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唐王传(女尊) > 第624章 文臣死谏沈沧浪托孤,武将死战衞将军悬命。 (十二)

第624章 文臣死谏沈沧浪托孤,武将死战衞将军悬命。 (十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四十八回:文臣死谏沈沧浪托孤,武将死战衞将军悬命。

(十二)

沈沧浪拿出了一系列单据。是阎磬和阎岱姬托人借名,去密州订做大型船泊的相关订单与收据。

阎磬和阎岱姬看了,脸上无一点变色。

「真是老成。」沈沧浪看着二人的神色暗道。

“启禀皇上,火器营在刚开始敕造时,原定于京城内起建,只因如此兵部急需发兵时,方便调遣火器。试问,还有什么比京城、皇城更要紧的所在呢?!”

“可最终,受工部侍娘阎大人上参,火器营恐有易燃之变故,危及皇宫与帝命。故请将火器营修筑于京城与津渡府交接之处,隶属于津渡府。”

其实这次的灾祸,一经被确认是火器营的爆炸时,见多了正治斗争的皇上、王姑们都能敏锐地觉察到,这是有人在销毁证据。

有人承担不了这样的责任。最终选择了一了百了。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谁都知道怎么回事,但是谁都没有证据。

所以,这话一说出口,皇上就看着这些臣子们的神色。

沈沧浪的语气不对,在「工部侍娘阎大人」这几个字上咬牙切齿、着重朗读。有脑子的都听出来其中的含义。

阎岱姬混不吝,她怀捧笏板,就故意歪着头看着沈沧浪。

颇有一副,「我就看着你能说出什么的意思」。

“唐亲王远征北境,在关键的攻占时,运输去的火器弹药却因为受潮、药方错配导致一干火炮尽废。误了征战的关键时机,幸而唐亲王奇谋帷幄,才不致使战场失利。此案臣查证后,就在将嫌犯锁定之前,就发生了如此灾祸。早无碍,晚无碍,偏偏就是臣要调查完毕,归京提审时出问题。焉知,不是有人故意毁灭证据!”

她怒目看着阎氏母女。

“若非当日,臣与家夫起了争执,巧合去了城门处,那么臣也会随着那个驿馆葬身于火光之中。”

“沈大人说得不错,一干去调查的官吏皆死尽,为何就那么巧,偏偏当夜您就是要去城门?”

阎岱姬此话一出,沈沧浪的神情恨得发疯,竟然笑了出来。

阎岱姬和阎磬不同,甚至很多时候,人是看不出阎磬是个五毒俱全之人的。唐王看着阎磬时想起了那句话,阎磬此人可能真的相信她本人是个大大的忠臣。

“沈大人意在九千岁不要太明显。沈大人也是书香门第之后、探花出身。把忠君二字放在了哪里。满京城谁不知道,沈大人意欲把自己的宝贝弟弟送给唐亲王殿下。沈公台乃齐鲁人士,孔圣故里、孟母遗风,岂不知'礼义廉耻'四字?日日攀附九千岁门下,殷勤献媚,竟将君臣大义置于何地?眼前竟是九千岁盖过了万万岁。”

“你——我参的是你们母女二人借着敕造火器营之事,藏污纳垢、营私弄权,把营生来的银子,都拿去堵造船的窟窿。你手底下的人,拿出来三成利的方案,你犹嫌不足。竟然将利要到了七成!你在辽东造了七艘宝船,欠了造船厂几千两银子。你怕人家进京告访,就赶紧拿了火器营这个地界去谋利。可杨媞算够了成本,却没算到改了配方的火药多么容易受潮。以至于运输到北境时,火炮尽废。”

“沈大人为官多年,应该知道凡事都需要证据吧?杨媞从前是工部的员外娘。可工部之人,可以说是我的下属,却不能说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我的意思所作。毕竟,如今唐亲王可是监管着工部呢?工部侍娘上头,可还有工部尚书郭敷大人。难道沈大人真的觉得,我是工部最高责任人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