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内,帷幔轻垂,袅袅檀香弥漫在殿中。
太后端坐主位之上,眉目慈和,目光从容地扫过眼前垂首恭立的一众秀女,缓缓扬起唇角,声音温润地道:
“今日你们初入宫门,哀家再见见你们,也是想叮嘱几句。这宫里,不比你们在家中自在,凡事要多留心些才好。”
她语调平静而温柔,虽是叮嘱,却让人听来格外安心。
众秀女纷纷垂首应道:“是,太后娘娘教诲,臣女谨记。”
太后的目光落在宋清仪身上,神情愈发柔和了几分:“清仪,哀家瞧你倒是比旁人沉稳许多,这很好。”
宋清仪从容一笑,福了福身:“多谢太后娘娘厚爱,臣女还需向娘娘好好学习。”
太后闻言微微一笑:“哀家年纪大了,也不再操心这些细枝末节。你若有心,不妨多教教身边这些妹妹们,若能和睦些,哀家便十分欢喜。”
宋清仪眸光柔和,点头应道:“臣女定当竭尽所能。”
一旁的程若婵见太后如此欣赏宋清仪,心里暗自庆幸,低头悄悄吐了口气,紧张的神情缓解不少。
沈芊芊站在一旁,听着太后与宋清仪的对话,神色依旧是淡淡的漫不经心,眼中却透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玩味。
谁知,太后下一刻便将视线落在了她的身上,轻笑道:“沈家丫头,你倒是一点都没变,还是一副懒洋洋的模样。”
沈芊芊顿时回神,忙敛了神色,上前半步,恭恭敬敬行了一礼,笑意却依旧带了几分懒散:“臣女不敢,臣女性子素来如此,还望太后娘娘多担待些。”
她言语间透着几分率真与俏皮,令太后笑意更浓,微微摆了摆手:“罢了,你的性子哀家早就知道,改不得,也不必强改。只要你自己注意分寸便可。”
沈芊芊听罢,露出几分轻松的笑意:“多谢太后娘娘体谅,臣女记下了。”
一旁的周妙音见状,似乎也松了口气,脸上的神色都轻快起来。
然而太后目光微转,又落到周妙音身上,声音温和地问:“妙音丫头,听说你最怕记规矩,今天的规矩可记住了?”
周妙音被点名,一时有些紧张,连忙结结巴巴道:“回太后娘娘,臣女……臣女记了一些,不过规矩太多,有些还没记牢……”
此话一出,殿中宫人们忍俊不禁,太后亦是失笑:“你这丫头倒也实诚,倒不像旁人懂得遮掩。”
周妙音脸颊微微泛红,略显羞涩地低下头去:“臣女笨了些,让娘娘见笑了。”
太后温声笑道:“无妨,你身边不是还有你沈姐姐?她记性好,日后便让她时时提醒你。”
沈芊芊闻言莞尔一笑,转头看了周妙音一眼,无奈地点头:“臣女一定好好盯着她。”
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又转向了陆瑶,目光柔和了些,缓缓道:陆瑶,你虽出身清寒,倒是一身正气、落落大方,比不少世家闺秀还出挑。只是哀家有一言提醒你,这宫里做人做事,有时太过直率反而不美。”
陆瑶听到这话,面容沉静却又隐隐带出几分执拗,沉吟片刻后还是郑重回道:“回太后娘娘,臣女自知性情耿直,或有得罪人之处。但臣女始终认为,为人行事若失了本心,反而难以自处。臣女愿谨记娘娘教诲,只是在原则大义上,臣女无法相让。”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神色微动,沈芊芊唇角微扬,眸中透出赞赏之色;宋清仪亦略带笑意地望了陆瑶一眼,目光柔和包容;倒是程若婵神色略显担忧,偷偷向陆瑶方向瞟了一眼,又迅速垂下头去。
太后静静凝视着陆瑶半晌,却终究温柔一笑,叹道:“你倒是个真性情的孩子,罢了,哀家明白你的意思,也不怪你,只盼你能把握好分寸。”
陆瑶垂眸郑重应道:“多谢娘娘体谅,臣女谨记。”
随后太后又目光落在李青莲与程若婵身上,温声道:“青莲、若婵,你们都是安静的性子,这宫里也最需要你们这样的安分守己之人。宫廷之中,最忌浮躁,哀家希望你们记着这点。”
李青莲温婉一笑,颔首应道:“臣女谨记太后教诲,定当谨守本分。”
程若婵也赶紧应声:“臣女一定牢记娘娘嘱咐。”
太后听罢,又意味深长地扫视了一圈殿内诸人,才缓缓道:“今后,你们彼此之间务必要和睦相处,争斗虽难免,但过了分寸,哀家可就不喜欢了。”
众秀女齐齐恭敬行礼:“臣女们谨遵娘娘教诲。”
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罢了,今日初见,哀家不留你们了。往后的路还长着呢,好好过你们的日子吧。”
众人再度行礼后,缓缓退出了慈宁宫。
慈宁宫外,阳光明媚,气氛却不自觉地轻松下来。沈芊芊伸了个懒腰,侧头看向陆瑶,轻笑道:“陆姐姐今日倒真是威风凛凛,连太后娘娘面前都丝毫不让步。”
陆瑶淡淡看了她一眼,神色却和缓许多,语调仍是清冷的:“我只是不愿说违心的话罢了,若真有得罪之处,也只好认了。”
宋清仪走了过来,语气温和道:“陆姑娘的坦率,我倒觉得难能可贵。大家日后相处久了,自然都会明白的本意。”
程若婵在一旁低头小声道:“不过……陆姐姐,刚才的话,若是被有心之人拿去说事,可怎么办呀?”
