排座位,希望咱们可以顺顺利利当同桌。”夏芙充满期待地说道。
方梨清回应道:“嗯,放心吧,不出意外应该是没问题的。”
没成想,方梨清一语成谶,还真出了个小意外,她的同桌先是由夏芙变成了那个不可一世、嚣张跋扈的少年许恪。一句玩笑话居然成了真事,刚开始当同桌的两人就矛盾滋生,加上夏芙,谁也不痛快。不痛快到多年以后,方梨清回想起自己和许恪做同桌相处的点点滴滴时,还是要感谢这个意外事件,让她认识了一个外表冷冽内心热烈的少年。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