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万姿堂 > 第49章 第 49 章

第49章 第 4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可想是一回事,该怎么说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难道要她说:你今晚不用忍了,我也想要?

这什么虎狼之词!

苏瑜立马臊红了脸,就是打死她,这话她也说不出口。

左想不行,右想也不行,苏瑜一时没想好合适的说辞。

不过这时她发现腰间的大手乖乖的停住不动了,她悄悄歪头看去,见徐知望居然已经闭上了眼睛。

他这是要睡了?

昨夜还猴急的缠着她,憋得满头是汗,今天怎么突然这么消停了?

苏瑜想了想,应该是做活累了吧。

毕竟白日铁匠铺的活计不轻松,晚间回来还不停的帮她干活,他就算再能干,但这样连轴转也是会累的。

苏瑜松了口气,其实今天忙了一天她也累得很,安生的睡一觉也挺好。

小两口少见的早早就睡下了。

只是让苏瑜没想到的是,不只是今晚安生,接下来的五天晚上徐知望都安生的很。

苏瑜开始还有些纳闷,怎么这人突然转了性子,后来想他应是记得她说的十日期限,估计是怕再胡来惹她生气吧。

其实苏瑜也没有太多时间去想这事,这几日折桂糕都卖的极好,甚至不用她再卖力吆喝,都已经有不少人来找了。

苏瑜忙的团团转,每日起早贪黑的,在家的话也少了,便没留意徐知望是更加沉默寡言。

这天苏瑜照常在摊子上忙着,摊子前来了一位穿着齐整的妇人,手里牵着个看起来比小成小两岁的小儿郎。

这个妇人要了十块折桂糕,又要了两个甜面煎饼,所以要在摊子前等一会。

那小儿郎虽然年纪不大,但很是懂事,乖乖的等在摊子前也不吵闹,还一边晃着脑袋背书。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禄在......”

背到一半时,小儿郎突然停下了晃着的小脑袋,皱着小眉头,一副十分苦恼的样子。

小成已经把折桂糕包好了,看着小弟弟念了好几遍还是记不起来就有些心急,一时没忍住脱口而出:“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对对,就是这句。”小儿郎一下子亮起眼睛看向小成。

小成突然出声,苏瑜和那妇人也跟着看向小成。

小成看大家都看着他,突然还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挠挠脑袋低下头去。

那妇人见小成年岁不大,书倒是背的流利,便转向苏瑜问道:“不知你家小弟是在哪个学堂读书?”

这一下子倒是把苏瑜给问住了。

倒不是因着这妇人的话,而是她突然发现,小成现在也正应该是读书的年纪,不知怎么从来提徐知望提起过呢?

“我家小弟没上学堂,我夫君识得些字,应该是恰好教孩子背过这篇文章。”

妇人听了这话也就不再问了,还以为是哪个学堂的夫子教的好呢,她就想着打听一下。

不过也是,这个年纪的儿郎若是读书习字,又怎会来市集做这街头摊子的生意呢。

妇人拿好东西便走了。

人走后,苏瑜把小成拉过来问:“小成,刚才的文章是跟你大哥学的吗?”

小成摇摇头:“不是,是村长爷爷家的大梁哥在村里经常背这篇文章,我听的多了就记住了。”

苏瑜心里一惊,伸手摸摸小成的头,“小成可真聪明,那你大哥怎么没送你去学堂读书呢?”

“我……我不喜欢读书。”小成说话间眼神闪躲,有些不敢看大嫂的眼睛。

苏瑜有些心酸的摸摸小成的小脸,却没再问什么。

可这话她怎么会信呢。

若是不喜欢,一个年少的小男孩,会去留心听人背这些拗口的文章?

若是不喜欢,听过也就罢了,可听后还记在了心里?

早熟的孩子早当家,看来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今日上午人少了一些,苏瑜坐在板凳上想着事情没有说话。

小成悄悄侧头看一眼,也夹着尾巴安安静静地坐着。

不过没过一会,几日不见的成婆子,今天居然难得的过来了。

苏瑜脸上挂起笑起身招呼:“成婶婶,可是几日没见您了,今天得空出来逛逛呢。”

“前几日手里事多,今晌午家里公子想吃你那酱香饼,正好有空,我就过来走走。”

苏瑜听后便开始热锅烧油。

成婆子看似无事地扫了一圈周围的人,见没人过来才压低嗓音问道:“瑜娘,瞧你这摊子最近人少了许多吧。”

苏瑜抬起头来,见成婆子的样子便知是有话想说,便也没藏着掖着,“婶婶说的是,折桂糕过了前几日那新鲜劲后,来的人就少了些。”

成婆子低头说道:“在咱们县里东市那边的街上,有家千里香点心铺,前几日我去那铺子,碰巧看见他们铺子也在卖折桂糕,价格倒是一样,不过样式要比你这更精致些。”

苏瑜刷酱的手停下。

她早有想过会有这一天,只不过没想到会这么快。

苏瑜面色不变,“多谢婶婶告知,不过我这一时没什么好东西,一会这饼我多给您切上半张,就当给您添口吃的了。”

成婆子瞧着她半点不着急,反而自己急得像火烧眉毛似的。

“你这傻孩子,那铺子明摆着就是看你生意好,背地里学了去,现在这不活生生要抢了你的生意吗!”

