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历史八卦研究室 > 第23章 姚崇宋璟张九龄

第23章 姚崇宋璟张九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受到影响的不止这两个时空。

唐朝的其他皇帝,也都各有反应。

中唐和晚唐倒是还好,毕竟间隔太远了,彼此没有直接关系。

但一些离得近的。

武周时期,唐中宗时期,唐睿宗时期等,还是稍微引起了一丝波澜的。

以前李显和李旦都以为李贤跟自己是同母所出,态度自是不一般,私底下没少给对方鸣不平,可现在得知了“真相”,情绪不能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吧,却也没有之前那么真情实感了。

一些原本计划好的追封和哀荣,还有给李贤后代的优待,这会儿顿时就没那么热切了。

……

但孙昊并不关心这些。

给自己放了两天假,略微调节了一番后,他就又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早在确定要做唐朝的视频的时候,他就一并决定好了两期视频的主题,所以这会儿,倒是不必再为选题而苦恼。

于是,各个时空的人很快就看到了新视频的标题,【《姚崇宋璟张九龄:不赏军功可还行?》】

……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经过这么多期视频的洗礼,再次看到天幕出现的动静,各个时空的人都不会再大惊小怪了。

让大家震惊的,是这期视频的标题本身——

“不赏军功?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吗?”

“疯了吧!”

“这世界终于癫成了我不认识的样子_(:з」∠)_”

“姚崇宋璟可都是大唐四大名相,不至于这么离谱吧?”

“………………楼上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这个大唐四大名相,是司马光给评的,他什么成分不用我多说吧?”

“啊,这……”

“司马光的评价,基本上都得反过来看。笑哭.JPG”

“……”

古人们对此也都是一片哗然。

再不懂朝政的人,也都不会不明白“不赏军功”这四个字的分量啊!

人干事?!

这是奔着逼大头兵造反去的吧!

前面的人还稍微好一点。

他们又不认识姚崇等人,只是觉得这件事情本身很离谱,顺带鄙视一下唐朝,能让提出这种政策的人成为四大名相,唐朝是要有多么缺乏人才啊?!

(唐朝人:我们不是!我们没有!)

见微知著。

能在军事方面提出这样的政策,其他方面估计也不遑多让吧,众人都不敢想,有这样的丞相,百姓的生活会有多么水深火热?!

可到了唐朝,画风却为之一变。

前面几个皇帝的嘴角都是抽搐个不停。

——我大唐何德何能,能拥有此等人才,还一来就来三个啊?!

他们就想知道,究竟是哪个不肖子孙“慧眼如炬”,把人给挖掘出来的,最好别是自己的儿子或孙子,不然,非得好好赏对方一顿竹笋炒肉不可!

……

但这些都是唐玄宗一朝之前的情况。

等着到了唐玄宗时期,气氛就又不一样了。

李隆基的脸色瞬间就黑透了。

因为天幕上提到的三个人,都已经当过丞相了,不赏军功这条政策,也已经实施下去了,还是他亲自点头的。

实不相瞒,李隆基自己现在回忆一下,也感觉很不可思议,他当初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他竟然同意了?!!!

不过,这一时期的李隆基,那可是出了名的刚愎自用,他是皇帝,他能有错么,真要有,那也是被别人蛊惑的,是受到了奸臣的蒙蔽,于是,姚崇等人顿时就被李隆基迁怒了。

……

至于唐玄宗往后的朝代?

不好意思。

因为安史之乱太过“耀眼”的缘故,别说后面的宋元明清了,就是唐朝自己人,也很少有知晓唐玄宗时期曾经实施过这种政策的。

故而大家此时都是一副地铁老爷爷看手机的表情。

知道李隆基后期昏庸,却没想到他能这么昏庸啊,不赏军功,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咦?

等等!

有熟悉这一段历史的人突然反应过来,姚崇宋璟张九龄,这特么根本不是李隆基执政后期啊,尤其是姚崇,他在开元元年就被李隆基提拔成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了,尼玛,简直不要太离谱!

所以,问题来了,姚崇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不赏军功”的,如果是这时候就提出来,并且李隆基也采纳了,那李隆基这个皇帝,又该怎么评价呢?!

他真的是大家印象当中的那样前期英明后期昏庸吗?!

