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历史八卦研究室 > 第12章 霸王别姬4

第12章 霸王别姬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

“这……好像是不太可能……”

“不是up主说,我还真不知道《和垓下歌》的文学价值这么高。”

“这么一看,确实有点问题,世界上不是没有天才,但天才也要遵循基本法啊!”

“我不信一个舞姬能有这本事。”

“我觉得未必,虞姬或许出身低微,以至于不得不去当舞姬,可她跟了项羽以后,明显是很受宠的,这时候她就有条件读书识字了啊,还不准人家天赋异禀,一鸣惊人了?”

“就是,古往今来才女那么多,为什么虞姬不能是其中一个?”

“……”

……

孙昊当然也考虑到了这种可能性。

只听他道——

【也许有人会说,万一虞姬就是有那个才情,有那个天赋呢?】

【英雄不问出处。】

【不能因为虞姬是舞姬出身,就轻视对方啊,古代青楼名妓出身的才女都有不少呢,虞姬常年跟着项羽,只要有心,她能接触到的资源并不低。】

可不是嘛!

——众人暗自点头。

【然而,up主想说的是,如果虞姬真的那么才华横溢,那这首《和垓下歌》就更不可能是她写的。】

众人,“……………………?”

——他们打出这个问号,不是他们有问题,而是他们觉得孙昊有问题。

为什么?

众人听到这话都很不解。

“up主你要不要看看自己在说什么?”

“同问。”

“先说《和垓下歌》有多么牛逼,虞姬不可能具备这种文学素养,又说虞姬有这个能力的话,这首诗更不可能是她写的,up主你就不觉得自相矛盾吗?”

“我倒要看看up主准备怎么圆→_→”

“……”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一首唱和诗。】

唱和诗怎么了?

——有人一头雾水。

但更多的人,已经反应过来了。

“原来如此!”

“卧槽!唱和诗!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up主真是角度清奇啊,关键是,我竟然无法反驳,的确,虞姬要是那么牛逼,就不可能将《和垓下歌》写成这样。”

“为什么?”

“到底怎么回事,最讨厌谜语人了= =”

“……”

倒是古人们,有人抚须点头,有人了然一笑,神色都不怎么意外。

毕竟诗词距离他们的生活更近,他们也更了解诗词的创作,早在这首《和垓下歌》刚出现在天幕上的时候,便已经发现问题了。和诗,可不是这么写的啊!

……

和诗的确不是这么写的。

孙昊必须得说,《和垓下歌》作为一首独立的五言诗来说,文学价值固然高到离谱,但如果是从和诗的角度去分析,完全就不合格啊,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之作。

【咱们华夏的诗歌,都是讲究韵律和平仄的,尤其是唱和诗,就更是要求严格。】

【唱和诗的第一要求,不是你这首诗要有多优秀,有多么高的文学价值,你首先要做到的,其实是行文对照,相互呼应。】

【项羽的《垓下歌》是骚体诗,还是一句七个字,这样一来,如果虞姬想要写和诗,那就应该也写骚体诗,也要一句七个字,这样才能达到唱和的效果。】

【结果虞姬来了一首五言诗,这要是高考写作文,直接就跑题了啊!】

“竟然是这样?”

“噗,跑题可还行23333333333”

“唱和诗有那么严格吗?”

“……”

【光这么说,大家的感受可能还不太深。】

【up主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宋朝有一位诗人跟自己的表妹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后来喜结连理,但却被诗人的母亲棒打鸳鸯,最终两人抗争无果,只能劳燕分飞,天各一方。】

【之后诗人再娶,表妹再嫁。】

【时隔多年,两人在沈园相遇,可惜一切早已物是人非,随即诗人有感而发做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1】

【表妹听说后,也应和了一首,“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2】

【看到了吗?】

【这才叫唱和诗!】

【唱和诗讲究的就是一唱一和,相辅相成。】

这两首《钗头凤》一出,网友们还没怎么样呢,古人们,确切地说,是古代的诗人和词人们,就先集体高♂潮了。

“写的可真好。”

“好词!好词啊!光是读一读,就感觉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可惜不能与那位大诗人一见,真乃平生憾事!”

