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女帝失忆以后 > 第39章 第 39 章

第39章 第 3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次日的早朝堪称沸反盈天。

城门处举事者七十余名,虽不全是朝官,但其中朝官的比例不小。如今大理寺狱挤得满满当当,宣政殿倒一下子空了大块,三百朝官往日上朝的殿内大厅,第一次有了由比肩叠迹到人烟寂寥的落差感。

虽人烟寂寥,唇枪舌战却在四处上演着。

“御史台直接搬空一半!真是好一个监察百官、典正法度的律令表率!大理寺狱在御史台下,如今御史台官员倒大半进了大理寺狱中,哈,何等可笑!在下该赞御史台众人一句,你们也算是轻车熟路地各回各家了?”

“武侯府才真真是能人辈出!平日军爷们巡逻市井不见有多上心,昨日封锁城门倒叫一个利落!要我说,军爷们还是不够手快,若真是军令严明,现下御座下方坐着的监国辅政殿下,可不就直接去投胎了!”

姬子焕浑身一抖。

姬盈冷着脸在御座上敲敲手指。

厅中争吵官员见姬盈动作,连忙对准方才那人道:

“公然在朝堂之上诅咒皇子殿下,我看你是活腻了!”

“祸从口出!若皇子殿下有个三长两短,今日你也脱不了关系!”

“呵,我活腻了?”先前叫嚣的官员面部紫胀,嘲讽笑道,“到底是谁活腻了?我看有人心中有鬼,巴不得祸水东引,直接将人通通定了罪,赶快送去市坊问斩才好!莫不是再谈一时半刻,就要谈到自己身上,而后自己披的那张忠臣皮,就要藏不住了!”

“你!”

“莫要以为今日还站在这宣政殿中的诸位,身上都干净到哪里去!大理寺狱中关押的众人均来自不同衙署,难道不都是眼前各位大人的得力干将!这么大的图谋,朝中诸位当真一个也不知晓吗!怕不是碍于身份、暗通款曲,再不济也是隔岸观火、渔翁得利罢了!”

“空口白牙!你若拿得出证据,就拿出来,证明我等与此事有关!若谁被点出与其人勾结,谁便当庭认罪!拿不出证据,你倒叫嚣影射什么?”

“做贼心虚!我没有提及大人,大人现在倒是对号入座得痛快!”

“你说什么!”

姬盈被吵得头疼:“都小点声。”

“……是,陛下。”

“先论举事之人,”姬盈扫一眼台上名册,仍旧冷着一张脸,语气却是毫无波澜的平静,“主谋何人,首先查清。另,昨日城门口举事者,一一梳理关联,逐个处置。不在现场的官员暂时不论。”

“是。”

大厅中层见叠出的争执场景总算告一段落,话题总算转移到当日参与谋反的具体人事上来。

姬盈望着下首,神思游离。

姬子焕在御座下坐得十分不安稳。这位置他已经坐了数次,无论如何该算熟稔,可他今日像是如坐针毡,屁股片晌便受不住地左右挪动一下,仿佛椅座下方有火在烹。

姬子焕小心地回望御座上方明显不在状态的姬盈。

呃。

除了看出姬盈脸色冷冰冰,他丝毫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姬子焕只得收了目光,勾着脖子向厅中众人望去。

左相谢衍臻今日雷打不动地照常出席。

谢衍臻仍是那副泰然自若的模样。朝堂如此混乱,独他端坐在御赐檀木圈椅之中,面容仪表十分整饬,一席紫袍贵重无匹,似乎万事皆与其人无关。

若不是姬子焕昨日就在城门前,更亲耳听到谋逆官员如何叫骂、如何对谢衍臻口吐恶言,他真要被谢衍臻这一身安泰蒙蔽过去。

无论风雨寒暑,谢相大人三年以来,从未缺勤过女帝的早朝。女帝失忆以前,朝务日日不停,谢相大人便日日都在女帝左下首伴君理政。女帝感念左相付出,赐左相在朝堂垂足而坐之权,此后谢衍臻便与姬盈一个堂下、一个堂上地相对而坐,每日统领百官议政。

泰山崩于顶而面不改色,说的似乎就是谢相大人这样的人。

而从今日早朝始、谢衍臻坐进圈椅中后,却遥遥地望着御座上的姬盈良久。

“谢相。”

听到侧方传来的人声,谢衍臻眼光微闪。

他颔首示意。

“谢相今日似乎格外沉默,”那人见谢衍臻仍不言语,朝着姬盈拱一拱手,又向谢衍臻拱手道,“陛下要我等议论昨日之事,诸位大人各抒己见,却不听谢相高见。”

谢衍臻眨一下眼睛,身体随之动了动。

说话者见他模样,嘴角微微翘起,于是便侧过身子,又向谢衍臻道:“同袍皆说,谢相乃国之脊梁,平日早朝之上,可凭一己之身舌战群儒,辅佐陛下处理政事有功。”

“今日谢相半天也不肯开口,思来想去,可是顾忌我这个老糊涂,不敢发言了么?”

谢衍臻终于笑笑,抬首向那人道:“谢某岂敢。”

“那……?”

“游大人久未上朝,一上朝便给了谢某一个下马威,”谢衍臻望着那人,口中说着责怪之辞,眼尾倒是弯起来,“右相游大人这病,病得当真蹊跷。”

谢衍臻自圈椅中站起,紫袍从身上垂顺地滑落。

光洁的大理石地面即刻显出一袭紫色倒影。

谢衍臻朝着那人踱了数步,停下来,微微笑道:“怎么游相一病几月,痊愈之后竟比从前能言善辩许多?”

