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中国远征军优秀参谋小林 > 第98章 嘉奖

第98章 嘉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叫赵家骧来。”杜聿明放下电报,对副官说。

片刻后,赵家骧推门而入。

杜聿明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语气也柔和许多:“廖耀湘那本《森林作战法》,已经被美军编进教材了。你说说,这是不是咱们国军的一大光彩?”

赵家骧闻言一笑,神色间带着一份难得的轻松与骄傲:“确实是好消息。林安这孩子——是块宝。随夫人访美一趟,不只替咱们说了话,还把这本战术册子送进了人家的课堂。这份心思,这份能力,不简单。”

杜聿明微微颔首,像是随口一问:“她是怎么拿到那册子的?”

赵家骧略作思索,道:“她在昆明短暂停留那次,我请她跟参谋处几位一块吃饭。席间我随口提了一句,说廖师长新写了本总结丛林战经验的手册。她听了很有兴趣,回头便找来看了。”

杜聿明轻轻“嗯”了一声,语调似乎不带什么意味:“那你也算出了把力。”

赵家骧连忙摆手:“我可担不起,全是她自己识货。”

杜聿明只是笑了笑,道:“你安排一下,我们这边也组织大家学习学习。”

赵家骧应了一声,行礼告退。

屋子重新静下来,杜聿明慢慢放下电报,神色变得沉静。他眼中原本掩着的笑意,此刻像潮水退去,露出一层更深的波澜。

他其实心里有数。

“偶然听说、主动翻译、再亲自递交”——是她一贯的行事方式。直接、热切、毫不掩饰。

她从来如此:主动提出绘图、翻译、整合情报、研究术语……几乎每一项对军队有益的杂事,她都愿意一头扎进去,哪怕吃力不讨好,也毫无怨言。

这样看,这次不过是她的又一次主动出击。

但他记得那一次,他问她愿不愿意回第五军。她下意识地看向廖耀湘。

那一眼,轻得像羽毛,落下的分量却极重。

像她这样的姑娘,心里藏不住事。

现在再看这件事——就更耐人寻味了。

听到廖耀湘的作品就要去,没人要求却主动翻译,还能找到时机获得战争部的青眼。

最重要的是,她以前做的那些事情,都让她因功升中尉、上尉、或者至少是他或者廖耀湘的口头嘉奖。可是这件事她付出的心力,恐怕已经超越了使她升上尉的《军事术语对照表》,可她却默默的隐身了。

她这一手,还事先知会了军令部,走的是林蔚那条线。杜聿明轻轻一笑:从她选择汇报给林蔚,而非通过驻美使馆或武官系统,就能看出她的“心虚”——还是觉得林蔚是自己人。但这件事,根本不需要藏着掖着。

她做得如此漂亮,体面、妥帖,公私分明到几乎无懈可击。旁人看去,顶多是林安有眼力、有胆识,顺手为国军办了一件好事。可在杜聿明眼里,这“顺手”,顺得太刚好,太自然,反倒不像巧合。

只有他,看得出这件事不是偶然,而是很有心了。

她替廖耀湘做的,远远不止于“翻译一本书”。她是亲手把他的荣誉送出国门,又亲手将它包好,系上蝴蝶结,再敬敬重重地托回来。

他忽然又有些迟疑,林安也给自己送过鞋,是不是她一视同仁地关爱长官?

随即他又打消这个念头——送鞋只需要一些对私人空间的冒犯。可她对廖耀湘这样的保持距离、维护体面,可是一点都不私人。而翻译一本书,所花费的心力,和主动推介的眼力劲和勇气,又不可同日而语了。

他还穿着林安送的鞋,这姑娘即使不在第五军了,他仍然觉得她是他的兵。(P.S.这就是送领导实用日用品的好处)

“唉……”他叹了一声,低低的,像说给自己听,“这孩子……”

事情做得这么漂亮,他连个提醒都不好说。说重了伤人,说轻了不管用。真到那一步,他还能拿她怎么样?扣职?申诫?——荒唐。

他心里泛起一层烦躁。

林安那点心思,不求名分,不求回应,却在为廖耀湘的名声铺路。她甚至懂得:得让别人口中传出来,他才立得住。

杜聿明靠在椅背上,拧紧了眉头,抬眼望着屋顶半晌没动。

她不能把青春耗在一个有家室的男人身上,对她、对廖耀湘都不是好事。

他心里转着念头:等她从华盛顿回来,是得给她张罗张罗婚事。得找个年轻的,正派的,有本事的,还得有点心气儿——镇得住她,也让她收收心。

他对副官随口吩咐道,“咱们部队里中校以上未婚的名单拿来我看。”

?

