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孽情旧梦缘断瑜瑾门,三改竹书重启权柄心。
(四)第三种历史。
他起身,将一件他自己素日穿的大袖衫披在她身上,又从她身后拥着她的腰,把腰带系好,“别不穿衣裳啊,我给你梳头发好不好?”
衍望没听他说这些闲话,把那一摞摞的竹简捧在手心里,用不可置信的情绪一目十行地读下去——
竹简里记载的历史和坊间口口相传的、和自己在国史院所学的版本都不一样!
她陷在疯狂里,竟不知如何。
“我不喜欢傅衿这个名字,你还像小时候叫我兄长可好?我叫你妻主,你叫我兄长,两不耽误。”他一面给衍望梳着头发,一面自得其乐地自言自语,他尚觉自己在久别重逢、新婚燕尔里。“我更喜欢你给我起的名字,那样听起来,你我更像一对。那时候你给我留信件,总是写着兄长瑾亲启。”
“你姐姐惯爱用这种手段。喜欢用这样的姓氏奴役人。先帝就好得多,没事就给人赐国姓。当年挖了多少南丘国的大儒来,动不动就许诺御赐国姓为萧,当年的萧姓就跟叶子牌似的,来人就发一个。”
她拿着竹简的手有些抖,“为什么?为什么你还能存着这些?!”
他将手中一绺一绺的头发分好,用小小的拴着层层红丝线铜剪刀,将她发梢儿的分叉剪去,“原来有纸质的呢,被你姐姐烧了。她不知道,其实我还有一份竹简的 。烧了又如何呢?”
他把小剪刀放下,搂住她贴着她的耳朵说,“国史院里有一份一模一样的呢。若是你姐姐没了,死了,涂王会大开国史院的大门,把当皇帝的最后一课教给你。就是这份血流成河、手足相残的真实宁国史。”
衍望忍住浑身的颤抖,捧着竹简回头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他。
她没有问是不是真的,因为问出来或者他答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她的心里已经有了分辨。
这份竹简宁史解答了许多她心里的疑惑。
就像她不明白为什么上古时期尧舜禹能禅让一样,后来出土了一卷竹书,上著,「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她是个目睹了世间百态的人,怎么会设想不到这些。怎么会有人心甘情愿把帝位传给谁,就像姐姐若千年万寿,也不会去考虑继承人的问题。
她明白了邺王为何会作乱,为什么连着禾王孝王一直对长姐有偏见有不臣之心。邺王听到的她母亲给她口耳相传的历史,与自己知道的不同。
她以为,得到天下不过是极力地杀伐,她的母亲父亲一定见识过一场又一场的宫变。她觉得天下轮流坐,她坐一坐又何妨。再叫人给自己重修历史,把她写成了禅让制的贤王就好。
司空瑾看着她,已然看出她的心绪,便莞尔一笑,把她的头扶正又转回去,两个人就坐在椅子上,照着镜子,那镜子里有她们二人的面容。只是衍望的脸色惊诧而复杂,司空瑾的脸上只有喜悦。
他在背后环着她,幸福的神色溢于言表,看着镜子里她和自己的脸贴着脸,不仅感慨起来两个人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双璧人。
“对于中原的朝廷来说,历朝历代的汉奸都不少。尤其是商贾人家。所以每个朝代都在警惕商贾做大。一开始的溪族只是偏安一隅,后来趁着乱世,勾结了许多燕赵之地的商贾,那些商贾不喜欢当时朝廷的税收政策,便资助了溪族南下攻打江山。”
他静静地说着竹简里的内容,仿佛在讲一个和他不相干的故事,仿佛他只是在给心爱的人讲话本哄睡。
“叶氏的第一个皇帝,很信奉佛教。他对燕赵之地的平民百姓残虐,富庶之家、世家大族过得还是那样好,可怜的只有百姓。那时候,仗打到了京城附近的玉田,结识拉拢了玉田韩氏一族。也就是现在的明仁太后。”
“承天皇帝与明仁太后,青梅竹马,无媒苟合。承天皇帝一直在母系氏族长大,什么都由她自己说了算。可韩容岱的家中,还是封建父权,他的家族给他定了亲事,他不喜欢,他就想和你母亲在一起。”
“你的母亲是一个很有政治抱负的人。她很快看出来这样的经营方针迟早会引发农民起义,也不能让农桑安乐。土地养的都是不种地的人,那些辛勤耕种的人没有获得土地的一点利好。若是有一天,那些士绅集团、商贾大家不满意了如今的叶家,也会再资助别家。”
“所以,她萌生了要做皇帝的心。三家打下来的江山,凭什么要你们叶家的人做皇帝。这是她的原话。叶氏内部的矛盾也无法调和,谁都有一颗乱世枭雄的心。当皇帝这么好的事情,谁又不想呢?
她和叶茗寄联手谋划了宫变,里里外外,不知杀了多少人。杀的亲族之中,只有他们的近臣。整个皇宫、整个京城都像被血洗过一般。尸骨如山,光是搬运尸体就搬运了好些天。搬运的速度赶不上尸体腐烂的速度。埋尸体埋了一个月。原来的皇宫便住不下去。所以,身为骠骑大将军的你母亲下令,要重新修造一座皇宫,仿造唐制。原来的皇宫便修了寺庙、道观,来镇压亡魂。”
“宫变后,发生了许多诡异的事情,叶隆煦和百里晏经常做噩梦,梦见无数亡魂索命。所以百里晏便十分笃信道士,更注重招揽术士法师。”
“百里晏要做亲王,她要叶隆煦封自己做郑亲王。可是朝臣、王族都不同意,因为她的父亲已经有王位。百里晏二话没说,当庭刺杀她的生父。”
“这些事情,说给而今的书生们,有谁会信呢。可她就是发生了。现在那条街还时常闹鬼呢。乱世之中,什么都可能发生。”
“百里晏要当皇帝,她发觉以亲王的身份或者以将军的身份,都不足以发号施令。她把亲王的爵位给了她的母亲。而后,以婚姻的形式同叶隆煦合作。她很明白,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和叶隆煦互相信任。叶隆煦察觉她想当皇帝,为求她不杀死自己,便说,只要自己和她的孩子登基,做下一任皇帝,其余的便任由她去。毕竟,他二人联手发动宫变时,就是因为觉得对方足够有筹码和能力。”
“叶茗寄能安享天年,得天下供养,又有百里晏治国理政、在外征战,他自然不愿问世事。可百里晏总是召韩容岱进宫来侍寝,叶茗寄便心里不愿,与百里晏商谈了很久。百里晏为了取信与他合作,便同意给韩容岱下了不育之药。就连旁的宫侍,比如林太傧等人,都被下过这样的药。直到两个孩子出生,就是叶隆煦和百里婵。”