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上:
见字如面,儿仲山于应天遥祝二老康健安宁。
探事司结业后,本地住所一切顺意,三叶应天分号诸事井井有条,多赖掌柜辛勤操持。儿虽九江本号出身,每见掌柜日夜勤务,引以为师,受益良多。父亲、兄长之苦心,儿始察于事,感于怀,记于心。
更有扬州秤星随侍,辗转为仆役,受命于兄,闻道于三叶,现随师习商事,早慧聪敏,谦和奋进,儿叹有徒如此,师复何为!
随信另附毛毡一卷,佩针数枚,复录墨图与往年应天宝钞白银兑换记录,各一沓。
儿前日往应天城郊渔村,本意散播虚妄,为日后宝钞运作铺垫造势;谁知蚌中藏珠,儿于凡常渔民居处,偶得此绘图之法。此法简明快捷,黑白之间辨开闭市价,长短之间见日间高低,一图在手,万图莫及,实业贸易动向之兴衰,尽收眼底。
形似蜡烛,故名为,蜡烛图。
墨图累月难记,须臾生错,故依秤星建言,以佩针先定波谷,续而徐徐图之,则无乱矣。
儿惊此物,乃倭人早觉,佚名流传至此。至今举国未知,实应天之先机,自此成三叶之先机,何如!
倭人者,犯海禁而扰居民,此朝愈为民之大患。各树一帜,多称王道,廷前舍脸争岁贡,重洋转售得暴利。一行颇丰,税脱无度,思户部官损,不可计也。
然此蜡烛一图,无关忠奸,无关倭华。寇可利,华亦可利也;寇可往,华亦可往也。
遥记朱夫子《中庸》所言,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此先贤所训,于商于朝,恰如其分,儿深以为妙。
父兄若有意,可作节馈,广而告之,师之效之,互通互助,结友商而兴本业,借东洋花,献西江佛。物尽其用,顺应天道,此非蜡烛图之功德,救民无量耶?
应天此学,偶得“社会责任”之问,扪心反复,自问不得辞。
今以三叶之富,胡氏之资,全国上下所用,不过千余人。
儿此生百年尔尔,若为金银阿堵,何故摧心肝,伤神气,确为财如此?
黄泉既赴,巨资无随。
唯主顾与三叶诸工,夙夜牵于无寐,途远念及绵绵,人为本也。
儿随心而书,鲁语村言,父母姑妄听之,家书耳。
参礼顿首。
儿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