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历史八卦研究室 > 第8章 汉高祖

第8章 汉高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时隔一星期,天幕再次出现。

前面两期视频,说的都是乾隆朝的事情,这一次,孙昊准备换换口味。

于是,大家就看到了今天的标题——

【《彭城之败:汉高祖究竟有没有把孩子踹下车?》】

这话一出,刘邦当即一怔。

彭城,这指向性太明确了!

所以,他就是汉高祖?汉高祖是他的庙号?

正想着呢,吕雉杀人般的目光已经投过来了,“你还干过这事儿?!”

“乃公什么时候把孩子踹下车了?”刘邦回过神来,不禁大声喊冤。

“最好没有。”吕后冷笑。

刘邦,“………………”

【大家好,这里是新人up主,历史八卦星人,专业研究历史八卦。】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汉高祖。】

【众所周知,汉高祖曾在彭城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惨败,根据史书记载,他曾在逃跑途中三次将儿女踹下马车,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

这话一出,古人们顿时大为惊奇。

不同于清朝是封建王朝的结束,前面那些古人都没听说过。

汉朝的排序可是相当靠前,因此,对于刘邦的“丰功伟绩”,大家不说是了如指掌吧,也绝对是耳熟能详了。

彭城之战后,刘邦仓皇逃跑的样子,是明确写进史书里的,这还能有假不成?!

然而,还不等大家讨论一番,古人们就先看到天幕上有几行文字飘过——

“难道不是吗?”

“史书上的记载还能有疑问?”

“像刘老三能干出来的事。”

“刘盈真该给***磕一个。”

“……”

可喜可贺,经过前两期的铺垫,这一次的视频刚发布,就有弹幕填装了,古人们看着横向划过的字体,只觉得句句都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也就是古代还没有“互联网嘴替”这个词儿,否则,大家就更能代入了。

唯一令众人不太理解的是,里面为什么会那么多星号。

——咳,这其实是孙昊为了避免影响到当事人,拜托系统屏蔽了某些关键信息。

此外,字体方面,他也进行了符合对应朝代的设置,确保大家都能看懂,而如果古人想要发弹幕的话,规则跟私信一样,也需要进行打赏才行。

【老惯例,还是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大致情况。】

【彭城之战,汉高祖败给了西楚霸王,被打得仓皇逃窜,逃跑途中,他碰到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史书记载“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於是遂得脱。”】【1】

【汉王就是汉高祖刘邦,孝惠和鲁元分别是他的儿子刘盈和女儿鲁元公主,滕公指的则是夏侯婴,他是负责给汉高祖驾车的人。】

——夏侯婴的名字只有汉高祖时期以后的人才能看到,秦朝的天幕上是没有“滕公指的则是夏侯婴”这句话的,后续秦朝人听到的“夏侯婴”,也都会用“滕公”进行指代。

因为后面的人都清楚事情的始末,并没有隐瞒的必要。

而秦朝,无论是秦始皇还是秦二世时期,天幕投放的时间点,刘邦都还不叫这个名字,鲁元是封号,让大家听到了也无所谓,倒是刘盈,他出生于嬴政驾崩的前一年,孙昊便对他的名字也进行了特殊处理,以免被某些人顺藤摸瓜。

……

言归正传——

孙昊引用的这段文字,来自《史记》当中的项羽本纪。

稍微有些史学功底的古人,都不可能没读过《史记》,因此,真正需要孙昊科普的,恐怕就只有秦朝的人了。

果不其然。

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后,嬴政等人瞬间就眉头微皱。

——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可汉高祖若当真做了这种事情,也是够心狠手辣了啊!

但刘邦本人却目瞪口呆。

“这史书是哪个竖子写的?!”他气得破口大骂,“乃公跟他什么仇什么怨?!”旋即一拍桌子,怒瞪身为当事人的夏侯婴,“你说,乃公干过这事儿吗?!”

“当然没有了!”夏侯婴义愤填膺,“一定是有小人嫉恨陛下英明神武,才往陛下身上泼脏水。”

其他人,“……………………”

——泼脏水或许是真的,英明,他们也捏鼻子认了,但是神武,貌似就有待商榷了啊!夏侯婴,你说这话不觉得亏心吗?!

……

天幕继续播放。

科普完了大致情况,孙昊就马上进入正题了。

【按照史书的记载,汉高祖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为了逃跑不得不三次将儿女踹下车,多亏了夏侯婴的搭救,孝惠帝和鲁元公主才没死在战场上。】

吕后吐出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她儿子好歹顺利继位了。

戚夫人却满脸不甘。

而汉高祖一朝的其他人,get到这个信息后,也都各有思绪。

【但大家只要仔细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如果情况真的那么紧急,又哪儿来的时间让夏侯婴捞人呢?】

这……

——古人们闻言愣了愣。

好像,是有点矛盾啊!

