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流言蔓延,暗流涌动
京城的秋日,凉意渐浓,然而,隐于风中的暗潮却比往日更加汹涌。
——某世家千金,自幼医术天赋卓绝,十岁便能诊断疑难病症,太医院朱院判曾当众夸赞,言其医道天资,堪比当年的天机门传人。
这句流言,如同投进湖心的石子,激起千层波澜。
一个已覆灭百年的神秘门派,一个传承秘术的家族,忽然之间,仿佛有人刻意拨弄,将它与李家扯上了关系。
消息传入宫中,也传入京中各大世家之耳,一时间,许多人都在暗中关注,试图探明流言真假。
而在贵族世家、医者学士们探讨此事的同时,宫闱之中,一位身份尊贵的贵妇正在静静地等待着事态的发展。
第二节:柳夫人的算计
柳夫人端坐在雅致的花厅中,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目光落在庭院中迎风而立的秋菊上,神色深沉。
她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眸光微动,思绪却早已飘回半月前。
那日,她亲自送嫡孙女入京中女学,顺道拜访了几位京中贵妇。
当时,一众贵妇正围坐闲聊,话题自然离不开各家子嗣。有贵妇笑道:“你们听说了吗?李太医家的三小姐,年方十岁,已得太医院朱院判青眼相看,称她医道天资不凡。”
柳夫人当时只是微微一笑,正要将此事略过,另一名贵妇却忽然压低声音,含笑道:“可不仅仅如此呢,我听说,前些日子,在荣恩侯府席宴之上,李三小姐当众施针,硬生生从鬼门关将一名垂死的婢女救了回来。”
“这话可当真?”有人惊讶。
“自然是真的。”那贵妇眨眨眼,语气带着些许羡慕,“能有这等医术,真真是天生慧根,若是个男子,只怕将来必是太医院翘楚。”
柳夫人手中的茶盏微微一滞。父亲曾多次与她提及天机令的神奇之事,
“天机令,择主而存,唯承天机者,方可解其秘。”
“持天机令者,可窥天道,观帝星,察世间变局。”
多年来,她一直在寻找天机令的下落,甚至怀疑它已湮灭于历史尘埃之中。
然而,李家的这位三小姐……
——十岁便显露惊人医术天赋。
——能在生死关头施针救人。
——偏偏,她的家族,出身医者世家。
这一切,巧合得令人心生警惕。
她无法确定,天机令是否真的在李家,但她必须试探一番。
于是,马车事故发生了。
她要的,不过是一个“意外”,一个或许能让李疏桐暴露自身秘密的局面。
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李疏桐落车被人救下,仅是被惊吓高烧三日,昏迷不醒,最终靠着寻常汤药就渐渐康复,丝毫没有展现出异于常人的迹象。
这让柳夫人心生犹疑。
是她尚未觉醒,还是她根本没有天机令?
但她不介意,再推一把。
于是,一场流言,在她的推动下,悄然蔓延开来。
借助柳贵妃的宫中影响力,她让人在京中权贵圈中散播消息——提及天机门的旧事,顺势将李疏桐的名字带入其中,让那些对天机之术感兴趣的权臣、勋贵,甚至宗室皇家都开始关注李家。
她要的,只是一个引子。
只要有更多人对李家感兴趣,李家便不会有清净日子。
而她,只需静待时机成熟,便能坐收渔翁之利。
第三节:李家的警觉
梧桐院内,秋风微凉,庭院中桂花飘落,空气中带着淡淡的幽香。
李疏桐坐在庭中软榻上,身上披着一件绣着兰草暗纹的披风,手中捧着一本医书,目光微微下垂,似是专心研读,实则神色若有所思。
白芷从外匆匆走来,低声道:“小姐,外头的流言,愈演愈烈了。”
李疏桐微微抬眸,目光沉静:“说什么?”
白芷皱眉道:“说小姐天资卓绝,医道非凡,甚至有人拿小姐比作天机门传人。”
李疏桐眸光微沉,抿了抿唇,指尖轻轻敲了敲书面:“谁在散布这些话?”
“奴婢查过,京中不少士族世家都在议论,甚至连宫里也有所耳闻。”白芷压低声音,“可流言最早的源头……似乎指向柳夫人。”
李疏桐轻轻摩挲着指尖,眸光幽幽。
这件事,从一开始便透露着不寻常。
她虽医术不错,但在京城世家圈中,不过是个籍籍无名的小姑娘,何以会突然被抬上风口浪尖?
——唯一的解释,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而此人,很可能便是柳夫人。
李远昀、李远承也已得到消息,今日特地前来与她商议对策。
“大哥,二哥。”李疏桐放下手中的书,目光微凝,“这件事,怎么看?”
李远昀沉吟片刻,缓缓道:“有人刻意散布流言,逼我们李家走到台前。”
“想让我们暴露什么?”李远承眉头紧蹙。
“天机令。”李疏桐缓缓吐出这三个字。
李远昀与李远承同时一震。
片刻后,李远昀深吸一口气,目光深沉:“所以,幕后之人怀疑天机令在你手里。”
“可问题是,我们李家何时曾接触过天机令?”李远承皱眉。
李疏桐低垂着眼眸,指尖缓缓拂过书页,脑海中忽然浮现出过往的一幕——
李家三小姐自小跟随祖父李长青学医,一手针灸之术已在大多数普通医者之上,只是年幼力弱平日不曾显露,但曾在一次参加宴请时,当众施针救了一个婢女。
那日,她无意间展露出的医术,或许便是柳夫人怀疑的开端。
“他们有证据吗?”李远承声音低沉。
“他们不需要证据。”李远昀缓缓道,“他们只需要让流言四起,让所有人都盯着我们,那时,我们便不管有没有天机令,只要沾上分毫,都会成为众矢之的,更别提皇室的忌讳……”
李疏桐缓缓合上书,眸中浮现一抹冷意。
“既然他们想要看戏,那我们……便陪他们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