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我跟朋友好不容易见面坐在文化宫的台阶上吹着冷风说的。
我一直认为“下次”是个很遥远的时间。下次见,下次一定,下次约饭,下次出来遛弯,等下次有机会吧。
下次好像是一种托辞,迟疑,不确定的,不得不回复的。
这个寒假保不齐是我学生时代最后一个长假期,我总是很珍惜这个假期,跟朋友们约见面,跟排了满满档期一样,也希望是最好的状态见面,因为我知道下次见面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不知道我能不能回家不知道能不能对上时间。
然后分开的时候再我跟朋友们开玩笑说,我等着你们旅游来见我。
最近的梦特别多特别频繁,多是隐晦的表达死亡的。我不知道这是意味着什么,且不说中国人骨子里对生死的看法,光是光怪陆离的梦就扰得我睡眠很痛苦。
临启程了却又更思家了,这种感觉像是高中周末下午刚洗完头发坐在椅子上晃啊晃,拿着被允许玩几个小时的手机脑袋空空随意切换软件,脚边是收拾好的书包里边放着妈妈给带的饭包,还有半个小时就要返校,然后踏上校车,在睡梦中摇摇晃晃的到了学校,收拾东西坐在教室开始上晚自习。
大学就像变向的高中,每次离家前几天是最痛苦的,数着天盯着自己的返程时间,爸妈变着法做好吃的,言语里都是不舍,到了回程那天看着路上一闪而过的窗外的风景,机场安检外一步一挥手,飞机起落的不真实感,落地的恍惚和突变的天气,晚上躺着棺材一样的小床上还感觉自己在天上受气流颠簸。
我想这是每一个离家远点的孩子的痛苦。
因为是最后一个假期,在家简直就是皇帝一样的待遇,本来想着要不早点开学和爹出去旅游结果还是因为不可抗力原因没出发,这几天在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还有几天就要走了,你不想我啊?”回答永远都是“谁想你,走了好省得天天在家烦人。”然后再接一句“再回来得明年咯。”突然意识到原来下次回家要一年,这个年刚过就盼望下一个年了。
今年过年晚,总感觉这个假期什么都没干,放假前计划的事情没有几件做完了,然后又要踏上回程了。
人什么时候能够学会分离。
早点再见吧。
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