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潇洒息侯
适值阳春三月,太后跟王后,还有几个妃嫔正在御花园中赏花。众人见大王急急而来,忙行礼。
息侯笑着摆了摆手,向太后请了安,跟太后说:“母后,儿臣有一事想跟您商量。”
太后看着息侯,笑道:“看来大王今天有兴致,有什么事要跟哀家商量?”
息侯忙道:“母后,蔡国与我息国都是国姓,乃是同根同源之辈,只因几十年前,蔡国负我父王,自此两国便再无交际。如今老蔡侯已不在,姬献舞做了蔡国的国君,而父王也已仙逝多年。听说蔡侯要迎娶陈国长公主,儿臣想趁此机会,先去陈国贺喜,再去蔡国贺喜,如此,就可以同时与两国交好。”
太后一听,立即高兴了,这可是姬残星自继位以来,第一次主动为国事着想。
太后欣慰的点头,笑道:“大王成熟稳重了,知道为国事操心,这是极好的。哀家立刻着人去准备,先去陈国送贺礼,再去蔡国参加蔡侯的婚礼,那样的话,两不误!”
太后跟几个老臣为息侯准备了一番,息侯带上贺礼和几十个侍卫便出发了。
一路上,息侯如出笼的鸟儿,心情好到了极点,他们一边赶路,一边游山玩水,倒也自在。路上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他们便到了陈国都城宛丘。
陈王热情地接待了息侯。
让陈王想不到的是,这位息国的新君也真是随意,不穿君王之服,不戴君王之冠,一袭江湖人士所穿的白色衣衫,青巾束发,面如冠玉,洒脱脱一位江湖俊侠客。
妫杵臼就喜欢这样的人,如果不是非做君王不可,他也会像姬残星一样,他也不喜死板的君王之状,所以,当他看到姬残星的打扮时,高兴地拉着息侯的手哈哈大笑着说:“寡人就喜欢跟息王这般洒脱之人交友。”
没成想,两人竟成了至交。
息侯除了礼节上该做的事外,只要瞅着时间,便在宛丘城内四处游玩,可谓玩得不亦乐乎。
大公主出嫁的日子临近,息侯也该离开了,这日,他去跟陈侯道别,说要提前去往蔡国。
看着风采照人的姬残星,妫杵臼竟有些不舍,他拉着息侯的手说:“残星,这一别,究竟何时能再见?”
息侯笑道:“陈王放心,等去蔡国道完喜,残星回国之前,再来见陈王一面,好不容易出来这一趟,得玩个痛快。”
妫杵臼哈哈大笑,愉快的答应了,说长公主出嫁前,他确实没多少时间陪息王,但长公主嫁出后,时间可就宽裕的多了。两人定下,嫁走长公主,息王去蔡国贺完喜,再聚。
陈王带着几位大臣相送,姬残星带着侍卫拜别陈王,刚出大殿宫门,迎面碰上了往这边跑的三公主妫随。
不知是谁又惹着那位飞扬跋扈的三公主了,她正要开口骂,猛一抬头,看到了不远处的姬残星,一那张俊俏的脸,让人如沐春风的笑,风流的身段,妫随整个人石化。
妫随呆住,她愣愣的站着,呆呆的看着姬残星,忘了说话,忘了抬脚,像是被施了魔法,站定不动。
姬残星也一愣,但他还是非常有礼貌的问了句:“姑娘,你没事吧?”
跟着妫随的一个小宫女跑得气喘吁吁,急忙弯腰行礼:“公子好,公子,我家三公主无事,不好意思了。”
姬残星淡淡笑了笑,绕过妫随,带着侍卫离开。
等妫随缓过那股劲,清醒过来,姬残星已走出了王宫。
妫随两眼痴痴,有些失魂般地问:“那是哪家的公子?”
旁边的一位宫人急忙回答:“回三公主,那位是息国的国君,他是专程来我陈国贺喜的。”
妫随双颊飞红晕,她眼睛一亮,嘴角上扬,把刚才生气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撒腿向王后宫跑去。
王后正跟妃嫔们准备着大公主的嫁妆,众人一见三公主风风火火地跑来,有脸上带笑的,也有皱眉的,大家都知道,最没公主样的就是这位三公主。
妫随问了声安,咽了口唾沫,还没开口的,王后笑着先问了:“随儿,何事跑成这样?”
妫随也不管有多少人,喘着气问:“母后,这几日是不是息国的国君来我陈国了?”
陈后笑着点头道:“是啊!你父王刚送走了他,听你父王说,息侯不是一般人,你父王还从没这般喜欢过一个外人呢!想来是很优秀。”
妫随的小脸更红了,心跳得也更厉害,她偷眼瞧了一下王后,红着脸道:“母后,您快去让父王把息侯叫回来。”
王后张了张嘴,以为自己听错了,然后吃惊地看着妫随,不解地问:“随儿,为什么?有事吗?”