【咱们得明确几个问题——】

【首先,战场上逃跑不是大家在马路上开车,说停就能停,就算是大家平时开车,也还有个刹车制动距离呢,从汉高祖将孩子踹下车,到夏侯婴将马车停下,再到他逆着人流拐回去找孩子,然后重新上路,这个过程重复三次,大家能想象会耽误多少时间吗?】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当时的情况真的那么危急,又哪儿来的时间让夏侯婴去捞孩子,如果夏侯婴有时间捞孩子,是不是就说明情况没那么危急,那汉高祖又何必踹孩子呢?】

“还真是。”

“听up主这么一说,是不太对劲……”

“难道史书记载有误?”

“不至于吧?那可是司马迁啊,怎么可能瞎编呢?”

“未必是瞎编,可能他也被骗了。”

“……”

一行行弹幕飘过,诉说着众人心中的疑惑。

刘邦见状顿时兴奋了,“天底下还是有聪明人的,乃公也算是沉冤得雪了~~”说着,又轻哼一声,“写史书的人也是没脑子,这么明显的矛盾之处都没发现。”

而在其他时空,司马迁也很惊愕。难道他真的错了?!

【其次,问大家一个问题,是夏侯婴在刘邦心中的地位高?还是刘盈和鲁元公主在刘邦心中的地位高?】

夏侯婴慌忙道,“臣怎么敢跟太子和鲁元公主相比?”

其他古人也都不觉得这是问题。

“废话!当然是自己的孩子更重要了!”

“虎毒不食子!”

“为了兄弟牺牲孩子,那终究是少数。”

“除非是为了收买人心,但收买人心也不会选这时候啊!”

“……”

【所以,问题又双来了,刘邦为了逃跑,连自己亲生的孩子都不惜踹下车了,大家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夏侯婴真的企图停下来捞人,刘邦会怎么做?】

【他可能老实等着吗?】

众人怔了一下。

是啊!

如果刘邦已经狠心到了连亲生的儿女都不顾了,区区一个夏侯婴又算得了什么?!但凡夏侯婴敢停车,那刘邦必然是要连他一起踹下去不解释啊!

甚至踹下去都是轻的。

【再次,站在夏侯婴的立场上,他做出这种事情的几率又有多少呢?】

【是刘邦的重要性高?还是刘盈和鲁元公主的重要性高?】

【要知道,当时汉军刚刚才经历过一次惨败,这时候,若是汉高祖这个主心骨有个三长两短,那大家直接就可以原地散伙了,夏侯婴敢拿汉军的未来去赌吗?】

【更重要的是,为了救刘盈和鲁元公主让汉高祖冒险,站在臣子的角度也是大忌,这事儿一出,汉高祖即便是不恨死夏侯婴,也得对他心生芥蒂吧?】

众人闻言皆是深以为然。

“雀食。”

“这就相当于是不顾皇帝的安危,也要死保太子了,老寿星上吊啊!”

“会不会是因为担心吕后报复?”

“楼上在说笑吧?没了刘盈,吕后就是无根的浮萍,夏侯婴用怕她吗?”

“……”

【最后还有一点,如果夏侯婴真的三次搭救孝惠帝和鲁元公主,那他就是吕后的大恩人,以吕后的性格,不说厚报吧,最起码也该表示一下,但事后,大家有看到吕后有这方面的举动吗?】

好像确实没有。

——熟悉这段历史的人,在脑海当中回忆了片刻,都并未找到相关记录。

于是紧跟着,大家就又在弹幕上讨论开了。

“这么一看,刘邦踹刘盈和鲁元公主下车一事,的确存疑啊!”

“但我觉得无风不起浪,这件事情本身应该还是存在的,只是可能没史书上写的那么夸张。”

“捞人捞三次是有点离谱。”

“那up主觉得事情真相是怎么样的?”

怎么样?

孙昊马上就开始说起这个了。

【所以,咱就是说,有没有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

【汉高祖在逃跑的路上,确实碰到了两个孩子,也确实带着两个孩子一起跑了,只是当时情况那么危急,大人都慌得不行,更何况两个小孩呢?】

【因此,两个孩子路上就一直哭一直哭,哭得汉高祖心烦,于是,他就开口吓唬了一句,再哭,再哭就把你们扔下去。】

【而夏侯婴呢,见状肯定要劝上几句的。】

【然后呢,等到大家都安全了之后,夏侯婴回头跟其他人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又稍微夸张了一丢丢~~】

【他可能是这么说的,哎呀,你们是不知道,当时我带着陛下逃跑的时候,情况有多凶险,陛下急得都想把两个孩子踹下车了,幸好我及时拦着,才没酿成惨剧。】

【接着,等这一拨听他吹牛的人再跟别人说起来,情况就又变成了,当时彭城之战,那叫一个惊险刺激,陛下急得都直接把两个孩子踹下车了,多亏了滕公在场,又把人给捞回来,不然啊,咱们就看不到太子和鲁元公主了。】

【就这样传啊传,又传了几十年,待到写史书的人为了收集资料,再去找当年那些人的后人打听,故事就变成了大家看到的版本,汉高祖三次把孩子踹下车,夏侯婴又三次把人捞回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