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一线牵·星辰 > 第90章 第八十七章 校庆(三)

第90章 第八十七章 校庆(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校庆的第二天,四中依旧热闹一片。

上午先是组织了学生包饺子,随后各社团在操场、主校道等有空的地方,开展才艺小表演,比如街舞社的几个男生一起跟着音乐跳街舞,动漫社的几个女生玩起了角色扮演,汉文化社在社长的带领下全员穿起了汉服……

因为校庆时期,学校是半开放式的,所以哪怕是彼岸和梧桐这种陌生面孔,只要遵守规矩,就不会被赶出去。

彼岸在手工社那边,被一群人围着,这不仅是因为他是个大帅哥的缘故,还因为彼岸在炫技。

他跟这几个社团员比赛编中国结,其他人基本都耗时十分钟以上,结果彼岸十分钟已经编了好几个,其速度引得不少学生惊叹不已。

彼岸编完第九个中国结,其他人全认输了。

虽然赢了,但彼岸也没有要特别要炫耀的意思,他笑着编好的中国结送给了那社团员,然后转身去找梧桐了。

此刻的梧桐在诗词社那边跟别人玩飞花令。

诗词社的场地设在体育馆旁边,不少人都围在那里,被人围住的空地中间放有一张桌子,桌子放了一袋子的棒棒糖,作为游戏胜利的奖品。

诗词社玩的游戏自然是与诗词有关,并且是非常经典的飞花令。

古时人们喜欢在宴饮上赋诗行酒令,就是按照要求说出一联诗,并且说出的诗句不得出前面说过的相同,若在规定时间内记不出相应的诗句,便要罚酒三杯。

不过他们现在把惩罚换成了奖励,“以一对一模式进行游戏,若有一方在规定时间内说不出相应的诗句,即为失败,对方为胜利,每胜一次便可获得三根棒棒糖。”

诗词社的社长举着大喇叭为众人解释规则道。

彼岸挤到了人群中,看见梧桐正与一个女生对战着,他看了一眼关键词——数字。

规则:从零到九,十个数字依次轮下去。

梧桐:“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与梧桐对战的女生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带“五”字的诗句。

诗词社的社长吹了一声哨子,“恭喜这位学长获得五连胜!”

梧桐开心地又从桌上挑了三根棒棒糖。

彼岸在人群中朝梧桐招了招手,“走了。”

梧桐礼貌地向诗词社的团员们微微鞠了一躬,“再见了,下次有空再一起玩。”

彼岸拉过梧桐的手,二人在往外走时不少人跑过来要他俩的微信,但都被婉拒了。

最终,两个大帅哥在众人的注目之下,手拉着手穿过人群。

他们跑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梧桐向彼岸递过一把棒棒糖,彼岸接过拆开了一颗塞到嘴里,然后又拆了一颗递到梧桐的嘴边,他含了两下,“挺甜的,是什么味道的?”

彼岸看了一下包装纸,“我这葡萄味,你那是草莓味。”

直到今天梧桐才知道草莓味的棒棒糖这么甜。

纵使现在已经是到了12月的尾巴,但地处南方的江宁市,今天依旧艳阳高照,让人仿佛梦回盛夏。

彼岸拉着梧桐往前跑,二人灵活地在人群中穿梭。

看着彼岸的背影,梧桐竟生出了一种错觉,好像他们穿越过的不是人群,是高山,是海洋,是一些他曾经难以逾越的东西。

他也不是没有尝试过,每一次都以失败而告终。

但现在他好像越过去了,不是他自己越过去,是有人陪着他越过去的,这个人就是彼岸。

梧桐舔了一下嘴角,那甜味只是有些许的残留,但他却觉得那棒棒糖还在嘴中,还未融化。

在以后的日子里,应该也如这棒棒糖一般,甜而不化,化而留味,只有烦恼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梧桐如是想道。

下午全校安静,学校让学生们在自己班内放电影。

本来学校是统一安排了一教育类型的励志影片给学生看的,并且要求班主任拍几张学生看电影的照片发在教师群里。

面对此类的政治任务,别说是学生了,就是班主任们也是集体无语。

因此,林月拍了几张照后,大手一挥,“想看什么你们找,但动作要快,你们只有三个小时。”

然后在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恐怖片《鬼影迷踪》以28票的绝对优势,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在电影播放的过程中,不少人都被里头的情节吓得咿呀乱叫,当然有些胆大的,如后排面无表情的黎晓星和苏玲月,他们两个淡定得不行的表情,仿佛在嘲笑这片子的恐怖程度:就这?

莫小羽这两天不是在背稿,就是在念稿,实在是累得没心思去看电影,于是戴上耳机,倒头就睡。

江辰拉过自己的椅子挨着白星宇,俩人靠在一起……讨论剧情。

“你觉得结局会是什么?”

“多半是老张因杀死的妻子,最终心怀愧疚去警察局自守。”

“那他妻子的亡魂又是怎么回事?”

“电影开头老张不是跟邻居吹嘘自己的女儿是一名高级制药师么,并且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所以调个致幻的药剂对老张的女儿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老张与女儿多年未见,结果女儿突然自主动联系老张,并回来与老张吃饭,是为了给老张下药?”