军政部通报是上午送到的,副官亲自拿进来时,还有点掩不住笑意:“师长,这回可是全军都知道了。”

廖耀湘放下茶杯,接过通报。

只看了开头几行,他嘴角就轻轻一扬。

《森林作战法》,入选美军战争学院教学参考材料;其战术理论与地形分析部分,获得正面评价,认为“具高度实用性与原创性”;战区司令部建议各部研读,军政部予以通报嘉奖。

他一边看,一边往后靠了靠椅背,动作缓慢,眼神却带着光。他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头,像是把一口气咽回了胸中,化成了一种沉静的满足。

副官试探着说:“上面还提了建议,说适合扩编为一整套丛林战教材,作为我军对外交流的参考手册。”

廖耀湘笑了:“讲得好听。以前写这些,哪个人当回事?现在美国人一句话,全都想学了。”

他语气不重,却透着一股压不住的得意。

这本书他是亲手攒的,从缅北一路打过来,每个战例都是真刀真枪敲出来的。他知道自己写得好,可一直没人在军部层面真正拿去当回事。如今美方点了头,军政部发了通报——不止部下,连平级、上级都会看到。

他起身走到窗边,眯眼看了看天色,又回头对副官道:“林安是不是去了美国?这事她办的?”

副官摇头:“属下不清楚,只知道通报是从侍从室发来的,署名是军政部。”

他“嗯”了一声,心里已经大致有了判断。

他的书只送了杜聿明一份,多半是杜聿明安排林安带去的。林安干事稳,文笔又好,是个合适的执行人选。

他想了想,提笔写了一封电报给杜聿明。

“愚作入美军教材,军政部通报嘉奖,实感意外之喜。料系司令指示,特此致谢。”

杜聿明站在办公桌后,手里拿着廖耀湘的电报,读了两遍。

“料系司令指示,特此致谢。”

他一笑——这倒也真是合情合理的猜法。

林安确实是从自己这里拿去的书稿。

这“料系司令指示”六个字,他没打算更正,也没兴趣解释。

“书稿内容精炼,战术可行,嘉奖实至名归。林中校执行得力,已另有呈报。”

他把电报交给副官:“照此发去。”

他清楚,林安这点小心思,最好不要暴露。

廖耀湘看完,点了点头,自言自语:

“嗯,那就说得通了。”

廖耀湘把电报合上,心头一块小疑问也随之落地。

他收起通报,语气平静却笃定地吩咐:“通知作战科,开一个短会。我再亲自讲一讲这本书,既然军政部都发了话,我们自己人更不能落下。”

副官应声离去。

———

(以下对话为英文)

“林安,你那本小册子搞得相当不错,”黄仁泉一边洗牌一边说,“国内现在都有人在问我:‘这位廖耀湘到底是谁?’”

“啊?”林安微微一愣,“你怎么知道的?”

“拜托!”黄仁泉手里的牌哗啦啦地滑过桌面,“我可也是有正式工作的好吧,我是驻美大使馆的上校武官,不是来这儿专职陪你打牌的。”

“哦哦哦……”林安心虚地摸了摸鼻子,半开玩笑地说,“我还以为你是荷官呢……”

黄仁泉翻了个白眼,开始发牌,“给廖耀湘发了全军通报嘉奖,我在想,你的那一份也该在路上了。可能要等你回国,他们喜欢这种——你知道的——戏剧性的时机。”

林安沉默了片刻,“说实话,我做的事情太零碎,什么都掺一点,恐怕不太适合拿来在部队里通报。最后也许就是蒋夫人给个口头嘉奖,算是画个句号。”

黄仁泉的发牌动作顿了一下,语气意味深长:“对一个刚刚把战术教材送进美军战争学院的人来说,你这也太低调了。”

林安耸耸肩,撇了撇嘴,“我只是实话实说。”

坐在她对面的杜鲁门参议员,正饶有兴致地歪着头看她:“你们一直在谈的这本‘小册子’,到底是什么?”

“哦,”林安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是一本关于丛林作战的野战手册——主要基于缅甸前线的实战经验。”

杜鲁门身边的一位助手,一个瘦削、戴金丝眼镜的男子探过身来,语气带着好奇:“是你写的吗?”

“是我翻译、编辑、整理并推荐出去的,”她回答得很平静。

“丛林战的理论原作者是廖耀湘——我们的一位将军。我也补充了一些关于FAC的作战实践,作为附录资料。”

黄仁泉用手指轻敲桌面,“好了好了,战争话题聊得够多了。让我们看看今晚谁是第一个输血的。”

扑克牌飞快地发开,筹码在桌面上啪啪作响。杜鲁门仍带着笑,似乎还在咀嚼林安的话,目光再次落在她脸上。

“你知道吗,林小姐,我这几年见过不少会打仗的军人。但能动脑、能写作,又能在掌声响起的时候悄悄退场的,可不多见。”

林安的指尖短暂停在牌上。然后她轻轻一笑,语气柔和:

“总得有人来做胜利的‘代笔人(ghostwriter)’吧。”

杜鲁门轻声笑了:“她有热情,也知道什么时候退出聚光灯。这种人,很少见。”

林安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牌,语气轻快:

“聚光灯太烫,我还是喜欢待在阴影里。”

——再说,刚刚见过罗斯福的林安觉得自己现在就像是一口热灶,再烧,就要爆了。

如果她知道地球对面的杜聿明正在为她遮掩,她只会说杜长官你真的懂我。当然,婚事什么的还是算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