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她只是想吃顿火锅 > 第70章 钱庄

第70章 钱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可!你这是大逆不道!”张天石拍桌站起,皱紧眉头训斥道:“你以为银钱是想印就印、想做就做的?”

老鲁看了看身旁无辜的林苏叶,走看了看眼前气得跳起来的老张,无奈叹了口气,劝道:“老张,你看你这急性子,叶丫头还没说完呢。”

张天石打断:“我管她想说什么,私造银钱就是不行!要是让户部和御史那些人知道,你们整个县衙都得蹲大牢!”

林苏叶乖巧道:“张伯,我不是想私造钱币,我只是想做一个属于青松县流通的东西,在其他地方用不出去。”

老鲁在张见山开口前问道:“为何?”

“为了咱们青松县百姓过得更好。”林苏叶垂眸,看起来很忧虑的样子:“二位都是从京城来的,想必也知道咱们青松县很是穷苦了,这两年虽然好了许多,但是县衙如今又是修路又是开学堂还免费给全城打疫苗,这哪一样不要银子啊。”

她满脸真诚:“实不相瞒,如今林府和县衙已经没有余钱了,我再不想办法,这许多进度都要停歇了,大伙日子好不容易过好,我不想让他们回到以前。”

张天石背着手,沉声道:“那与你造银钱有和关系?”

林苏叶叹气:“我们是缺钱,可是不能让百姓来承担啊,我想着做一种只在城内流通货币,城内百姓可以用两种银钱进行买卖,新造钱币我还可以给大伙些优惠,比如一整盘红烧肉,如今卖十文一盘,那我新币可八钱,百姓们如果想要使用新币,可在县衙新开的钱庄进行兑换,1:1.2的兑换率,十枚铜钱可换十二枚新币。”

张天石眼神锐利,直言道:“你想让青松县百姓将家中所有银钱都换成你们的新币,然后这样你们县衙就有钱了。”

林苏叶样子十分无奈:“这实在是被迫而为之啊。”

老鲁摸着下巴:“我倒觉得此法可行。”

“老鲁!”张天石呵斥:“此法行为大胆,要是让朝堂某些人知道,一定会给青松县安一个谋反的罪名,到时咱们军营也逃不脱!”

老鲁心大地挥挥手:“就青松县这几个兵还谋反?说出去也没人信。”

张天石厉声:“那也不能做这种胆大包天的举动!”

林苏叶忙道:“张伯,并非胆大包天之举,这新币只是权宜之计,而且制造工艺特殊,上面还有青松县独有的印记,绝不可能流出本县,一旦县衙有余钱了,便可慢慢回收新币。”

张天石听后,表情稍有缓和,却还是摇头:“虽如此,可此举仍风险巨大。”

这时,一直在林苏叶身边沉默着的冬儿小声嘀咕:“知县以往时常救济穷人,小姐也是一心为民,不管是林府县衙都对朝廷绝无二心,连火药和印刷术这些创世之举的方子都毫不犹豫上交朝廷了,如今却这般为难。”

张天石听到这话,心中一动,他深知林儒对朝廷绝无二心,林苏叶如今所为也确实是为了百姓。

老鲁见状趁热打铁:“老张,不如我们先小规模试行一下,如果真有不妥之处,马上停止。”

张天石沉思良久,最终缓缓说道:“也罢,那就先试试看吧,不过一切必须小心谨慎,若有差池,立即终止。”

林苏叶脸上露出惊喜之色,赶忙行礼致谢:“多谢张伯,苏叶定不会辜负您的信任。”

一刻钟后,林苏叶来到城西,找到曾士诚:“老伯,这两日可住的习惯?”

上次在学院提了金融一事之后,林苏叶便安排了一间房子给曾士诚,让他和曾画屏一同商量一番。

曾士诚从书册上抬头:“你真决定了?风险太大了。”

林苏叶浅笑:“我这边会安排的,您只需要坐镇钱庄就行。”

曾士诚抿紧嘴,沉声道:“如果我发现钱庄的存在对百姓有害,那么我会立马离开,还会上报京城。”

林苏叶点头:“自然,我们可以接受任何一个人的监督。”

随着疫苗所带来的种种好处逐渐在城内传播开来时,一个令人瞩目的消息也在城中不胫而走——城北竟然新开了一家钱庄!

