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爱卿,朕就是要贴贴! > 第11章 赴宴抗婚

第11章 赴宴抗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瑾并不记得有这么一位身着桃花纹石榴裙的粉衣女子。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眼前女子却也面若桃花,一双翦水双瞳正柔情似水痴痴地凝望着自己。见刘瑾也往向自己,立马垂首掩面娇羞一笑。

刘瑾立刻沉下脸望向一旁身着粗布麻衣一身平民打扮的太后,只见她露出一抹满意的微笑。

一曲舞毕,掌声雷动。

“楚楚,还不快去给皇上斟酒?”坐席中一声铿锵有力之声响起,正是丞相李承晚。此刻的他微眯着狐狸眼捋着胡须满意地看着眼前出落得娉婷玉立的女儿,仿佛在看一件价值连城的瓷器。

“丞相且慢,斟酒乃侍女丫鬟所做之事,怎能让令千金做这种下人做的事?这要传出去可不就成了大汉子民的饭后谈资?”

看着眼前丞相之女,大臣们即使方才不懂,现在也或多或少明白太后今日设宴之意。

“令女惊才绝艳,名动长安,难怪世人皆道‘翘楚一舞惊长安’,近日有幸一见,实乃哀家荣幸。”

李翘楚闻言脸颊绯红,再次以手掩怕欠身道:“若非太后娘娘设宴,否则哪里还有臣女一舞之机呢?”

梁太后听罢瞬间大笑出声:“什么臣女不臣女?在哀家面前自管称自己汝名便是,以后来日方长,称呼过于生分反倒叫哀家不知怎生是好。”

此言一出,在坐哗然一片,太后的一句“来日方长 ”另多少人浮想联翩,纷纷猜测这丞相之女是否就是将来母仪天下的皇后。

李翘楚再次欠身盈盈一拜,梁太后此刻满面笑容,立即下令吩咐身旁太监赏了她绸缎千匹。

刘瑾则在一旁沉默不语,满堂丝竹之乐,绮罗之舞皆入不了他的眼,他的耳,有时他突在然想自己为何会在这里而不是在医谷,为何不在墨卿身边。

宴毕,众臣纷纷离席后只剩下刘瑾和梁太后还留在宫殿内,二人一个坐在席位上,一个缓步走到大殿中央,那里正是方才李翘楚翩然起舞之地。

“如此佳人,如此倾城之舞,夫复何求?”梁太后意味深长地看着坐在席上一动不动的刘瑾。

“朕得佳人只为看舞?母后是想让儿臣效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最终落得个千秋骂名?”刘瑾放下手中酒杯,狠狠挥袖准备离开。

“别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翘楚乃丞相之女,我朝虽然实行内外朝制,李丞相位高但实则并不处于权利中心,他需要倚杖我们皇族势力,而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接近外朝的势力。”梁太后目露寒光冷笑一番。

耳畔传来刘瑾的鼓掌声,“母后真的为儿臣谋的一手好天下,儿臣感激涕零。只是有一点母后尚未明白,内外朝制本就是为了削弱相权,李丞相巴不得借此机会攀上皇族的高枝儿以打破此制对他的桎梏。我们想得利,精明如他,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这本就是一桩亏本买卖啊母后。况且目前朝中内忧外患,儿臣委实无暇顾及纳妃之事,倘若儿臣因沉溺声色犬马而耽误治国大事那真的是下地狱也洗刷不清这一身的罪孽。”说罢拂袖而去。

*

再次回到未央宫,刘瑾依旧不管来者是谁一概不通报,一律不见。

案几上摊着的正是丞相李承晚从出生到现在担任丞相之职的相关案卷。

此人早年仕途不顺,遂放弃回家乡放牛,谁知某年竟因孝廉被举荐去朝廷做官,原先本在朝中是个不起眼的角色,官拜侍郎,可命运的转机就是这么突然,在先皇一次外出狩猎活动中替其挡箭受伤,从此,李承晚的仕途便发生了重大转机,竟从侍郎升到了九卿中的太仆。

此时,门被推开。

“阿福,朕跟你说了多少遍了,所有人一概不见。”刘瑾抑制怒火,紧皱眉头,看也不看来人。

来人双膝跪地,“陛下不好了,鄢大人让我转告您缪神医被人抓起来了,现在情况不妙。”

这熟悉的声音正是他的贴身侍卫李程,因赶路匆忙他早已汗流浃背,说话时还喘着粗气。

“为何被抓?”