“陛下明鉴。如此,谢某也想要生一生病了。”

姬盈面上冰冷总算消散几分,朝着谢衍臻点一下头。

她望向右侧。

堂中紫袍,除却左上首的谢衍臻,如今恰有第二袭在右上首。

——武将之首,当朝右相,游正。

游正听得谢衍臻的当堂挖苦,朗笑起来。

“不愧是谢相!一句话使陛下展颜,游某当真自愧不如。”

“游大人若不痊愈,今日也没有谢某发挥余地,”谢衍臻向姬盈俯身一礼,又对游正道,“今日朝堂之事,还得请病体初愈的游大人,多多受累。”

“听谢相命令。”游正晃晃脑袋,也向姬盈俯身一礼。

“陛下有何吩咐,臣等万死不辞。”他继续道。

姬盈烦躁的心情,恰在此刻一扫而空。

“哈。”

转瞬即逝的一笑。

“不必万死,”那双蕴藏神光的双眼缓缓低垂,其中情绪一闪而过,“游大人归位,是今日再好不过的消息。”

“想必游相已经知晓我失忆之事,”姬盈放下拄在脸边的左手,朝右下首正了正身子,“此后朝政,除却谢相,也要多仰仗游相你了。”

游正神情一肃,顷刻跪在地上:“遵旨。”

两位丞相雷厉风行,终于使得这次漫无止境的早朝在一个时辰内结束。

朝官们从宣政殿走出的时候,晌午已过,午前阴郁的天气总算放晴。各人抬首远望,只见高高的浮云被吹散开,天幕露出浮云之上光芒四射的骄阳。骄阳落了光在宣政殿前的明极殿屋脊上,映照得三万六千琉璃瓦闪耀辉煌,宛如一条永不断绝的金色长河。

如是美景,气象一新。

晴空朗照、阴翳不再,每个走出殿外的人却是口舌干燥、腹中空空。

虽然吵架吵了个痛快,但大家着实既渴又饿,恨不得立即跑去官署食堂吃个十头羊。

“快回去吧,今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我就说你不该拿出那件事来吵,看看,被游大人揪住小辫子,又被谢大人罚了俸禄不是?”

“一码归一码,我又没说错!两位大人罚得应当,可事情就是那么个理!”

朝官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角落里,却有二人不甚合群地凑作一堆。

“哎。”一人叹道。

“叹什么气?”身旁人问。

“没什么。”他回。

那人看了看手中的笏板。笏板上,蝇头小字整整齐齐地挤满整片木头,最上方的几条还特地标了记号。不止记号,在这堪称寸土寸金的小小笏板上,还被特地空出一块地方,以朱色写就“一定要上奏”五字,又被墨迹涂污。

“你看。”他将笏板塞进身旁人怀里。

“我这事先想好要上奏的东西,”他嘬了嘬牙,纠结地咧一下嘴,“到最后,唉,没一个说出来的。”

即使朝中吵翻了天,朝官们倒是默契地无一人将话题转到当日城墙上最重要的两个主角——姬子焕和谢明渊身上去。而这笏板上记录的,正是这两人身上不得不提的两件事——

因城门谋逆之乱,思及皇弟殿下辅政隐患,请奏废除皇弟殿下监国辅政之位;

无论因果为何,当日谢明渊谋害皇室中人行径为实,请奏以谋害皇弟未遂之罪处置谢明渊。

他举着笏板左等右等,心中却想,只要有一名同僚提起此二桩事,自己便立即加入、附议其中。

可叹早朝开了几个时辰,吵架吵了多少轮回,姬子焕与谢明渊两人之事,恰如房中巨兽,虽人人皆明,却无一人尝试提及。

“哎,你这,”身旁人看了看笏板上的字样,大大摇头,“唉。”

“别提,别提吧。”他边摇头边低声道。

“是啊,”那人低头看看笏板上的小字,沉重地说一声,“还是等……等以后再说吧。”

两人回望身后的宣政殿。

整个早朝,除了后来两位丞相加入朝议时有所转变,从初始起到最后,姬盈一直冷着个脸。

一句“昨日城墙之事,你们各抒己见吧”后,她便在御座上单手拄着下颌,一副作壁上观的漠然。

女帝这般模样,朝官们皆心中一惊,半晌才有稀疏的上奏声。争论小心地由少变多,直至最后人人争至脸红脖子粗。

若非女帝默许,朝官不可能炒成一锅粥。他们看似吵了个天翻地覆,可不过充当姬盈的代言人,替姬盈出一出气罢了。

若不争吵至此,则御座上那柄已然开刃的利剑,此刻早不知捅在何人身上。

女帝威压摄人,竟比失忆前更叫人心惊。

一人望着宣政殿,小声说着:“昨日发生那般事件,监国辅政的位置不仅未撤,二皇子殿下甚至还照常出席……”

“是啊,陛下……”身旁人回道。

女帝铁了心要保二皇子,无可再议,已成定局。

——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找不痛快?

“至于另外一位……”声线更低。

“——不可说,不可说。”

这是何等显而易见之事——久居朝堂之人,必擅察言观色。

不会有人试图在这时提到那个名字。

即便皇夫当真要换人——那位也还是女帝的逆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