青松县在此之前从未有过钱庄这类机构存在。

其中缘由有二:其一,此地百姓生活大多较为贫苦,手中可供储蓄的钱款本就稀少;其二,则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影响,众人都认为将银钱随身携带才最为稳妥可靠,对于把钱财交给他人打理的钱庄模式心存疑虑,难以信任。

这家新开业的钱庄一经出现,立刻吸引了众多百姓前来围观。

大伙围聚在钱庄门前,交头接耳地议论着,然而,尽管好奇者众多,但真正敢踏入钱庄大门的人却寥寥无几,大多数人只是远远地观望,偶尔发表几句评论,便又匆匆离去。

与此同时,曾士诚看准了这个时机,带着女儿曾画屏返回了他们居住的村子。

二人此番归来,是为了收拾家中物品,并打算与杜氏一起搬迁至城中居住。

回到村里后,曾画屏赶忙找到祖母,向她简要说明了祖父即将在钱庄谋事的情况。

杜氏听闻此事,不禁一愣,满脸疑惑地问道:“不是说好让他继续教书吗?怎么突然间变成去钱庄工作了呢?”

曾画屏耐心地向她解释道:“苏叶小姐认为祖父才华横溢,教授如此浅显易懂的知识实在是屈才了,于是便决定让祖父负责管理县衙的钱庄事务。”

听到这话,杜氏不禁面露难色,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起来,只见她喃喃自语道:“那……这……要是等钱庄开始接收百姓们的银钱后,岂不是得整天整夜地看守着吗?这可如何是好,怕是连觉都睡不安稳了!”

说着,她忧心忡忡地皱起了眉头。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曾士诚突然开口说道,他神情严肃,语气坚定:“这钱庄可是县衙所经营的产业,又有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敢轻易去打它的主意呢?”

听了她这番话,杜氏仍未完全放下担忧。

一旁的曾画屏赶忙上前安慰祖母道:“祖母您放心吧,虽说祖父掌管着钱庄,但里面的银钱实际上还是由县衙专门派遣人员前来守护的,而且每天都会按时将钱款押送回县衙存放,所以您不必担心祖父会因此而背负过重的担子。”

听了孙女的解释和宽慰,杜氏才如释重负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一家人商量着雇来了一辆驴车,并把日常所需用到的各种物品都仔细整理打包好,准备一同带往城中。

尽管孙女一再强调那处房屋内各类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但杜氏出于谨慎考虑,还是精心梳理出了许多自认为不可或缺的物件。

回到县衙后的曾士诚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钱庄,他还要亲自筹备钱庄开业的相关事宜。

与此同时,林苏叶则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一切。

她从府上精心挑选出了两名较为机灵聪慧的丫鬟,并对她们进行了简单而有效的培训,随后,这两位丫鬟手持着特制的“宣传单”,站在了钱庄门口,向过往的百姓介绍着钱庄即将开业的好消息。

这时,方玉珍正巧前来豆坊进货,远远地她便望见一群人正围拢在一处,她好奇心作祟,不由得加快脚步凑了上去。

方玉珍好奇地询问身旁一位看起来颇为眼熟的大爷:“大爷,这儿这么热闹,大家都聚在这里干啥呢?”

杨大爷背着双手,笑呵呵地回答道:“县衙的钱庄今天开业呢。”

“钱庄?”方玉珍一脸疑惑,追问道,“县衙怎么会想到开设钱庄呢?”

正当她满心狐疑之际,忽然听到前方那位身着深色衣裳的姑娘对着众人高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们,咱们这钱庄今日开业,优惠力度可是前所未有的大啊!现在只需10文铜钱就能换到足足15文崭新的货币,而且这样的优惠仅限今天一天!大家可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赶紧来兑换呀!”

“啥?新币是啥?”

周围的人们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那位面容姣好、气质温婉的姑娘轻声说道:“此次会推出一种仅能在咱们青松县城范围内使用的新型钱币,当前已经能够在县衙所属的各个店铺正常使用,并且现在对于这种新币还有着相当可观的优惠政策,诸位可以依照自身的实际状况来决定是否要进行兑换。”

站在一旁的方玉珍听闻此言后,不禁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这一直以来所使用的铜钱不是挺好用的嘛,为什么还要费心思去搞出这样一种新币?”

只见那姑娘无奈地叹了口气,解释道:“各位乡亲们,实不相瞒,这无论是修筑道路也好,兴建学堂也罢,又或者是收购粮食以及开设各种商铺等等举措,这些无一不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而咱们县衙如今确实是囊中羞涩,资金短缺得厉害,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才迫不得已想出这么个法子来另寻出路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