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谒金门 > 第39章 39

第39章 3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年初二,李湍陪同他父亲的侧室金氏前往外祖家拜访。金氏单名一个“妩”字,原是张氏夫人的陪嫁丫鬟。张夫人病故后,李策以李湍年幼失恃为由,纳金妩为妾,命其抚养元配之子。金妩持家有道,将府中中馈料理得井井有条,数年辛劳,未曾有过差池。李策长期鳏居,无心续弦,金妩便几乎成了将军府的女主人,内外无人不敬她三分。

李策位极人臣,非昔日可比。张氏夫人病故后,张家有意再嫁一女,欲续秦晋之好,却被李策婉拒。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或许是因为李策对张家前倨后恭的势利行径不满,也可能是因为张家虽为书香门第,实则人才凋敝,家道日衰,早已不入大将军法眼。二十岁的李策固然要够一够才能与之相配,大将军却可对其不屑一顾。

然而这世上多的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少的是雪中送炭,济困扶危。即便李策对岳家冷眼相待,张老太爷也可捏着鼻子认金妩为养女,年年邀其回门探亲,排场倒比自家姑娘还隆重。

李湍是个重情义的孩子,他的生母虽在他记事前便故去了,但他长大懂事后仍很惦记与母族那边的情分。即便李策从不踏足张家,他也常随金氏登门请安。

他记着他母亲的闺名是一个“拂”字,她未出阁时居于西厢,院落中扎了一架秋千,院外有一株榆树。

李湍每每到外祖家,很爱在这里小坐。

金氏大字不识几个,在家一向只会听戏,但到了这里,总要念叨一句:“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

金氏规矩本分,从她开始抚养李湍时起,便只教他叫自己“姨娘”。

李湍渐渐长大后,知晓了自己年幼失恃的事。他有段时间爱向人打听他母亲生前的旧事。父亲缺乏耐心,语焉不详。外祖则泛泛而谈,只说她如何贤德慈爱,如何福薄短命。反是姨娘能娓娓道出几件趣事。

李湍心里明镜儿似的,他这位年近古稀但仍精神矍铄的外公是个拜高踩低的势利眼。

往年,李湍每每上门拜访,老头儿眨眨眼就能簌簌地往下掉泪,总拿李湍母亲早逝的事与他维系一番祖孙之情。

李湍为人忠厚,也不点破,跟着苦笑几下便罢了。

这一年,京中风云突变。何求于宫中被捕,满城卿贵惶惶不可终日。年初一,更是全城戒严,户部大半官员被带走“问话”,连危山军几位将领亦被“请”至尚书省,从头磨对奏销文册。

他们滞留在尚书省一天一宿,未能向外面递出半点消息,是生是死无从得知。里面的人音讯全无,外面的人更是焦灼难耐。一时京中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回门那日,张老太公设宴款待金氏与李湍,席间,张老太公虽未落泪,愁容却比以往的任何一年都真!他言语间旁敲侧击,欲探听京中局势。李湍只笑不答,问急了便推说不知。他舅父性急,有些耐不住,席间忍不住抱怨起来。

也不怪张家翻脸太快,他们这么多年来虽也借李策的名头做了许多狐假虎威的事,但所得甚微,不过跟在李策身后捡些残羹冷炙罢了。如今李策一有官司缠身,他们便迫不及待露出真面目,对李湍和他姨娘冷嘲热讽起来。

李湍年年被捧着惯着,固然他本性不坏,但大少爷的脾气还是在的。眼见人家愁眉苦脸,不太欢迎,李湍也便撂下筷子,抬腿把凳子猛地一踢,招呼也不打一声,抬腿就走了。

他的举动把那家人吓了一跳,转念一想,李策在军中毕竟树大根深,风吹浪打或许还不至于坏其根基。一家人想到此处,顿时后悔不迭,忙追出挽留。李湍不理不睬,头也不回地大步流星冲出门外,径直跨上骏马,马鞭一挥,烈马长嘶,扬尘而去,只留张家人满面尘埃,面面相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