成婆子今天过来其实就是想告诉她这事,她因着折桂糕入了夫人的眼,觉得和这孩子十分投缘,知道这事后就立马坐不住了。

苏瑜听了反而露出丝笑来,“多谢婶婶为我担心了,其实我早就知道迟早会被人学了去,毕竟我这不是多金贵的糕点,内行人多试几次也能尝出个大概来。”

苏瑜见成婆子还要着急说什么,眼波一转,有几分狡黠的低声说道:“不过嘛......”

成婆子不由的跟着把脑袋凑过去,就连早就气的快要喷火的小成也跟着凑过去。

苏瑜看着一大一小的两个脑袋,也就不再卖关子:“不过我早就想好后招了,而且现在天气就快要凉了,那凉糕他们也卖不了多长时间了,等我新糕点做好,生意肯定就又回来了。”

哇,大嫂真是太太太厉害了!

小成星星眼的看向大嫂,之前闪闪躲躲的样子是一点看不着了。

成婆子也跟着露出笑来,她就说嘛,平日里看起来那么伶俐的小娘子怎么会糊涂呢。

“我就知道你个小娘子是个有主意的,是我老婆子闲操心了。”

苏瑜亲昵的拉住成婆子的胳膊,“婶婶可别这么说,都是您心慈惦记着我,要不是您今日特意来告诉我,我还不知道要被蒙在鼓里到什么时候呢。”

成婆子倒也不会跟她计较这些,不然她今天也不会特意来跑一趟了。

苏瑜又趁热打铁,决定以后要好好把人拉在自己这边。

苏瑜扫眼四周,和成婆子在耳边絮语:“不瞒婶婶,我这新法子现在只告诉婶婶一人,待我做好后,这头一份的好意头我也会给您先留好,婶婶就等着尝个鲜吧。”

成婆子这下更高看苏瑜一眼了。

“这感情好,那我老婆子就先厚着脸皮收下你这份心意了。”

苏瑜低声又和成婆子不知说了些什么,时不时还听见成婆子低笑几声。

这下子成婆子忧心忡忡的来,结果却满心欢喜的回去了。

今日人少了些,收摊的时辰倒是和徐知望收工赶在了一起。

一家人伴着落日,听着牛车咕噜噜噜,慢悠悠的回了家。

晚间刚吃完饭,苏瑜便示意徐知望跟她回屋。

徐知望有些不解,不过还是默默地跟在她身后。

两人刚进屋苏瑜就把门关上了,一副以前和他约法三章时的严肃样子。

徐知望迅速回想,他知道还没到十日,这几天他都安生的没有碰她啊?

好在苏瑜坐下后直接开口问他:“你以前怎么没送小成去读书呢?”

她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虽然有些奇怪,不过徐知望还是如实回答:“他五岁时在隔壁村的私塾读了一阵子,不过夫子说小成心思不在读书上,教的诗文没有一个能记住的。我也问过他,小成说是不喜欢读书,更喜欢在家陪着双儿玩。我那时候忙着做工,想他可能也不是读书的料,后来就没再提过这事了。”

苏瑜听后吐出口气,脸色看着也不太好。

“今天是出了什么事吗,怎么想起问这个?”徐知望在她身旁坐下。

苏瑜直接把今天小成脱口而出的事告诉了他。

两人都是聪明人,小成之前那糊弄人的说辞根本站不住脚,现在一想自然什么都明白了。

徐知望脸色深沉,眉头紧蹙。

苏瑜看徐知望的样子就知道他在自责,虽然他不精通诗书,但这些日子下来,她知道他是一个很明理的人,何况加上徐家两位祖父的影响,他还是很看重读书这件事的。

苏瑜轻轻拍着他的胳膊,“你不要自责,当时家中全靠你一人撑着,你忙着做工挣钱还要照顾他们。小成也是个既懂事又聪慧的孩子,他这是不想给你添累赘,才故意想法子骗你,你哪里能想到是这样的。”

徐知望明白,但他还是自责,今天若不是瑜娘发现,那他岂不是耽误小成一辈子。

不过,这事还是要委屈瑜娘了。

“瑜娘,真的多谢你,明日我便去打听书塾,只是家里的银子……”

苏瑜明白他的意思,“你放心,现在摊子的收入能供上小成的开销。读书是大事,耽误不得,咱们也不去什么书塾了,直接去县里的学堂。既然现在要读书,咱们就选最好的,这样小成也能跟着好的夫子。”

没有人能比苏瑜更明白读书的重要。

上辈子若不是她拼命读书,考到了外面的天地,那她就要被困在家里,被爸妈随便当做个货物就给卖了。

现在她既然嫁到了徐家,徐家所有人对她和娘也都是真心地好,她愿意辛苦供小成去读书。

徐知望看着苏瑜,深吸了一口气,直接抬手把她揽过来,手从她臂下穿过,环住她的腰身,一言不发地将她抱了个满怀。

苏瑜怔了一下,当他灼热的体温传过来时才反应过来。

还是第一次见徐知望这样失态,虽然他一句话不说,但她明白他的意思。

苏瑜有些生疏的伸出手回抱住他,轻轻地顺着他的脊背,“没关系的,现在摊子的生意不错,家里虽然现在银子紧一些,以后咱们一家人一条心,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徐知望没有说话,只点头回应了苏瑜,手臂却更加用力,把人紧紧地搂在怀里。

徐知望突然觉得,他这几日脑子真是被浆糊糊住了,瑜娘这般好,若是有一日瑜娘会离开他,离开这个家,那一定是他做的不好。

从今日起,他便用他所能做到的一切去对瑜娘好,他绝不会让那一天发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