妫随咬了一下嘴唇,红着脸说:“母后,随儿要嫁给息侯,你快去让叔父王把他叫回来。”
妫随此言一出,屋内安静,众人惊得张着嘴,不知说什么好。
妫随却又催王后:“母后,你快去啊!要不然,他……他可要出城了。”
王后稳了稳神,急忙说:“好好好,随儿,你先回公主府,本宫这就去找你父王。”
妫随双眼盯着王后,王后告诉她,自己收拾一下就去见大王,妫随这才转身走了。
看着妫随离开的背影,众人都窍笑叹息,却没一个开口说话的。
旁边的赖夫人轻咳一声,笑道:“王后,今年是不是我陈国的幸运年?我们这三公主也真够率性的啊!”
王后叹了口气,道:“你们忙着这儿的,本宫先去找大王。”
……
息侯带着随身侍卫出了宛丘城。绕过桃花山去往西南,便是蔡国。走到桃花山下时,息侯竟忍不住往山上看了看,漫山遍野的桃花正灼灼地开着,风一吹,空气里全是桃花淡淡的清幽之香,他突然就产生了一股冲动,一股到山上看看的冲动。
有了这股冲动,他便想付诸行动,但三个大侍卫都表示反对,侍卫长林青急忙说:“大王,我们须要在陈国大公主出嫁前去到蔡国,切不可再因它事而耽误。我们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与蔡国交好。”
息侯无所谓的笑道:“寡人知道,见到这样一座山,满山都是桃花,寡人还是第一次见,所以,定要上山去看看,我息国可没有如此美丽的山。走吧,不用绕过此山,翻过此山,不是一样吗?”
侍卫长林青让几十个侍卫绕过山,到山那边等着他们,只他们三个大侍卫护着息侯上了山。
每年三月,宛丘城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会在迎神日登桃花山祈福,今年也不例外,只是今日已到正午,所以山上人并不多。
主仆四人一边走一边欣赏,还时不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心情格外舒畅。及至半山腰,转过一个山墙,入眼处便桃花庵。
看着那掩映在桃花林里的庵,息侯笑道:“真是极致,在这桃花山上居然还有桃花庵?也是啊!唯有这样的山才能配上这样的庵啊!进去看看吧!”
林青急忙说:“大王,使不得,庵是出家女尼修行之地,我们四个大男人进去,总是不合适的。”
息侯笑道:“无妨!我们只是进去跪拜一下神仙。我相信上山来的游众也定会到那庵里去跪拜,既然有庙庵,定会供奉着仙人。”
三个侍卫只好跟着息侯进了桃花庵。
适值众女尼正在后园之外的空地上接受觉慧师太的教诲,每年桃花山上的桃花一开,宛丘城内的人基本都会到山上来赏花跪拜庵内供奉的女娲娘娘及其他众神,所以,每年桃花盛开之时,也是桃花庵最忙的时候,每忙一段时日,师太便会给弟子们上课,为的是让众弟子能更好地接待山下信众。
已近中午,山上的游人几乎走光,师太让妙空召集众弟子去后园讲话,前院里只留下了两个年纪较轻的小尼看着。息侯三人进庵门,两个小尼在树荫下玩斗棒游戏,没看见他们。
林青刚要去问话,息侯朝他摆了摆手,四人绕过那两个小尼,直接进了殿,逐个殿拜了一番,刚要向后院走,突然看到一块牌子立在旁边,上写:“信众止步!”
林青忙低声道:“大王,我们回吧!”
竟不知为什么,姬残星却没管牌子上写的,他觉得有股神奇的力量似乎在牵引着他,让他不由自主的抬脚向后院走去,三个侍卫只好跟在后面。
一进后院,他们才看清,原来是女尼居住休息之地。
后院很大,周边是一间间的房屋,正中是一个不小的花园,花园内一座小山,山下一座凉亭,亭旁边是一个水塘,里面有水有鱼,旁边是几株桃树,正开得艳艳,还有几株柳树,已见嫩黄之色。
息侯本想立即转身离开,可亭中一女子却将他的目光吸引住了。他驻足而望,那女子一袭粉衣,正背对着他们坐于亭内,亭内是一古琴,悠扬的琴声自女子手下飘出,旁边站着一位绿衣女子,正面带微笑的专心地听着。
息侯跟三个侍卫如同被施了法般,定定地站着,听得出了神,那曲子太美,太令人心神舒畅,在阳春三月里,在桃花盛开的桃花山上,在世外桃源般的庵里,听上这样一首美妙的如同天籁般的曲子,真如进了仙境一般。
姬残星的心突然狂跳起来,不用看,他能感觉到,那位粉衣女子一定极美,极俏,说不定就是他的命中之人。否则,自己为什么会大中午的跑到桃花山上?还违反庵规的跑到女尼居住之后院?答案就在这里,那位粉衣女子。
姬残星咽了口唾沫,呆呆站着,静静听着,面上云淡风情,心里却是波涛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