李青莲轻笑道:“只要行得端正,自然不怕人说,要是行不端正,也怨不了旁人……”
宋清仪含笑看着她们,心下微微宽慰,缓缓道:“今日入宫之初,彼此能如此相处,已是难得。日后宫中风云莫测,我只希望,我们之间能一直保持这样一份真心相待的情分。”
沈芊芊闻言,略显玩味地看她一眼,懒洋洋地笑道:“清仪姐姐心怀天下,也不怕累着自己。”
宋清仪闻言不以为忤,反而温柔一笑:“我虽不敢说心怀天下,但守住身边一二人情义,倒还是能做到的。”
沈芊芊眸中笑意渐深,微微颔首不再言语,心里却生出几分默契般的认可。
陆瑶望着众人,眼底也带出几分难得的温软,淡淡地说道:“如此,日后便各自珍重”
正说着,忽然前方不远处传来一阵喧闹的声音,几人不由望了过去,却见一队宫人正从花园方向匆匆而过,隐约间似乎夹杂着几句慌乱的议论:
“听说承乾殿那边出了点事……”
宋清仪眉头微微蹙起,面色凝重了几分,低声道:“承乾殿那边好像是陛下平日处理朝政之所,不知出了什么事。”
沈芊芊目光一闪,唇角带了几分若有所思的笑:“这才第一日进宫,就遇上了麻烦事,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陆瑶闻言神色微凛,正色道:“不管如何,还是少掺和这些宫中是非的好。”
沈芊芊眯眼笑了笑,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我可没那个兴致去掺和,只是怕有些事,你躲也躲不掉啊……”
宋清仪轻轻叹了口气,缓声道:“我们还是早些回去吧。毕竟才入宫,很多事情还要仔细些才好。”
几人各自散去
栖凤阁东厢,午后。
日头已偏西,窗外的蝉鸣声一声紧接一声,院里不时有微风吹过,卷动屋檐下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动。
沈芊芊倚在饭桌边,一手托着下巴,一手慢吞吞地用筷子夹着碟子里的酱烧鸭,神情懒散,眉眼带着几分困意。桌上摆着好几道宫中精致的膳食,淡淡的饭香在屋里弥漫着。
对面,周妙音坐得笔直,双手捧着饭碗,眼睛却总往桌上的桂花糕上瞟。
春杏站在沈芊芊身侧,弯着眼睛笑着看了一会儿,忍不住低声凑过来:“主子,周主子好像盯着那盘桂花糕看半天了。”
沈芊芊轻轻勾唇,懒洋洋地说道:“她不吃是客气,若真客气得住才叫奇了。”
果然,话音刚落,周妙音便悄悄伸出筷子,夹了一块桂花糕放进碗里,眼睛一亮:“沈姐姐,这糕点比秀女院好吃多了!”
春杏捂嘴轻笑,转身去给沈芊芊添了一盏茶。
一旁的云岚却面色沉静,轻声劝道:“主子,糕点虽好,午膳时还是少吃些甜的,晚些容易积食。”
周妙音嘴角含着一口糕,含糊道:“可它真的好香……”
云岚温声叮嘱:“吃几口就罢了,下午还要随沈主子一道熟悉栖凤阁,主子若吃撑了,怕是连走路都费劲呢。”
沈芊芊听得好笑,抬眸看了眼对面正在为糕点发愁的周妙音,半玩笑半认真地道:“她撑着也好,少晃悠,省得总黏着我。”
“沈姐姐——”周妙音委屈地瘪瘪嘴。
沈芊芊挑眉:“我说错了吗?小尾巴。”
春杏轻笑道:“主子身边有周姑娘这般亲近之人,是福气呢。”
沈芊芊轻哼一声,未置可否,只慢悠悠喝了口茶。
气氛渐渐松快,屋内轻风拂过,带着些清凉气息。
周妙音鼓着腮帮子,低头想了片刻,忽而小声嘀咕:“反正我才不管,沈姐姐去哪儿我去哪儿。”
沈芊芊无奈地看了她一眼,眼底却不自觉染上几分笑意。
春杏见状,在旁忍不住憋笑,低低感叹一句:“主子和周姑娘的感情,当真是深厚,奴婢瞧着都觉得暖烘烘的。”
沈芊芊倚在椅背上,微微侧首,看了春杏一眼:“你今日倒是牙尖嘴利。”
春杏吐了吐舌头,机灵地退后半步:“奴婢不敢了。”
沈芊芊轻笑,随手捻起筷子,又夹了块炖好的莲藕放进自己碗里,慢悠悠道:“这宫里的饭,确实比秀女院讲究些,可惜……怕好景不长。”
话音一落,周妙音咬着桂花糕的动作一顿,眼神带了些天真的不解:“怎么不长?我们不是都分到了好院子吗?”
沈芊芊支着腮帮子,含笑不语,只拿眼角余光扫了她一眼,没正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