见对面有口难言,眉头拧作一团的古怪神情,知道事情复杂,无法当场言说,马上备了马连夜离开长安城前往秣陵郡。

“放心吧,朕临走之前将贴身环佩赠与缪神医,只要他出示此物便不会有人对他如何。”二人渐渐远离官道抄小路策马疾驰。

*

秣陵郡郡府正堂,郡守钱桓正坐于公堂之上,而跪在堂下正对着他的正是缪神医。

郡守神色一凛,正堂瞬间变得肃穆。

“来人,将死者带上来。”钱郡守剑眉上挑,八字胡也随着说话声阵阵扬起。

未几,几个衙役们抬着一个担架走了上来,死者尸体被白布包裹着,看不清内里,但是白布下包裹着的凸出物竟只有小小一团。

莫不是死者被分尸只剩下残缺而支离破碎的头颅?于正堂内旁听的民众们纷纷慌乱猜测着,浑身直打寒颤。

直到白布被掀开那一刻,众人的心情从忐忑不安转为分外讶然。

白布下包裹着的竟是一具狗尸 。

“顾三娘?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戏弄本官,这分明是条狗,哪里是人尸?”钱郡守怒目圆睁,口上两条八字胡须在怒气冲冲之下竟拧成一团。

“民女可从来没说死者就是人,还望大人替民女做主啊!”那个叫顾三娘的女子一身粗粗布麻衣,面色土黄,完全一副在田间辛勤干活,家里针线活儿不离手的勤劳妇女模样。

钱郡守看眼前妇女一副老实样猜测或许此人所言不假,若按平时,他早就退堂不审了。怀着对老弱妇孺的怜悯,他最终还是毫无表情决定继续听下去。

“好啊,你让本官替你做主,是做什么主呢?杀狗的主吗?”

按照律法规定,杀狗这种事交给案发当地县令审理便可,一条狗命哪里有人命值钱?案子既然能从县处呈报上来必然有它的原因。

“官老爷,这狗可不是一般的狗,它能听懂人话,叫它做甚它就能做甚,是我们丽花楼的镇楼之宝!当年先帝下江南时来我们丽花楼深深感叹此犬之灵气,还特意给他提了字。”

钱太守闻言兀自点头,“的确是只有趣的狗,那它怎么就死了呢?”

“是啊,民女也很疑惑。直到发现小黎死的第二天,先皇给它题的字不翼而飞,当初先皇于我们丽花楼所坐之处,座椅上皆画满了叉,民女便确定,这绝对不是巧合,一定有人在背后谋划什么,而杀死小黎,只是他计划中的一环罢了。”顾三娘满面焦急,说到最后越发激动,差点惊叫出声。

一阵阵鼓掌声从公堂上传来,钱太守大笑出声,“难得你一介民女心思竟如此缜密,老夫佩服。可是你怎么就敢断定你所说之事同狗的死亡有关?有无可能,它只是单纯老死?先帝下江南,那都是十年前的事了吧,如今汝犬若在也算是高龄之犬了,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人尚且若此,况乎犬?”

于大堂一旁旁听的民众皆是满头雾水,同钱太守发出同样的疑问。

“不可能!大人您看看,小黎死状相当古怪,绝不可能是老死的!”顾三娘此刻面红耳赤,早已顾不得什么臣民之礼。

“大胆!敢对钱大人如此无礼!”其中一名衙役冲顾三娘火冒三丈,钱太守一个抬手示意他不要冲动,紧接着走到堂下停放狗尸之处。

掀开白布,狗尸完好无损并无受伤痕迹,双目紧闭,面目安详,看不出有何异常,若同人做比较依钱郡守的判断,这种状态用寿终正寝来形容比较贴切。

钱桓起身,朝着顾三娘方向看去,“本官看着并无异常,同寻常畜生死亡时的样态并无二致。”

顾三娘亦起身来到钱桓身侧,指了指小黎的肚皮。钱桓和衙役交换眼神,衙役上前翻开狗尸,按照顾三娘说的一点点扒开狗的绒毛。竟然在肚皮中央看到一处微不可查的针眼。针眼隐隐泛着青紫色,在绒毛的遮挡下及其不易觉察。

“民女本来只想给小黎沐浴一番让它走得体面些,谁知竟发现这样一处怪异的针眼,这令民女不得不怀疑,小黎的死,非同寻常……”顾三娘在一旁忿忿道。

钱桓闻言点头道:“那这又同这位老者有何关系?”

“他是镇子上有名的郎中,无论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治。前些日子小黎食欲不振,民女闻此大名便带着它前去看病,谁知第二日便命丧黄泉。”顾三娘痛心疾首道。

“你是说,你怀疑是这名老者暗中动了手脚?理由又是什么?”钱桓猜测道。

“除了他再无其他可能。至于为何,无非就是拿去卖钱或者干其他龌龊的勾当。”顾三娘冷哼,双手叉腰。

“胡说,老朽开的都是口服的方子,并未施针,姑娘不要含血喷人。况且如此灵气一只狗,杀了岂不可惜?”缪神医依旧面色沉稳,不动如山。

钱桓闻言亦是点头,似乎觉得哪方说得都在理。双方如此僵持不下,气氛陷入僵局。

“先将老人交由牢房看押,待本官查清案情在做决断。”钱桓皱了皱眉,本以为是平平无奇一宗案子,没想到竟如此错综复杂。

“慢着!”此刻堂外传来一声清亮的声音。

“鄢公子……”缪神医惊讶望着一步步走近正堂的鄢墨卿。

“草民李卿,因身患重病于缪郎中处修养,草民以人头担保,缪郎中医术高超,绝非行这等恶事之人。”

“哼,知人知面不知心,公子在看清之前还请不要这么笃定。”顾三娘插话狠狠道。

“好,既然这样,那缪郎中也不可能杀狗。”鄢墨卿神色清冷,面目淡然,赤红色的眸子配上绿裳却并不显得突兀,反而儒雅中添了几分热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