“嗯,吃饭中途老张去了一趟洗手间,女儿半多是在这时候往老张的水里下了药。

因为电影是以老张的眼睛作为第一视角,所以我们也就不知道老张去洗手间这时间里具体发生了什么。”

“唉,自从林正英走后,不仅是中国的僵尸文化没落了,连着恐怖片也不恐怖了。

开头神神鬼鬼,结果到结尾一揭秘,全是人为的结果。”

“没办法,不这样拍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合就不让过审,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两个小时的影片很快到了结尾,整个故事终于清晰明了。

故事讲的是一个很现实的家庭矛盾问题。

老张是一个小职员,他的妻子是一个家庭主妇,他俩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叫张圆圆。

虽然一家三口在生活上过有得有些拮据,但也还过得去,但在张圆圆刚满三岁的时候,父亲被迫下岗了。

失去了工作的老张整日酗酒抽烟,整个人都变得浑浑噩噩,妻子忍不住说了他两句,老张不服,于是二人就吵了起来。

从三岁到五岁,年龄还非常小的张圆圆已经听着父母吵了整整两年,

老张喝醉了就跟妻子吵,吵着吵着他就对妻子动起了手,老婆被打老实了,他就把气撒到女儿头上,妻子见状,拼命用身体护着女儿。

有一次老张又喝醉了,下手比往常要重上不少,等他清醒过来,妻子早已倒地不起,这时候女儿刚好起夜,看着倒在地上的妈妈,以及慌了神的爸爸,年仅五岁的张圆圆露出了茫然的眼神。

老张看见女儿一步步走向地上那具正逐渐在冰冷的尸体,大喊一声后连忙将女儿拖到一旁,“你妈妈睡着了,我们不去打扰她好不好。”

老张的手在发抖,声音也在抖,他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失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他会被抓进去坐牢的,他不能进去,圆圆还那么小……

对,他不能进去,圆圆还这么小,他要是进去了,圆圆一个小孩还怎么活?

老张找到了说服自己的理由,他将女儿送回房间,他则是用刀将妻子分了尸,埋到们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对外则谎称妻子得了病,一直到家里躺着。

后来他去找了一份拉货的工作,可能是因为心中怀有愧疚,哪怕再苦再累,他也要攒钱供女儿读书。

可哪怕老张对女儿百般关爱,自那一夜之后,女儿都没有再喊过一声“爸爸”。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张圆圆以出色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国内的知名大学,毕业之后也是愈加努力,成了一位有名的制药师。

老张高兴坏了,他开始到处吹嘘和炫耀他这位女儿,他甚至是在妻子的遗像面前点上了香,告诉她这一个好消息。

一天,老张接到了女儿的电话,说是她准备回家住几天,老张一高兴,一大早就起来研究菜谱。

张圆圆看满桌子的菜,以及坐在对面的父亲,她一句话也没说,弄得老张特别尴尬。

在吃完饭后,老张收拾餐桌的过程中,张圆圆毫无由来地问了一句,“当年,妈妈是怎么走的?”

老张眼中闪几丝愧疚,他没有回答,张圆圆也没有再问。

当晚,女儿的话一直在老张脑海中回荡,最后他烦得睡不着觉,便想去上个厕所,他起床时瞥到了窗户,他看到一个披头散发的“人”站在那,老张被吓得声音发抖,“谁……谁在那?”

那“人”缓缓开口道:“老张,我死得好惨啊。”

那“人”用手掀开了长发。

老张看清楚那张脸后,瞳孔瞬间缩小,因为那“人”正是他死去多年的妻子。

而电影的主体内容便是老张每天都能看见他那亡妻来找他索命,他又是去庙里祈福,又是找来高人做法事,但一点效果也没有。

老张崩溃了。

张圆圆看着老张倚靠在沙发上,嘴里头不停地念叨着:“求求你放过我,只要你放过我,我就想办法把你的骨头找回来,然后请好好安葬,每年清明都给你烧大把大把的纸钱,让你在那边不愁吃不愁穿,只要你肯放过我。”

张圆圆看着崩溃的父亲开口道:“昨晚我妈托梦给我了。”

这话让老张猛然抬头,张圆圆没有理他,“她跟我说,让我想办法劝你去自首。

我问她为什么,她没有回答,只是说让我转告你,让你去自首,你就明白了。”

最终,老张在女儿的陪同下,去派出所自首了,并且在警察的帮助下,找到了张圆圆她母亲的尸骨。

电影的最后,张圆圆来探监,并且把自己下药一事告诉了老张。

“这世上根本就没有鬼,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你内心的投射罢了,那药不过只是将你这多年以来所积累下来的愧疚,稍稍放大了些而已。”

老张沉默地低着头,张圆圆接着说:“其实那天晚上我什么都看到了,我看到你用刀将妈妈的身体分成了好多块,然后你把那些尸块装到了袋子里,用水将地面料上的血冲了一次又一次,最后喷完了一瓶的消毒水,用以掩盖空气中血腥味。

你知道我当时有多害怕吗?我特别害怕你处理完妈妈的尸体,然后又提着刀走进我的房间。

虽然最后并没有这么做,但那一晚你所带给我的恐惧,却伴随了他我整整二十年!”

张圆圆的语气变得激动起来,“当年你喝醉了,就对我们母女俩拳打脚踢,要不是我妈拼了命来保护我,恐怕今天我就不会站在这里了。”

张圆圆擦了擦自己的泪痕,“那个药对人体不会造成什么大的伤害,服用多了,只会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再加上一些心理上的暗示,就会出现幻觉。

只要把药停了,要不了多久症状便会自己消失,所以你不用太过担心,好好在里面接受改造吧。

你刑满释放后,我会为你养老送终的。”

老张因为杀人影响恶劣,因为认罪态度良好,最终,老张被判了20年有期徒刑,而他今年已经61岁了,也就是说等他出来的时候就已经81岁了,而且能不能活到那时候还是个问题。

老张苦笑道:“那也好,至少还能安度一个晚年。”

老张望着天花板,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么多年,终于可以放下了。”

电影在老张默默地注视着女儿离去的背影中结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