“有情人不能相守,这两首词中的悲苦着实令人叹惋啊!”

“不知诗人的母亲究竟为何要拆散这对小夫妻?”

“这两首唱和词之精妙,实乃老夫生平仅见,堪称千古绝唱。”

“……”

诗人们此时都已经顾不上再去关注项羽和虞姬,关注《垓下歌》和《和垓下歌》了,皆是纷纷和身旁的好友品鉴起这两首《钗头凤》来,越品,就越忍不住赞叹。

而作为不久前才写出这两首词的当事人,陆游和唐婉却神色凄苦不已,回忆起往日的甜蜜,更是感觉心头一阵绞痛,泪水不自觉地便打湿了眼眶。

……

但众人的反应显然无法影响到天幕。

念完这两首词,略微停顿了几秒钟让大家品鉴,视频便又继续了。

【虽然这两首是唱和词,题材跟诗歌有区别,但要求却是一样的,现在,大家知道这首《和垓下歌》有多么违和了吧?】

的确违和。

——众人暗自点头。

【事实上,经过现代专家的分析和考据,这首诗基本上已经可以认定是陆贾写的,甚至极有可能,它原本并不叫《和垓下歌》,是张守节在写《史记正义》的时候,将其附在了“美人和之”下面,导致后世以讹传讹了。】

“原来是这样。”

“又是‘美人和之’,后面又真附了一首诗,确实怪容易让人误会的。”

“陆贾也是,他应该知道虞姬的死因啊,怎么还写了这么一首诗出来,不是成心误导人嘛!”

“虞姬真是够倒霉的。”

“项羽这事儿办的太不漂亮了,他不管虞姬,虞姬也不会愿意活着受辱的,完全没必要撕破脸啊!”

“……”

【而项羽后面的举动其实也能体现他对于跑路有多么急切,也算是一个他不愿意带上虞姬的佐证吧!】

【项羽刚跑路的时候,史书上记载的是“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但汉军是直到天亮才发现项羽跑了的,这时候,项羽身边已经变成了“骑能属者百馀人耳”,也就是说,项羽在完全没有跟汉军发生交战的情况下,便抛弃了跟随自己一起跑路,但跑得可能比较慢的将近七百人。】【3】

众人,“……………………”

大家听到这里,都无语了。

——知道项羽急,但没想到能这么急啊!

能在这时候跟着项羽的,那必然是亲兵中的亲兵,嫡系中的嫡系,结果他可倒好,抛弃起来是一点不犹豫,如此看来,前面不带虞姬一起走,还真是合情合理呢~~

……

视频到这里,就进入尾声了。

孙昊照例求了一波一键三连后,就结束了今日份的八卦。

各个时空的天幕也随之消失。

刚好这时候,他提前点的外卖也到了,于是,孙昊便一边吃着午饭,一边琢磨下一期视频的选题。

他打算再换一个朝代。

虽然不是他最开始的本意吧,可既然现在,已经形成了每个朝代说两件八卦就翻篇这样的规律,孙昊也不准备随意更改,他思忖片刻,便将目标锁定到了宋朝。

只是具体选择哪个皇帝,他还得再想想。

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

一个又一个皇帝的名字从孙昊脑海当中划过,等到他这一顿饭吃完,心里面也已经有了主意。

不过,选好了主题归选好主题,孙昊却并没有马上动手,前面一星期忙得跟什么似的,好不容易视频发出去了,也该给自己放个假,劳逸结合一下。

抱着这样的想法,孙昊果断收拾行李,去周边城市来了个短途旅行,好好玩了两天后,回来才又投入工作。

只花了三天时间剪完视频,旋即他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没什么问题,便果断按下了发布键。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