——众人心头不禁闪过这样的疑惑。

不过,这么想的终究只是少数,大部分人,都还在纠结“不赏军功”本身——

“姚崇他们不是名相嘛,怎么可能干出这种事情?”

“不是名相也干不出来啊!”

“太离谱了!”

“敢拿军队开玩笑,找死呢?”

“怪不得会爆发安史之乱。”

“…………朕还是感觉不能接受,里面会不会存在什么误会?比如当时只是有人提出了这种想法,但并没有真正实施?”

……

没有真正实施?

嗯,对此,孙昊表示,如果没有真正实施的话,就不会有这期视频了啊!

他很快就进入了正题——

【大家好,这里是新人up主,历史八卦星人,专业研究历史八卦。】

【看到视频标题,大家想必已经知道今天的主角是谁了。】

【没错。】

【正是被誉为大唐四大名相之二的姚崇,宋璟,以及玄宗朝最后一个贤相的张九龄,虽然这三个人的执政时间并不连续,可三人在某方面的执政方针,却是一脉相传。】

【是的。】

【这里说的就是“不赏军功”:)】

【因此,这期视频,我们就来好好讨论一下三人都对“开元盛世”做出了怎样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及,这些所谓的贤相,是否真有传闻中那样德才兼备。】

李隆基闻言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因为除了无能狂怒,他确实什么也做不了_(:з」∠)_

此时已是天宝年间,视频当中提到的三个主人公,姚崇病逝于开元九年,宋璟病逝于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病逝于开元二十八年,三人都已经不在了。

他总不能派人去挖坟吧?!

当然,他倒不是干不出来这样的事情,只是如果真这么干了,岂不是等于同意了天幕的说法,承认三人都犯下大错,自己也识人不清?!

这怎么能行?!

李隆基对此完全无法接受。

所以,他只能梗着脖子,做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反正到目前为止,天幕除了播放一些视频,也没干别的,更无法直接干涉他所在的时空,那他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今天这事儿爆出来,了不起也就是民间有些议论,只要镇压下去就行了,之前他一日杀三子,还有强抢儿媳妇的时候,又不是没干过类似的事情。

只是,李隆基在这么想的同时,显然并不知晓,在距离皇城不远的地方,他的现任丞相李林甫,正幸灾乐祸不已。

李林甫对姚崇和宋璟倒是没什么感觉,可他跟张九龄的恩怨,那可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眼下能有这个狠狠踩对方一脚的机会,他不推波助澜就不错了,如何愿意帮忙化解呢?!

于是,赶在李隆基下令之前,李林甫就先一步派出了心腹,让他们好好帮自己曾经的上司,宣传一下对方制定的那些国策,务必要做到“深入人心”。

……

但这些都影响不到天幕。

【不赏军功这个政策,由姚崇提出,宋璟贯彻落实,张九龄发扬光大。】

【港真,这样的奇葩,寻常皇帝碰上一个都不容易,偏李隆基“气运”逆天,一来就来三个,有他们真是大唐的福气啊!】

唐朝皇帝们,“……………………”

这福气给你要不要啊?!

【先说姚崇。】

【姚崇拜相的时间相当早。】

【开元元年,唐玄宗到新丰检阅军队,姚崇当时正在同州担任刺史,距离新丰不到三百里,按照惯例,他应该前去见驾,唐玄宗也刚好传唤了他,于是,君臣便有了一番交谈。】

【从事后的发展来看,双方此番见面可谓是相谈甚欢。】

【姚崇提出了十条政治主张,唐玄宗都欣然应允,并因此对姚崇极为欣赏,次日,姚崇便被任命为了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后来更是升任紫微令。】

【嗯,如果只看这些,一切似乎都挺正常的,好一派君臣相得的美好画面啊!】

【但前提是大家不要去深究那十条政治主张的内容:)】

众人,“……………………”

孙昊都已经暗示得如此明显了,大家如何会不明白他的意思?!

也就是说,姚崇提出的那十条政治主张当中,就包括了“不赏军功”?!

我去!!!

观看视频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傻了。

要知道,李隆基此时可是才刚登基,按照他前期英明后期昏庸的风评,此时不应该是他最英明的时候么,结果他听了如此脑残的提议,竟然还能“欣然应允”,这君臣俩,还真是一个敢说一个敢听啊?!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